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衙門,唐天和蘇亶正在一五一十地說著自己如何被栽贓嫁禍的時候,在他們的旁邊,刑部的官員也均是滿頭大汗地記錄著這一切。
其實真正按照唐律,他們刑部雖說也是主管刑罰,不過多數都是對普通百姓的刑罰而已,真正處理唐天這樣的將領和蘇亶這樣的大臣,那是大理寺的職責。
因為大理寺的權利特殊,並不會因為前來那裡的官員官職大小,就有任何優待。
反觀之下刑部就不同了,原本刑部就沒有審訊朝廷命官的權利,如果是刑部的李靖和李道宗在此處,或許還能夠處理這樣的事情。
不過在這二人均是率兵出征未歸的情況之下,僅僅只是一個張亮,自然是做不了主。
特別是張亮之前還把唐天給設下來了一個圈套,被士族以為他是跟隨唐天一夥的之後,對於這樣的事情,也是越發感到棘手了。
所以他雖說也在刑部衙門之內,並且受理著唐天和蘇亶的事情,不過在這個過程之中,他卻一句話都沒有說,生怕再傳出和唐天有任何交集的消息。
對此唐天也並不在繼續為難張亮,畢竟這樣的事情也是需要循序漸進,當他和蘇亶把這一切全部都和刑部說清楚,並且故意傳播過後,整個長安城的人都知曉這樣的事情了。
作為一個抗擊突厥,在北方建立了白蓮教,賑災救濟了不少百姓,最後接受大唐官府招安的將領,唐天的所作所為,自然也是得到了不少百姓的好感。
至於那蘇亶,雖說只是一個普通的秘書丞,原本名聲並不怎麼彰顯,不過在得知了他是江南蘇家之人後,這些百姓也均是為他同仇敵愾了起來。
真正在得知這樣的兩人同時中了別人的計謀,並且差點就產生了無法化解的誤會之後,民間對於這樣的事情,也是徹底的傳開了。
街頭巷尾,普通的百姓都會談論這樣的事情,當做吹噓的資本。
就連普通百姓都尚且如此,更別提那些對於國家大事極為關心,還在長安城逗留,想著有早一日能夠拜入天子門下的士子們了。
平康坊三曲之地,每天晚上都有士子高談闊論,對這樣的事情抒發著自己的見解。
有人覺得這是唐天由寇轉官之後,有人對他心生嫉妒,這才進行的打壓。
也有人覺得這是蘇家在剝削百姓的士族行列之中出淤泥而不染,這才得到了其他士族的忌憚。
儘管這些人並不知曉其中具體的事情,不過畢竟也是熟讀聖賢書的人,在這樣的一番激烈討論之下,這件事情竟然也是被他們猜到了一個七七八八。
當然對於這樣的事情,唐天卻並不知道,而且就算是他知道了,也絕對不會在意別人怎麼說,因為這一切的一切,也都是他願意看到的。
只要讓別人都因為自己是一個受害者,到時候自己再進行反擊,不管手段如何狠辣,也不會有人太過排斥了。
可以說此時的唐天在普通的百姓心中有多麼的無辜可憐,這日後的唐天就要多麼的囂張進行報復!
以德報怨,這並非是唐天的性格,他秉承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正因為如此,為了能夠真正瞭解到誰是這件事情的幕後黑手,唐天也是再度來到了蘇府之中。
和上一次來到蘇府殺氣騰騰,帶兵進入其中的不同,這一次白蓮教護衛此時也均是在蘇府門外進行護衛,不敢有任何的放肆之舉。
而在這蘇府之中,蘇亶也是滿臉賠笑,以主人的身份對唐天恭敬地進行了迎接,又或者說是對安定公主李玉兒進行了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