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沒沒有想到,夏州白蓮教和突厥的大軍竟然能夠如此默契,以至於讓突厥大軍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全部都殺入了北方之地。
真正當李靖和李績察覺到不對勁的時候,突厥大軍已經殺到了汾州。
最先知曉這件事情的,並非是他們這些和突厥交戰的武將,而是身為代州都督的張公瑾。
也並非是這張公瑾反應極為迅速,而是十幾萬突厥大軍殺入北方府邸,一路燒殺掠搶的消息,實在是太過駭人聽聞了!
那些突厥大軍或許以往都是如同裴行儼所說的那樣,把北方當做自己的地盤進行發展,一直都是殺富濟貧,從來不禍害百姓。
不過這一次在裴行儼斷了他們十幾萬大軍的糧草之後,突厥為了填補糧草的短缺,也是開始不顧一切地瘋狂劫掠了。
在這樣的劫掠之下,僅僅只是用了一天半的功夫,兵分兩路的突厥大軍,分別劫掠了汾州和延州兩處,短短數天的時間,就出現了六七萬的饑民!
而且伴隨著突厥大軍正在不斷的前行,饑民的數量也在陸續的暴漲,而在這個過程之中,突厥大軍並沒有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
哪怕汾州都督和延州都督一直都在殊死抵抗,可只有數百近千守軍的他們,如何能夠抵擋這如同潮水一般的進攻。
雖說這兩位都督都是以身殉城,不過在他們臨時之前,也均是高呼起來了李靖和李績密謀造反,至大唐百姓於不顧的話語。
張公瑾也還是一個聰明之人,他雖說知曉了這一切事情,不過還是不相信李靖和李績二人造反了,經過一番詢問之後,這才知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和李靖李績還有李道宗才會一起聯名寫下這樣的書信。
而那讓李世民看了之後怒氣衝衝,直接下令讓侯君集帶兵前來北方的書信,實際上也還是張公瑾光挑好了說的結果。
如今的北方之地,只能用千里赤地來形容了!
不論是李靖還是李績,都明白此時李世民或許已經是大發雷霆,並且肯定會派人來到前線瞭解情況。
所以真正留給他們的時間也已經不多了,他們必須在這李世民派來的使者來到前線之前,和突厥打出一場漂亮的戰鬥。
因為他們李靖李績和李道宗都清楚,把好好的北方戰局禍害成了這樣之後,他們也打出來一場完勝,才能夠救下彼此的性命!
一切都如同裴行儼所料的那樣,大唐將士在突厥大軍殺入北方之後,也是不得不陷入了迎戰之中。
如果說唯一和計劃不同的地方,恐怕也只有那些悽慘的百姓了。
只不過這些百姓,在裴行儼這樣的將領心中,似乎也並不怎麼在意就是了。
他的裴家原本就是士族,雖說沒落之後,也一直都是自命不凡,為了能夠重整旗鼓,那些和他們無關的百姓,裴行儼自然也是不會在意。
他是一個出色的將領,為了取得戰場上的優勢,可以無所不用極其,不過同時這也是一個無情的將領。
這樣的評價,並非是唐天給裴行儼的評價,而是當唐天把這些事情告訴裴行儼那只有十歲的弟弟裴行儉之後,那裴行儉對自己兄長的評價。
對於裴行儼來說,他可以視這些百姓於不顧,不過唐天卻並不能。
不僅僅是因為他還有幾分良心,不願意對這些別自己禍害了的百姓見死不救,更為重要的是白蓮教的宗旨,向來都是救濟百姓。
如果對這些饑民百姓視而不見,到時候白蓮教的教義也一定會有信徒懷疑,而失去了宗教的信仰之後,恐怕白蓮教也會在短時間之內分崩離析了。
可也正是因為唐天的好心,他在拯救了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給了他們一口飯之後,這些已經失去了一切的百姓也是紛紛心存感激,不論男女老幼,都表示想要加入白蓮教的行列。
而唐天哪裡還不知道這些人想要加入白蓮教是假,想要真正混口飯吃是真。
如果有足夠的糧食,或許唐天也就收留下來了他們,只不過夏州原本也就夠白蓮教這些人所補給的糧食,一旦收留了這些饑民之後,他白蓮教信徒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