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强军火商》 土豆小正太

“回稟陛下,吐谷渾前線,由李道宗李道彥兩位將軍在率並駐守,他們不僅擊潰了吐谷渾的數次進攻,而且還多次挫敗拓跋的進攻,並未讓西方之兵入境一步!”

“至於高句麗的戰局,李靖將軍和柴紹將軍也在抵禦高句麗的進攻,據城而守之下,高句麗縱使兵峰強大,可也同樣無法殺入我大唐境內。”

對於這樣的回答,李世民並不怎麼滿意,畢竟他作為曾經統兵征戰殺伐果斷的天策上將,什麼樣的陣仗沒有見過。

此時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大唐竟然被這些曾經不入流的小國都打到了家門口只能被動的防禦,這讓他又有如何面目自稱明主。

所以聽到這樣的話語之後,他也是繼續開口了起來。

“被動防守並非是長久之策,為何李道宗和李靖他們不主動殺出去,擊潰這些外族,弘揚我大唐君威!”

無法主動殺出去的原因,李世民自然清楚,可這個時候他卻還是明知故問了起來。

那兵部的官員聽到這樣的話語之後,隨即也是連忙做出了回答。

“回稟陛下,如今我大唐四處征戰,抽調出來的兵馬不少,各地的兵源也已經有些不夠用了,所以無法主動殺出去。”

李世民等著的,就是這樣的一句話!

聽到兵源不夠用了之後,他也是繼續開口了起來。

“自大唐建立以來,一直都是秉承著十二丁抽一人為兵,平時還能安定大唐各處,不過如今是非常之時,四海蠻夷均是圍攻我大唐之地,所以這些古法應該做出更改了。”

“朕欲更改徵兵之比,不過這件事情畢竟非同小可,不知道諸位以為如何?”

以往的大唐為了彰顯仁義和安撫百姓,所以徵兵的比例都並不是很高,在其他地方都是十丁抽一人,一些兵馬不多的地方都是五丁抽一人的情況之下,只有大唐是十二丁抽一人。

正因為憑藉著這樣的徵兵制度,大唐也是讓不少百姓誇讚,以至於境內就算是時常出現災荒,不過卻也並未出現什麼樣的大亂。

如今大唐四面樹敵,這些年來和圖絕佳交戰又是損失慘重,若是再繼續十二丁抽一兵已經是不夠用了,也是時候做出改變。

真正聽到了這樣的提議之後,不少人是贊同的,畢竟對於士族來說,更改抽調兵卒比例對於他們來說,也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他們該找普通百姓代替自己前去應徵的,也都會尋找普通百姓代替自己應徵,若是能夠因此穩定朝局,他們自然也是不會拒絕。

畢竟這些士子也都明白,只有國家的安定,他們才能夠長此以往的富足下去。

所以真正當李世民這樣的一番話語說出來了之後,自然也是沒有一個人拒絕這樣的提議就是了。

眼見這件事情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李世民也是不再有任何的遲疑,直接就頒佈了聖旨,確定了調整徵兵之比,從原本的十二丁抽一兵,提高到了九丁抽一兵。

這個比例說高不算高,說低也並不算低了,所以真正在做出這樣決定的時候,李世民也是在後面補充了一句。

這只是因為如今大唐四方受敵,臨時進行的更改,日後邊境安定之後,將會繼續調整回去十二丁抽一兵。

如此一來也是為了表明如今大唐面臨的困境,同樣也是為了告知那些百姓,這樣的調整也只不過是暫時的就是了。

真正當這樣的決定做出之後,那李世民也是看向了唐天,因為按照之前約定的那樣,此時的唐天也應該站出來了。

不過這一次唐天卻並未這麼做,而是遲疑了片刻,也正是在這遲疑的片刻之中,那兵部的官員此時又是拿出來了一封書信。

“啟稟陛下,這裡有一封來自前線,由李道彥將軍親筆書寫,要讓我兵部在朝堂之上奏報出來的事情。”

在這唐天該開口提議的時候,他並未站出來,而代替他站出來的,卻是那已經答應了和唐天結盟的李道彥!

雖說此時李道彥不在長安,不過僅僅只是在恰當的時候上奏一封軍情,倒也能夠做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