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雪照曦言之九州化龙诀》 离人听雪

大將軍府中。

酒宴已經備好,趙長盛招呼邵曦等人一同入席,可此時幾人卻因為主次座位的排序而產生了爭執。

按照趙長盛的說法邵曦來者是客,而且如今在朝中已是三品的官階,與自己相當。

所以邵曦理當坐在主位,自己與李樹懷左右作陪,可邵曦卻是執意不肯。

他的說法是自己身為晚輩與趙長盛和李樹懷這樣的長輩同桌,理當由他二位來坐主位,自己則是坐次位以表示對兩位老將軍的尊重。

趙長盛卻又執意不肯,雙方就因為這麼點事情你一言我一語地爭了起來。

“邵大人,你與我同朝為官皆為三品,如今你到我府中做客,怎可我自居主位而讓你坐在次位上?這豈不是有違待客之道?萬萬不可如此!”

邵曦連忙擺了擺手,又對趙長盛施了一禮。

滿臉笑容地說道:“將軍此言差矣!剛剛在路上晚輩便已經說過了,如今你我都非在朝堂之上,雖官階相同,但輩分有別。

“私底下兩位將軍也不要稱呼我邵大人,叫我的名字就好。

“今日趙將軍設宴招待晚輩也是家宴,家宴便不必考慮官階之事,只以輩分論主次。

“如此一來,自然是兩位將軍當坐主位,晚輩次位作陪。”

其實兩個人說的都有道理,只不過所考慮問題的角度和位置不一樣,結果這麼一鬧場面就一度陷入尷尬了。

趙長盛這個主人和邵曦這位主要的客人都不肯入座,在場的其他人自然也就沒法坐下,只能站在那裡看著他們二人爭執不下。

可此時二人卻誰也不肯相讓,再這麼爭下去這頓飯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吃上了。

最後還是李樹懷看不下去了,一把拉過趙長盛和邵曦直接便坐到了背對門的下位。

這可是輩分最低之人所坐的位置!

“現在好了,你們二位都不用爭了,我們三個就坐在這下位之上,誰也不用讓了。

“我說咱們能不能踏踏實實地開飯,別爭這些有的沒的,這不存心不讓我們吃飯嗎?”

被李樹懷這麼一搞,趙長盛和邵曦二人倒還真沒話可說了。

這回行了,誰也不用讓了,再讓就是讓那個最低的位置了。

而此時坐在那的正是李樹懷,總不能三個人去搶這個位置吧?

於是邵曦和趙長盛也在李樹懷的左右兩邊分別坐下。

沒人坐了主位,最低的下位又被李樹懷坐了,邵曦和趙長盛分坐左右算是同等的座次,自然也沒話好說。

可他們這麼一弄,把旁邊的趙文煊和李方榮給整懵了。

你們兩個老傢伙跟邵曦坐在了輩分最低的下位,我們兩個坐哪啊?肯定不能坐得比自己的老爹和邵曦的位置還高吧?

合著這頓飯要麼是站著吃,要麼是跪著吃,實在不行趴著吃也行,反正就是不能坐著吃?

趙長盛看了一眼趙文煊和李方榮二人,又轉頭看向李樹懷。

李樹懷也抬頭看了一眼二人,與趙長盛對視一眼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可不是嗎?他們這麼一坐,讓兩個孩子坐在哪裡吃?

不過趙長盛和李樹懷畢竟是軍伍出身,雖平日家中有些規矩,但這些規矩並不是那麼嚴苛。

想來在沙場之上與手下的兵將士卒同鍋吃飯,同榻而眠,當兵的哪裡有那麼多的講究?所以心胸自然也豁達許多。

趙長盛對著趙文煊和李方榮二人招了招手。

“今日沒有那麼多的規矩,你們兩個隨便坐,坐哪裡都沒錯,今天這頓飯只要吃得開心比什麼都重要,就不講那麼多規矩了。”

趙長盛和李樹懷二人的豁達,著實是讓邵曦發自內心的佩服。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懂得變通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

他們並不像朝中文官那般迂腐,墨守成規,一成不變,以為這些就是禮數規矩。

這樣的安排既讓趙長盛和邵曦二人能夠接受,也緩解了尷尬,使氣氛融洽了許多。

趙文煊和李方榮一開始還真有點不敢坐下,因為無論他們坐在哪個位置上都是坐在邵曦與自己老爹的上位。

這若是在平日裡,簡直就是倒反天罡的行為,屁股不被板子打爛都見鬼了。

兩個人自己也在心裡嘀咕,邵曦他們三人這唱的是哪一齣?

不過在趙長盛一再的招呼之下,他們也不得不遵言而行,戰戰兢兢地坐在了趙長盛與邵曦身邊的位置上。

可這坐下去心裡還是不踏實,屁股底下就像被針扎的一樣。

平日在家中可從來沒這麼玩過,今日這麼搞,這兩個老爹回頭不會找自己翻舊賬吧?

此時酒宴上就顯得有些滑稽。

李樹懷和邵曦、趙長盛分別坐在最下位,趙文煊和李方榮反而分別坐在左右兩個次位上,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副違背常理的景象。

可這畢竟是在大將軍府,趙長盛說什麼就是什麼,於是吩咐下人上酒上菜,開宴招待邵曦。

這酒宴剛一開席,趙長盛便連敬了邵曦三杯。

第一杯是為答謝邵曦幾年前在校場之上救了趙文煊。

第二杯是答謝邵曦在玉龍關幫自己解決軍餉一事。

第三杯則是答謝邵曦這數年來為景元王朝所做的一切。

無論是出使南趙,稽查各地貪官汙吏,還是此次前往西域解決戰馬一事,促成烏海國與景元帝國結盟。

還有最重要的就是邵曦為景元王朝解決了國庫庫銀緊張的這件大事。

每一件事都是利國利民,使景元帝國更加強盛。

趙長盛作為多年來為國效命,不計得失的忠臣良將,自然是對邵曦的所作所為深表欽佩。

這三杯酒邵曦倒也並未謙讓,每一杯都與趙長盛一飲而盡。

邵曦的確有資格受趙長盛敬這三杯酒,因為趙長盛所提的每一件事都是邵曦實打實做過的。

邵曦覺得這要是再故作謙虛的話就有些做作了,面對趙長盛和李樹懷這樣的人還是大大方方,直抒胸臆的好。

趙長盛這三杯酒敬完了,李樹懷也起身要敬邵曦三杯,可是他卻沒有趙長盛那麼多的理由。

這第一杯還好說,也是為了答謝邵曦數年前在校場比武之事上替李方榮挽回了顏面,也替朝中的這些武臣們保住了尊嚴。

第二杯酒是因今日自己初次與邵曦真正結識,總算是了卻這幾年來的心願,算是表達慶賀之意。

可第三杯酒的理由就有些離譜了,居然是祝邵曦早日覓得佳人成家立業,早生貴子!

聽到李樹懷這第三杯酒的理由,就連趙文煊和李方榮都是強忍住沒敢笑出來。

至於趙長盛則完全是毫不掩飾,仰頭哈哈大笑起來,起身對著李樹懷的肩膀就是一巴掌。

“我說老李,你這個老傢伙真是越來越婆媽。

“人家邵曦找什麼樣的姑娘,什麼時候成家,什麼時候生孩子關你這老傢伙什麼事?

“你要是沒話了就坐下,別像個婆娘一樣張家長李家短的。”

被趙長盛這麼一說,李樹懷也覺得有些尷尬。

他不過是見趙長盛敬了邵曦三杯,自己也想敬三杯,可是這理由實在不夠多,便隨口提到了邵曦的個人之事。

現在被趙長盛一番調侃,李樹懷也只能嘿嘿一樂。

強作鎮定地說道:“怎麼就婆媽了?我看邵曦年紀也到了該成婚的時候了,多關心一下有什麼不對?

“你老趙別雞蛋裡挑骨頭,今日雖是在你府中飲宴,我老李可不算是外人,你少出來挑我的毛病。”

趙長盛聞言,指著李樹懷哈哈大笑道:“你這老傢伙真是一點都沒長進,臉皮還和當年一樣厚,我是甘拜下風。”

被趙長盛說臉皮厚,李樹懷倒是坦然接受,還有些得意洋洋。

“臉皮厚吃個夠,臉皮薄吃不著,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我老李從來不幹。”

幾人在酒宴上邊吃邊聊,笑語連連,席間氣氛十分融洽。

趙長盛和李樹懷都向邵曦打聽這三年來他在西域的所見所聞。

邵曦倒也有那個耐心有問必答,給這兩位將軍講述著自己這三年來在西域之事。

這兩個曾經久經沙場的將軍竟也聽得津津有味,十分入迷,每每聽到精彩之處還會擊掌叫好,要為此飲上一杯。

待邵曦講罷,趙長盛頗為感慨地拍了拍邵曦的肩膀。

十分讚賞地說道:“你這年輕人能有此番作為,恐怕這天底下可與你相比之人屈指可數。

“我景元王朝能得到像你這樣才智雙全的良臣,真是聖上眼光獨到,慧眼識珠,也難怪會將諸般重任都交託在你的身上。

“不過此次你前去東穆國出使,恐怕要與之前大有不同。

“兩國敵對多年,東穆國面對我景元帝國敗多勝少,整個皇室與朝堂中都積壓著很重的怨氣,你此次前去恐怕會兇險無比。

“人常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但這在我景元帝國和東穆國之間卻無人敢說絕對不會發生。

“你到了東穆國無異於深入龍潭虎穴,凡事都要靠你自己臨機應變了,聖上雖已命我整備兵馬,以開戰之姿陳兵邊境,但終究是鞭長莫及。

“若是有什麼我們能幫到你的只管開口,我和老李自無不應。”

趙長盛除了對邵曦的稱讚,也算是亮明瞭自己的態度,只要邵曦有所需求,他和李樹懷必定會全力相助。

這麼多年來,能讓趙長盛說出這種話的人可並不多,李樹懷和朱汝安算是其中之二。

如今他能對邵曦說出這番話,說明在他心中與邵曦已經完全不見外了。

若換做平日,邵曦聽到這番話心中大概會打鼓,因為自己與兵權在握的冠軍大將軍有這麼深的交情未必是好事。

可如今有了出使東穆國這個理由,他再與趙長盛走得近些也正如此前趙文煊和李方榮說的那樣完全是合情合理,沒人敢詬病此事。

既然如此,邵曦自然也就不客氣了。

起身端起酒杯對著趙長盛和李樹懷二人敬道:“兩位將軍如此看得起晚輩,那晚輩就斗膽提出一個請求,還望兩位將軍能夠應允。”

李樹懷起身一拍胸脯,十分豪爽地對邵曦說道:“但凡有用得到老趙和我的地方你只管開口。

“這趟出使東穆國為的也是我景元帝國的顏面,為國出力之事我們二人從不含糊,有什麼事你只管說吧!”

邵曦又看了一眼趙長盛,趙長盛也是對他點了點頭,看來今日自己不管提出什麼要求,只要是這兩位將軍能力所及都必會答應。

可邵曦還是稍微躊躇了一番,最後終於抬頭對著趙長盛和李樹懷說道:“在下這個請求若是二位將軍覺得不妥,只管當面回絕晚輩便是,晚輩並不強求。

“只是此次出使東穆國晚輩身邊雖然隨從眾多,卻無出謀劃策之人,晚輩雖有些歪主意,可終究都是些旁門左道,登不得大雅之堂。

“真正要運籌帷幄,謀劃定策,身邊還需要精通兵法政論之人。

“而且晚輩從來沒有真正帶過兵,到時候若是有什麼事情,對使團的指揮調動之事也需要有人相助於我。

“晚輩斗膽想請二位將軍的公子隨晚輩同行,到時也有人在身邊相互照應出出主意,替晚輩有所分擔,不知道兩位將軍可願答應此事?”

聽到邵曦的話,趙長盛和李樹懷都不禁愣住了,他們怎麼也沒想到邵曦竟會提出這樣一個請求。

要知道趙長盛和李樹懷膝下都是獨子,趙文煊和李方榮可都是他們家中的獨苗。

出使東穆國如此兇險,邵曦卻提出要帶著他們的兒子一同前往,若說此事他們不會猶豫那是假的。

畢竟有個三差二錯,他們便從此斷了香火。

可此時邵曦已經提起了這個事情,他們終歸是要給邵曦一個說法。

正在他二人猶豫之際,趙文煊和李方榮卻同時站起身來,走到趙長盛和李樹懷的面前,不約而同地跪地而拜。

“父親,我和李方榮都願意隨邵公子前去東穆國一同為國效力,父親不是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嗎?

“我們作為將門之後,遇到這樣的機會自然是不容錯過,還望父親和李叔叔能夠答應此事。”

趙長盛和李樹懷又相互看了一眼,默契地彼此點了下頭。

“你二人可想好了,真願隨邵曦一同出使東穆國?”

“我們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