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尉遲將軍,白蓮將士各個精神一場異常激動,而且聽說夏國公還生死未卜,我等不敢隨意進行阻攔,只能一步一步緩緩後撤。”
“尉遲寶林傳來消息,希望尉遲將軍能夠親自出馬,或許能夠取信於白蓮將士!”
儘管尉遲寶林和唐天共同經歷了生死,不過王鐵還是不怎麼相信他,所以在看到了尉遲寶林似乎有拖延的意思之後,直接就開始抬起來了火槍。
而尉遲寶林也不像把這件事情鬧得沒有任何緩和的餘地,所以無奈之下只能選擇了妥協,緩緩進行了撤退。
不過他雖說進行了撤退,可是速度卻並不快,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還有給尉遲敬德做出選擇的時間。
儘管李世民對於這尉遲寶林和蘇定方所說的話語,是不惜一切代價防止唐天和大唐將士的衝突,不過畢竟李世民還給了尉遲寶林密旨,所以尉遲寶林和蘇定方自然也是聽從尉遲敬德的吩咐。
真正在中軍之中的尉遲寶林聽到了這樣的話語之後,臉上也是露出了認真之色,沒有任何遲疑,當即就做出了決定。
“所有大唐將士聽令,緩緩進行後撤,咱們先行撤到城外!”
唐天想要撤到城外,尉遲敬德又如何不想撤到城外,畢竟再怎麼說這裡也是長安城內,一旦爆發戰爭,血流成河之下,哪怕尉遲敬德打贏了這一戰,恐怕大唐也是氣數已盡了。
所以這是一場兩敗的戰爭,如果能夠把戰場進行轉移到城外,又或者說是能夠化解彼此的矛盾,自然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在這樣尉遲敬德吩咐之下,很快那匆匆入內的大唐將士,第一時間就進行了撤離。
而唐天看到了這樣的一幕之後,雖然知曉或許城外就是交戰的地點,不過還是沒有任何遲疑,繼續選擇了撤退。
畢竟在城外沒有了高牆深巷的阻攔,憑藉著他麾下將近一千的火槍兵,真正想要阻攔下來十幾萬大軍的包圍,那也並非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了。
正因如此,雙方也均是心照不宣了起來,開始撤退了長安城內。
深夜,這沒有吩咐絕對無法打開的長安城門,此時卻是城門大開。
街道之上百姓看到了這樣的一幕之後,一個個早就已經躲到了老遠,對於這長安城內發生的事情,也開始在安全的地方討論了起來。
有人說是夏國公唐天在長安城內選擇了造反叛變,殺死了金吾衛並且打算逃離長安。
也有說李世民卸磨殺驢,打算暗殺掉唐天,不過事情暴露之後,卻被唐天抓到了豈會進行撤離,那熊熊大火也是唐天的報復。
更有人說的極為精彩,比如什麼尉遲敬德以清君側的名義,私自帶兵殺入了長安城內,卻被唐天的白蓮將士給誘騙了出去。
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白蓮將士也是護衛著唐天,第一時間走出了長安城內。
真正當踏出來長安城的時候,唐天這才放心了下來,知曉不論是再發生什麼事情,至少他唐天的自身安危,也是得到了保障了。
儘管此時四周還有大唐將士各個目光不善,可唐天依舊還是沒有任何畏懼,直接就讓王鐵對那前方給自己帶路的尉遲寶林進行了詢問。
“尉遲寶林,如今長安城內發生了這麼重大的事情,難道陛下遲遲還沒有旨意下達嗎?”
長安城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只要李世民不是在暗中謀劃之人,恐怕也已經有旨意下來了。
而這李世民的態度如何,那也是直接就決定了這一場衝突最後該如何收場了。
真正聽到了這樣的詢問之後,那尉遲寶林也是沒有任何遲疑和隱瞞,直接就做出了回答。
“王鐵兄弟,陛下早就已經有旨意傳來,那便是不要和白蓮將士起任何衝突,如今你們已經出城,別的不說自身的安全都是得到了保證,眼下是否可以耐心說說,究竟夏國公是遇到了什麼危險嗎?”
在這白蓮將士出城之後,尉遲寶林隨即也是問了一個讓所有人都疑惑的事情。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竟讓白蓮將士不惜和金吾衛交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