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朱文接計劃在協議達成之後回去整頓人馬,然後假稱已經和趙學寧達成了合作協議,將阮福映從富國島上請回。

請回阮福映之後,他就會組織人手,趁其不備,直接擒拿阮福映,並且將他身邊其他的不是一夥的支持者全部殺死。

最後,他會用阮福映作為證明自己誠意的證據,並且恭迎趙學寧帶領蘭芳軍隊前來。

“很好,我對此感到十分的期待。”

趙學寧伸手拍了拍朱文接的肩膀,笑道:“如果事情很順利的話,這就是你的大功一件,朱將軍,我等待你的好消息。”

“遵命。”

朱文接顯然已經把自己當作是趙學寧的部下了。

等他要回去的時候,趙學寧親自送他,走到半路上,趙學寧問起了自己比較關注的真臘的事情。

“目前聽說真臘國王是阮福映扶持起來的,有這回事?”

“確實是這樣的,因為在杜清仁死前,阮福映一度穩住了戰線,很多人又投靠他,他的勢力又有了增長,當時正好真臘有些內亂,原先和暹羅關係比較親近的王被他殺死了,於是真臘就開始向阮福映靠攏了。”

“他都這樣了還能控制真臘國政?”

趙學寧感到難以理解:“這真臘到底是什麼情況?”

“具體的我也不清楚,但是據說兩三百年前開始,真臘就被暹羅和阮氏輪番操控,不得自主。”

朱文接搖頭道:“真臘的國力確實非常孱弱,甚至不能算是一個正常的國家。”

“好吧。”

趙學寧笑了笑,說道:“阮氏到了這個份上還能操控真臘,那我也就對真臘沒什麼擔憂的了,順路拿下罷了,既如此,滅掉西山賊的把握就更大了。”

“若是如此,便是最好的了。”

朱文接露出一些笑容,向趙學寧行禮,隨後告別。

趙學寧目送朱文接離開,隨後還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暹羅新軍的訓練事務上,這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用暹羅的國力訓練蘭芳自己的兵,這種美事可不算多。

當前,整個募兵環節已經結束,人數達五萬人的暹羅新軍整體建制已經初步完成,各級蘭芳教官也全部到位,已經開始進行第一階段訓練的最後環節。

等第一階段紀律性訓練完成之後,就要開始進行技戰術訓練了。

與此同時,趙學寧也把很多心思放在了軍隊的文化教育上。

建設一支軍隊,不單單要搞技戰術,要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對思想文化的指導更加重要。

這年頭,世界上大部分軍隊其實不是奴隸性質就是僱傭軍性質,完全沒有正規軍的建制,只有極少數能歸類到近代軍隊上。

大部分士兵的特性主要體現在沒有家國情懷、當兵是為了混口飯吃、走投無路才當兵、犯了罪被迫當兵等等方面上,從兵員素質、兵員來源、兵員心理狀態等各方面來看,都是嚴重不合格的。

偏偏這樣的士兵是這個時代全世界軍隊的大多數,而身體素質過關、技戰術技能過關、文化基礎過關的士兵,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極少數。

飢餓、貧苦、精神狀態極差、身體狀態極差、文盲、混子,等等等等,這些負面詞彙大批量的體現在這個時代的士兵身上。

所以想要訓練出一支強軍,除了穩定供應物質和加強技戰術訓練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從心理和文化層面進行熏陶和改變,使之發生由內而外的變化,如此,才能出現一支正兒八經的國家性質的正規軍。

趙學寧當初帶出蘭芳軍隊的底子的時候,大家其實也沒什麼文化,只是單純的好勇鬥狠敢打敢拼,趙學寧最初也是靠着自己能幹仗、血氣足才能成為大傢伙兒的首領。

所以說蘭芳軍隊起家的時候,和傳統意義上的綠林好漢沒什麼區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才是大家的主流思想。

那時候,大傢伙兒是真真正正的“群猩”。

之所以蘭芳軍隊現在能成為一支標準的國家性質的近代化正規軍,主要還是趙學寧投入了大量資源在文化思想教育方面,對自己麾下的軍官、士兵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教育。

趙學寧用自己的威望強迫最早的部下們進行學習,用一些獎勵鼓舞他們學習,給他們灌輸家國情懷思想,灌輸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也灌輸了人生而平等誰能高高在上的最初的一些民權思想。

但最主要灌輸的,還是他非常在意的國族思想。

從最開始的那一批奮進號上的手下,再到後面越來越多的新加入的部下們,趙學寧本人就是他們最初的老師。

趙學寧給他們講述華人下南洋艱辛的發展歷史,講述華人在南洋地區幾百年來的生存遭遇,講述曾經的輝煌和更多的恥辱,講述他們被數次大屠殺屠戮的事實與背後的緣由。

無外乎不太懂政治,不怎麼團結,只知道積累而不知道保護,缺少進取奮鬥的精神。

當然了,不太懂不意味着不懂,不怎麼團結也不意味着完全不團結,缺少擴張進取的精神,也不代表完全沒有。

生活在南洋地區的其他族群也也有這個毛病,歐洲人也一樣,也喜歡內鬥,人類的本質差得並不太多。

之所以華人群體會被數次屠戮而無法有效反擊,還是因為海外華人缺少組織,缺少能夠組織大家的組織意識和有效的組織方法。

所以面對其他地方政權和殖民者團體的時候,就被他們用更加有效或者先進的組織形式打敗了。

而這個狀況,也有深刻的歷史根源與經濟因素。

宋朝以後,中國傳統社會的組織形式就是國家層面的二級或者三級行政建制,以及更基層的宗族社會,到了明清更是如此。

所以脫離了國家這一最大的組織之後,外出的海外華人所知曉、接觸和實踐過的最多的組織形式,就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族組織形式。

尤其是外出主力所在地的兩廣、福建地區的居民,因為土地兼并劇烈、土地數量少、人口激增所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以宗族和血緣關係為紐帶組成團體互相爭奪生存資源成為常態,貫穿他們的一生。

所以到了海外,大家還是自然而然的以宗族和血緣關係為紐帶來抱團。

這一組織形式能夠團結的人很少,缺少足夠的號召力。

人少,就沒有足夠的戰鬥力,更容易爆發內亂,而更不容易團結對抗外辱,很容易被外敵各個擊破,組織效率十分低下。

這個時候,以這種宗族方式為主要組織形式的海外華人面對南洋的國家或者部落政權的時候,是不佔優勢的,面對海外殖民者以金錢利益為紐帶的公司式的組織形式,就更加落入頹勢了。

看似人多,然而華人組織形式的動員效率之低是難以想象的,不同組織之間別說協同作戰,不互相拆台、背後捅一刀就算不錯了,哪裡還能互相協作一致對外呢?

其實如果這個時代的海外華人還能保留宋之前中國傳統社會的組織形式的話,情況或許還會好一些。

可宋朝有鑒於唐末五代十國的殘酷修羅場,遂以律法形式禁止民間習武,尤其是唐末大亂的發源地河北地區,習武相當於犯罪,管控尤其嚴厲,遂徹底終結了中國自秦漢以來一千餘年的民間習武風俗。

中國民間社會的日常生活形式以北宋為分水嶺,宋之前和宋之後是大有不同的兩種存在形式。

宋之前的人們的生活頗類秦制,民間多有耕戰結合的風俗,人多尚武,樂於習武,保留有平時為農、戰時為兵的古老習俗,且人多有產,具備一定的自發組織意識和戰鬥能量。

宋之後,禁武令下,民間社會的生活風俗完全更改,人多崇文,不習武,且由於土地制度的變更,傳統生活形式的經濟基礎被破壞,人地矛盾加劇,流民大規模出現,人口遷移成為常態。

在這種情況下,大量各地無產流民往往聚集於各大經濟繁榮的中心城市討生活,使得城市人口數量大增,市民階層開始出現,也由此誕生了另外一個著名的存在——江湖。

所以宋以後的社會更像是一種遊民社會,而非有組織性的集體社會。

遊民社會的形成降低了社會基層的組織度,使得社會基層對抗國家權力的能力大大降低,這在無形之中也契合了王朝統治者們“弱民”的需求,皇權的力量開始大大增加。

統治者才不希望民間出現強有力的組織形式能夠對抗皇權。

也是由此開始,在人地矛盾的威脅之下,出海謀生成為了無產流民們的另外一種選擇。

可這些缺少文化素養、武學素養、主人翁意識的海外流民們,又能在他們有限的能力範圍內做出什麼改變呢?

他們沒有前後眼,所能看到的只有眼前,吃飽都困難的前提下,還談什麼其他的呢?

沒有接受過相關組織形式的教育的前提下,能夠自發形成組織意識並且開創新的組織形式展開實踐,那是一種天降猛男的能力,一般人是不具備的。

在沒有歐洲殖民者的前提下,因為南洋土著本身拉跨的生產力,依靠先進的文明和生產力,儘管缺少組織度,但海外華人尚且能與之抗衡,可以達成某種意義上的平衡。

但是歐洲殖民者來了之後,瞬間打破了這種平衡。

他們依靠更先進的生產力和組織形式,將華人和南洋土著一起降維打擊了,打得華人和土著們趴在地上起不來,想反抗都不知道從何入手。

——————————

ps:吃到午餐肉了,滿足了,舒服了,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