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的官員如此一番話語說出,如同一道晴天霹靂一般,讓在場的所有人均是明白,或許朝堂之上又要掀起一場血雨腥風了!
“豈有此理,在我大唐境內,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戴胄!你可知曉這件事情!”
歷朝歷代,掌控著槍桿子的人才是真正掌控了話語權的人,李世民之所以能夠上位,也正是因為他掌控了槍桿子。
所以此時聽到那些為了大唐而戰死的將死,不僅戰死之後家人的生活得不到保證,而且竟然還被吃人不吐苦頭的士子給剝削致死,真正當這樣的事情傳出去之後,整個大唐兵卒會如此看待他李世民!
一旦這件事情不嚴厲處理,只怕還會激起兵變!
所以真正當李世民聽到了這樣的事情之後,自然會勃然大怒。
而那戴胄聽到這樣的話語,整個人頓時就跪了下來,知曉這件事情影響有多麼巨大的他,這個時候也是連忙辯解了起來。
“陛下!這其中定有誤會啊!臣雖說許久和家中有所聯繫,不過我戴家乃是譙縣第一大家,災荒之年更是為百姓施捨米粥,深得百姓愛戴,我大哥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出來啊!”
戴胄也不是一個傻子,知曉自己的兄長就算是有一千一萬個膽子,也絕對不敢做出這樣的事情出來,這其中必定有什麼誤會才是。
只不過此時的他說出來的這些,在李道彥的證據面前,卻是顯得沒有任何的說服力。
那個兵部的官員見狀,隨即也是又拿出來了一張收據,遞給了那李世民身邊的太監。
“陛下!這份收據是李道彥將軍派人發放體卹金之時,交給譙縣戴玄的證明,在這上面還有戴玄的簽字畫押,證明他的確是收了這樣的體卹金,白紙黑字紅手印在這裡,難道李道彥將軍還冤枉了好人不成?”
這一次既然李道彥是有備而來,自然也是不可能露出任何破綻,所以各種各樣的證據也是準備的極為充分。
而朝堂之上李世民在看到了這些證據之後,臉上的憤怒之色更濃了,早就看著戴胄不順眼了的李世民,隨即也是吩咐了下來。
“來人!傳朕旨意去把譙縣戴家所有人緝回長安,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朕要親自詢問!”
如此一番話語說出之後,李世民又看了一眼跪在自己面前的戴胄,此時更是沒有任何同情,直接就吩咐了下來。
“至於戴胄和那戴玄關係親近,為了防止出現串供,暫且就把他押解到大理寺天牢吧!”
這戴胄自己就是大理寺少卿,可以說是大理寺之中說一不二的人物了,又哪裡能夠想到,自己竟然也有被關押進入大理寺的一天。
因為戴胄被關押之後職位出現的空缺,李世民少了一眼朝堂眾人之後,隨即也是找到了一個替補之人。
“張亮,你在兵部之中一直都是兢兢業業,所做的事情朕也是親眼看到,自今日起你便取代戴胄大理寺少卿的位子吧!”
如此一番調度說出,雖說是李世民在任人唯親,可依舊沒有一個人有任何反駁,只因為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過眼中了,在這個時候若是有人站出來為戴胄說話,極有可能會成為天下人的共同之敵!
偏偏是所有人都不敢捲入其中的時候,那唐天此時卻是堅定地站了出來,並且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臣出身北方苦寒之地,知曉如同戴顧為了錢財,冒名頂替為士族之人服從兵役的多不勝數,這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要杜絕這樣的事情,還是宜疏不宜堵啊!”
如此一番話語說出,李世民臉上的怒火還未消散,甚至把生下來的火氣,直接就灑在了唐天的身上。
“混賬!若是按照你所說的宜疏不宜堵,難道朕要對於這些士族用寒門之人冒名頂替服從兵役之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不成?”
面對這樣的責問,在不少人疑惑的目光之下,唐天也是幽幽開口了起來。
“陛下,臣並非是這個意思,士紳和普通百姓一樣,自然也都有服從兵役的義務。之所以他們不願意服從兵役,一來是服從兵役的待遇不算豐厚,二來是他們熟讀詩書,想要為大唐盡一份更大的力量!”
“所以臣建議提高服從兵役的待遇,同時開放一條讓士子不用服從兵役的道路,這不是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