何鹹理解劉協的心情,小小的年紀就要不停地隱忍,再隱忍,偶爾情緒失控,這麼爆發一下,任性一下,無可厚非。但從大局來講,現今可不是與王允等人對抗的好時機。關東諸侯虎視眈眈,西涼舊將磨刀霍霍。就連何鹹都準備放下與呂布、劉表的恩怨,攜手共度難關。
“王司徒一片赤誠,陛下的這個玩笑不好笑。官職的人事任免,乃國家大事,需要考察候選人的能力,資歷,威望,不可單憑個人的喜好。這一點來講,王司徒並沒有做錯。陛下如果想要任用某人,可以安排在皇家內事方面,想必,王司徒就不會過分干涉了。”
何鹹既肯定了王允的做法,也給漢帝留了面子。
“對嗎司徒大人“
王允作為政客,自然明白何鹹這是給他臺階下。固然現在的他權傾朝野,但對於皇帝,他還真不敢過分對抗。他不是董卓,他只是一名政客。
”衛將軍說得對今後,老臣一定加強與陛下之間的溝通,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既然王允服軟了,劉協心中的那口氣也就出了大半,也便不再追究此事。
”衛將軍準備何時離開長安“
沒想到,劉協對於離開長安始終念念不忘。
王允面色不善地盯著何鹹,彷彿在警告他:不許帶走皇帝
可是何鹹會接受他的威脅嗎當然不會
”末將認為,走的越快越好“
何鹹此言一出,不但是王允、劉表,就連一陣沒有說話的呂布都散發出好不掩飾的敵對之意。
皇帝是他們冒著性命危險從董卓手中接過來的,豈能讓何鹹輕鬆帶走
此情此景,何鹹並不意外。換位思考,若是何鹹處於他們的位置,他也不肯輕易放棄漢帝。因為漢帝,才是他們權力的來源。沒有漢帝,他們什麼都不是。呂布好歹還算半個諸侯,王允和劉表既無地盤,也無軍隊,誰會搭理他們
”衛將軍莫要妖言惑眾國不可一日無都,陛下豈可輕易遷徙“王允呵斥道。
”陛下之所以要離開長安,最大的原因,其實就是司徒造成的“
王允以為何鹹在翻剛才的舊賬,頓時怒不可遏
“司徒大人莫要激動末將說的,是司徒大人的政策”何鹹緊接著說道。”陛下的討董賊詔中,明確不予追究其他人的罪責。你卻以三公名義,不肯赦免牛輔、樊稠、張濟、馬騰、韓遂五人之罪,想要敲打一下他們,再為你所用。想法是好的,卻用在了錯誤的人身上“
被何鹹說破了心思,王允的怒氣頓時化作了惱羞:”一派胡言牛輔之流,作惡多端,罪無可恕天子過分仁慈,本公才稍加修正。豈有你說的那般齷齪心思“
呂布聞言,所有所思,原來何鹹之前問的問題,竟然有如此的深意。
既然王允採取抵死不認的態度,何鹹也不勉強,繼續說道:”西涼軍的那些將領,都是一群棒槌。除了韓遂,估計沒人能夠聽出司徒大人的弦外之音。也就是說,司徒大人這次註定是搬起石頭要砸了自己的腳。牛輔,樊稠之流只會以為,王司徒是真正想要他們的性命。按照西涼軍一慣的心性,司徒大人覺得,他們會怎麼做“
何鹹一臉淡定地反問王允。計策是好計策,可惜對牛彈琴,牛不但不感激,反而會發怒。發怒之後會發生什麼王允有些膽寒。
意識這其中的問題之後,王允再沒有方才的強硬:”董賊都死了,這些殺才安敢再戰“
“既是一群殺才,有何不敢”何鹹反問道。“他們跟著董卓吃慣了人肉,喝慣了人血,你讓他們去窮鄉僻壤吃土,他們會願意嗎他們既不願歸隱山林,又聽不出司徒大人的弦外之音,除了拿起手中的鋼刀用命來搏,他們還會怎麼選擇“
這一問,當真是將王允問倒了。王允看向劉表,劉表皺眉苦思,也無應對之法。
“兩位大人無須擔心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西涼軍膽敢來襲,本將必取他們的項上人頭”呂布站起來,雄赳赳氣昂昂道。
“溫侯麾下,現有多少人馬”何鹹問呂布。
“執金吾一萬,羽林郎一萬,皆果敢之士”呂布自豪道。
“下令徐榮回守長安城吧”何鹹轉過身對王允建議道。
呂布大怒道:“汝敢小覷本將麾下的精銳”
何鹹反問:“溫侯敢直面二十萬西涼賊兵乎”
呂布氣極,怒回道:“有何不敢本將看你只知危言聳聽,誇大其詞。西涼賊兵已如鳥獸潰散,哪裡還有二十萬大軍”
“報”
正說著,殿外傳來小黃門的急報。
“報陛下,三輔急報牛輔、樊稠、張濟、馬騰、韓遂五人各領兵馬數萬,號稱二十萬大軍,分五路直奔長安而來”
啊
呂布恨不得將剛剛說完的話立馬吞回到肚子裡。說什麼來什麼,這五位棒槌也太給何鹹面子了吧
好好的未央宮頓時亂作了一團,有跳出來請皇帝立馬東逃的,也有力勸皇帝堅守長安,等諸侯勤王的,莫衷一是。
一直沒有表態的司空劉表道:“這未免也太過巧合衛將軍剛說完將反,這些賊人就反了”
劉表的這一句不陰不陽的質問,頓時鎮住了鬧哄哄的未央宮,一些文武官員有些不懷好意地將目光定在了何鹹的身上。似在懷疑,何鹹是否和西涼賊兵有所牽涉。
何鹹絲毫未見慌亂:“我若居心叵測,大可躲在函谷關外,靜待西涼軍與中央軍火併之後,傾南陽之兵前來坐收漁人之利。而不必要帶著一萬兵將,跳入長安城這個巨大的火坑,將自己身陷死地”
“衛將軍忠心一片,天地可鑑朕相信你”漢帝劉協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何鹹的辯解。
將心比心,沒有人願意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文武百官在短暫的思索之後,紛紛站出來表示願意相信何鹹。為今之計,抗擊洶湧來襲的西涼賊兵才是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