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唐天私底下拜見了李世民。
之所以不是在朝堂之上拜見,一方面是因為這樣的事情他還需要經過李世民的同意才能夠推進,更為重要的是不想打草驚蛇。
畢竟輸籍定樣原本就是對士族並不怎麼友好的變法,如今唐天打算故技重施,自然需要謹慎就是了。
在唐天把這些事情都說出來了之後,李世民也是不敢有任何怠慢,僅僅是等候了半個時辰,十八學士能到的幾乎全部都來到了此處。
看著這才短短一天時間,唐天就已經把募兵改革的兵役制度謀劃了出來,這些人也均是露出了驚訝之色。
不過更為驚訝的,還是唐天這獅子大開口一般,定下來的一千兩白銀了!
如同王玄策的擔憂一般,十八學士之中,也有不少人覺得這個錢財實在是太多了。
而對此唐天也並不在意,隨即就把自己和那些學生所說的話語,全部也都和這些人一一解釋了起來。
真正等到他們得知這一切的一切,赫然是唐天故意為的,就是要切斷那些等級士族的子弟和兵權的聯繫之後,在場眾人也均是露出了明悟之色。
畢竟原本唐天就是沒有打算通過募兵改革,從而剝削士族的錢財,真正他想要剝削的,還是賦稅變法!
而唐天接下來的輸籍定樣,則是讓在場的眾人均是明白,這唐天也是打算開始真正推行賦稅變法了。
只要通過輸籍定樣,把天下的百姓和士族進行了分類裁定,到時候再徵收賦稅,那也是極為簡單了。
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貧苦百姓繳納更少的賦稅,讓豐裕的士族繳納更多的賦稅了。
所以對於這輸籍定樣的具體推行之法,十八學士你一言我一語,說的都是該如何推行這樣的制度了。
而這個提議雖說是唐天說出來的,不過他卻並未插嘴,畢竟對於大唐的事情,他也是不怎麼了解具體該如何操作,眼前的十八學士也能夠把自己規劃完畢。
果不其然短短一個時辰的商議,一份更為詳細具體,並且方便進行操作的輸籍定樣之法,隨即也是被確定了下來。
只不過這樣的方法雖說能夠確定,不過還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因為每年士族的不斷變化,需要重新進行輸籍定樣的人數多不勝數。
如果這樣的事情不處理好,恐怕日後大唐每年都要耗費極為巨大的人力物力進行重新輸籍定樣了。
對於十八學士聽出來的如此擔憂,唐天聽完之後卻是不以為然,不僅如此更是自信滿滿地搖了搖頭。
“這一點諸位不用擔心,唐某心中早就已經有了計劃!”
一語說出,只見唐天隨即又繼續開口了起來。
“關於輸籍定樣,真正最難以評定的,絕非是那些士族子弟,而是那些多不勝數的窮苦百姓。”
“這些百姓越是窮苦,所以對於自己上繳的賦稅也越是在意,更為重要的是因為窮苦百姓不少,所以每年在這樣的事情之上,需要耗費極為巨大的人力物力。”
如此一番話語說出,唐天隨即也是繼續開口了起來。
“咱們何不放寬鬆一些,把那些窮苦百姓和普通百姓放在同一等,按照窮苦百姓的賦稅進行徵收。”
“與此同時把對於起來的精力,全部都放在士紳的身上,不管是商稅地稅又或者是以物易物的賦稅,咱們都嚴格把關,如果能夠在戶部添加一個稅務監,專門徹查這樣的事情,那便再好不過了!”
唐天的如此提議,是在兩稅法的基礎之上添加了自己的理解,正如同後世的個人所得稅一般,當這些人賺取的錢財低於某一個數的時候,他們其實都不怎麼需要考慮賦稅的事情。
而且對於一些人偷稅漏稅的事情,也並不一定要第一時間進行抓獲,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續了一兩年之後再來進行抓捕。
到時候問責起來,不僅責任巨大,可以收取更多的賦稅,同時也能夠殺雞儆猴了。
真正當唐天這樣的一番話語說出來了之後,李世民身邊的這些謀士,全部都開始對著唐天另眼相看了起來。
誰能夠想到一個看起來如此老實憨厚的將領,竟然能夠如此精明,想出來這樣的陰謀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