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兒的親事?”
“沒錯, 早應該開始張羅了, 必須抓緊!”
歪靠矮榻的王氏眼睛一亮, 瞬間精神振奮, 迅速坐直了, 撇開勸次媳辭官一事, 興致勃勃問:“誰家的姑娘啊?性格好不好?容貌怎麼樣?體格如何?”
“老祖宗, ”郭煜呆呆捧著甜瓜,頗為不自在,小聲說:“我才十六歲, 您不、不用這麼著急吧?”
丈夫替自己解圍,成功岔開了母親注意力,姜玉姝感激瞥他一眼, 揚起關愛笑臉, 對大侄子說:“十六歲,不小了, 最好先把親事定下來, 可以等過兩三年再成親嘛。”
“對!”
王氏笑眯眯, 慈祥注視寶貝嫡長孫, “傻孩子, 你懂什麼?男女大多十五六歲定親, 甚至定娃娃親,你已經遲了,若是還磨磨蹭蹭, 好姑娘全被人挑走嘍!其實, 家裡早已開始為你考慮,只是一直沒發現合適的女孩兒。”
“啊?”長輩談論自己的親事,郭煜頓時沒胃口了,放下甜瓜,欲言又止,不知該說些什麼。
“哈哈哈,害臊啦?”郭弘軒使勁拍拍大侄子肩膀,感慨說:“嘖,真是‘光陰似箭’,一晃眼,你小子也要成親了。”
少年尷尬否認,“沒,沒害臊。”
幾個孩子嬉戲玩耍,吵吵嚷嚷,郭弘磊見狀,揮手吩咐:“煜兒,帶你弟弟妹妹們出去玩會兒。”
“好。”郭煜如釋重負,立即站起,一把抱起最小的堂妹,催促道:“長輩商量事情呢,不要在此吵鬧,走走走,我帶你們去別處玩。”
“去哪兒呀?”幾個孩子無憂無慮,連蹦帶跳,你追我趕地跑了。
須臾,下人亦告退,廳內僅剩王氏及其兒子媳婦。
王氏滿懷期待,“弘磊,你快說說,究竟誰家的姑娘?”
郭弘磊簡略告知:“西北學政,聶大人的孫女,行五的那位。聶五姑娘的堂叔從軍,是我的朋友,大概情況,玉姝已經打探過了。”
“學政的孫女?”王氏迫不及待,忙問:“聶姑娘人怎麼樣?”
姜玉姝想了想,仔細告知:“我聽弘磊提了以後,上學政衙門辦事的時候,設法見了小姑娘一面。她年底及笄,個子在我嘴巴的位置,瓜子臉大眼睛白皮膚,長相標緻。畢竟是學政的孫女,知書達理,待人接物禮儀周到,大方得體。至於真實的性格,得多相處一陣子才知道,短時間看不出問題。”
“聽起來不錯。”王氏若有所思,琢磨了片刻,關切問:“是嫡出吧?”
權貴往往有妻有妾,自然而然注重嫡與庶。郭弘磊頷首,“當然,嫡孫女。”
“唔。”王氏嚴肅點頭,“郭家再不濟,也不能讓嫡長孫娶庶女為妻。不知聶姑娘的母親,是什麼出身?”
姜玉姝答:“五姑娘的外祖父,官至工部員外郎,但十幾年前就病逝了。”
“那,她父親是做什麼的?”
“現任濟州通判。”
“仕宦人家。”王氏皺紋舒展,流露滿意之色,探身問:“聶家滿意我們煜兒嗎?”
姜玉姝笑了笑,“還沒跟對方談呢!此前尚未獲得您老首肯,我們怎敢貿然提親?”
“母親若是同意,我們會盡快上聶家提親。”郭弘磊溫和對母親說:“不出意料的話,聶學政父子都會同意的。”
“你憑什麼肯定聶家會同意?”王氏疑心一動,不由得犯了嘀咕,狐疑問:“俗話說‘好女百家求’,仕宦之家,女兒又才貌雙全,恐怕、恐怕不一定看得上煜兒。莫非,其實那姑娘有些毛病?致使無人問津?”
“嘿,母親何出此言?”郭弘軒很不服氣,“我們家煜兒,一表人才,學問也不錯,已經考中了秀才,將來能像三哥那樣金榜題名也未可知,怎麼就配不上學政的孫女了?”
姜玉姝夫妻倆明白老人的憂慮,暗暗嘆氣。
“唉。”王氏沉痛嘆息,哀傷無奈,“煜兒雖然一表人才、滿腹詩書、大有前途,但美中不足的是,他父母雙亡。而且,弘耀是因貪墨而被先皇賜死,巧珍……就更難以啟齒了,對外只能說她是病死的。”
“將心比心,議親時,誰家長輩會喜歡父母雙亡的孩子?”往事歷歷在目,王氏悲從中來,沉默片刻,淚花閃爍,哽咽說:“煜兒在咱們眼裡是寶貝,但在外人眼裡,他是一個孤兒。”
“我曾經懷著期望,陸續試探幾位親戚的口風,結果要麼婉拒,要麼謊稱已有婚配,明顯嫌棄孤兒。我可憐的煜兒,真命苦!”
——無論祖母和叔叔嬸嬸如何寵愛關照,孤兒議親,到底比普通人艱難。
數年間,王氏看得上的,齊齊婉拒孤兒;意欲攀附權貴而把女兒嫁給孤兒的,王氏鄙夷不屑。
婆婆流淚,兒子媳婦忙站起,簇擁老人,順背擦淚,紛紛寬慰:
“煜兒雖然沒了爹孃,但有許多長輩照顧他呀。”
“天底下豈有十全十美的人?母親快別傷心了。”
“即使聶家拒絕也無妨,咱們可以繼續尋找。”
“好姑娘多得很,愁什麼吶?”
“您別急,先聽我說完。”
……
“哼。”郭弘軒突然一拍桌,豪氣沖天,“母親不必擔心,大不了,我給侄兒買一個清白賢惠的漂亮姑娘!”
買?
所有人愣住了。
郭弘磊挑眉,眼風威嚴一掃,“你當買丫鬟呢?娶妻是大事,必須合乎規矩禮法,方成體統。”
王氏回神,沒好氣地訓斥:“少胡說八道,咱們是那種窮得買媳婦的人家嗎?”
“嘿嘿嘿。”郭弘軒摸摸鼻子,“開個玩笑而已。”
“玉姝,你還有什麼沒說完的?趕緊說來聽聽。”
姜玉姝頷首,字斟句酌告知:“我們煜兒,父母雙亡,確實算是巨大缺點,但人無完人,聶姑娘也有美中不足之處。據查,聶家在當地是名門望族,人丁興旺,各個小家庭際遇不同,時間一長,貧富懸殊,五姑娘家本就較為拮据,誰知,她大哥年少時意外墜馬,摔斷了雙腿,並且摔壞了腰,下半/身喪失知覺,四處求醫問藥,幾乎掏空了家底,日子過得緊巴巴。”
“啊?”
王氏驚訝憐憫,“癱了?”
姜玉姝點點頭,“傷勢嚴重,無法治癒。聶大公子傷病交加,將近而立之年,至今尚未娶妻,天天需要服藥。”
“她有幾個兄弟姐妹?”
“人口簡單,就兩個親哥哥,她二哥已經成親,在書院當先生。聶夫人我見過,溫婉和善,聽說聶通判清廉耿介,應該不難相處。”
“……那樣的家庭啊?”
在祖母心目中,嫡長孫本應該娶高門貴女的。老人難掩失望,但慮及孫子的巨大短處,她不敢太挑剔,一時間眉頭緊皺,沉思不語。
郭弘軒聽完了,大咧咧說:“噯,岳家貧窮無所謂,只要門第相仿、姑娘端莊賢惠就行了唄。”
姜玉姝贊同頷首,“我和弘磊,與四弟的想法一樣。”
“姑娘人嫁進門即可,郭家子孫,應不至於淪落到養不活妻兒的地步。”郭弘磊責無旁貸,鄭重其事,“等過幾年,我們幫煜兒謀個一官半職,他就‘成家立業’了。”
“對,成家立業!你們做叔叔嬸嬸的,千萬要多關照侄子。”王氏話鋒一轉,擔憂問:“聶姑娘的大哥是個癱子,會不會拖累我們煜兒啊?”
姜玉姝剛想回答,卻聽風流小叔子豪爽表示:“拖累?無非治病吃藥罷了,能用銀子解決的麻煩,統統不算麻煩!多給些聘禮唄。”
怎麼?你負責掏錢?劉慧娘看著丈夫,欲言又止。
郭弘磊喝了口茶,“誠意求娶,聘禮必不可少。”
“長遠看來,煜兒若是成為學政大人的孫女婿,有利於他的前程。”姜玉姝坦率直言,“當然,假如不甚在乎門第的話,選擇餘地就大多了。”
“不能不在乎門第!”王氏不假思索,“不能委屈了孩子。”
“這門親事,母親意下如何?”郭弘磊耐性十足,“您要是同意,就該請媒人了,早定親,早安心。”
“不急,不急,且容為娘考慮考慮。”
姜玉姝一貫反對盲婚啞嫁,提議道:“過陣子,我還得去一趟學政衙門,乾脆帶上煜兒,讓兩個孩子見見面,合得來的話,再議親。”
“這、這……”王氏本欲搖頭,猶豫半晌,卻點了頭,嘆道:“算了,見見面也無妨,看煜兒喜不喜歡,你安排吧。”
“行!”
於是,熱熱鬧鬧給王氏拜壽後,不幾日,姜玉姝夫妻倆帶上長子和大侄子,啟程回庸州。
三個月後,郭家嫡長孫和西北學政孫女順利定親,擇定兩年後成親。
在圖寧,每年秋收一過,稅糧賬目剛理清,邊塞便開始刮北風,小雪紛飛。
冬季,偷得浮生半日閒,夫妻小聚。
姜玉姝坐在窗前賞雪,托腮嘆息,“唉。”
郭弘磊正在修改兵書文稿,“好端端的,嘆什麼氣?”
她苦惱答:“老夫人說我‘忙活三年,不升不遷,連任再忙三年,又能如何?興許仍然只是個知縣’!萬一,等任滿六年的時候,我仍然是知縣,該怎麼辦?”
“既來之,則安之,朝廷任用官員,自有其考量,你盡了本分即可。”
“言之有理。”王氏信上勸,當面催,她備受嘮叨,忍不住嘟囔:“婆婆總是勸我辭官,似乎有些嫌棄我品級低,唉,真想嚐嚐升官的滋味。”
郭弘磊莞爾,“品級啊?這有何難,耐心等著,如無意外,過陣子,朝廷會封你為四品恭人。”
“誥命夫人?”
“唔。”
“太好啦!謝謝。”
“謝什麼?你應得的。”
恭人,乃朝廷賜予官員之妻的稱號,封誥命,是無數女人夢寐以求的榮耀。在姜玉姝心目中,妻憑夫貴挺好,但靠自身本事而尊貴者,更好!
她裹著厚實毛毯,雙手托腮,呆看窗外漫天飛雪,“可我還是好想自己升官,讓婆婆刮目相看一下。”
郭弘磊安慰道:“母親上了年紀,有時愛嘮叨,她勸辭官的話,你不用放在心上。辭官絕非兒戲。”
“我明白。”風送來雪花,姜玉姝伸手接住把玩,嘟囔說:“三年又三年,我該不會當一輩子知縣吧?”
“胡思亂想什麼呢?”
郭弘磊放下文稿,踱向窗,從背後擁住她,“你恪盡職守,政績顯著,朝廷不可能不清楚,興許,朝廷初次任用女官,自然謹慎,特地叫你多歷練幾年。”
“真的?”
“我猜的。”
“嘁。”姜玉姝忍俊不禁,捏了個小雪團,作勢襲擊。
“吹著北風賞雪,不冷嗎?”郭弘磊不由分說地關窗,“當心凍傷手。若是凍傷了,姜知縣怎麼批閱公文?”
姜玉姝扔掉雪團,拍拍手,振作起身,“對,我得批閱公文去了!連任就連任,且看三年後朝廷的安排,說不定會提拔我也未可知!”
“拭目以待。”
兢兢業業的縣太爺,壓根沒多少空閒,忙碌間,光陰匆匆流逝。
連任的第一年,她想方設法,繼續招攬流民,督促墾荒,勸課農桑,年底例行考察時,如願被評為“稱職”。
連任的第二年,知縣本以為能輕鬆些,豈料,外來流民和本地百姓爭奪荒地與水源,互不相讓,大打出手,鬥出傷亡,鬧上公堂,官府居中調停許久,才穩住了局勢。
光陰似箭,由於長年累月殫精竭慮,連任滿三年時,知縣累得病倒了。
這年,冬至前夕,郭弘磊抽空出營,探望生病的妻子。
不料,姜玉姝出城了。
隆冬,郭弘磊披風未脫,帽子上落滿積雪,沉聲問:“究竟出什麼急事了?明天是冬至,她又病著,為什麼出城?”
縣衙小吏苦著臉,畢恭畢敬告知:“唉,去年新來的流民,又和當地村民打起來了!將軍有所不知,從前收成差,無論官府如何呼籲獎勵,老百姓都不願意墾荒,但現在,土豆不僅收成好,還能賣給作坊,故他們改為搶著開荒了。”
“為了爭奪土地和水源,村民敢抄起鋤頭鐮刀,鬥出人命來!”
“所以,姜大人一接到消息,立刻召集人手,出城趕去阻止了。”
郭弘磊十分不放心,“是哪個村子鬧事?”
“是——”
郭弘磊打斷,吩咐道:“找個人帶路,我去看看!”
喜歡種田之流放邊塞請大家收藏:()種田之流放邊塞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