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在吐蕃經歷的事情,算不上是驚心動魄,不過卻也絕對是危險重重。
但凡他所做的事情有任何的洩露,到時候他一定會陷入危險之中,儘管他的身邊還有當時火槍衛隊的保護,不過能否從這吐蕃的荒涼之地回來,那也是不確定的事情。
李世民聽完之後,目光也是開始變得灼熱了起來,雖說唐天並未進行沙場上的征戰,不過在那吐蕃之地的處境,卻也是兇險萬分。
這讓他李世民想起來了自己在秦王府的時候,和隱太子李建成爭鬥的那段時光,雖說並沒有金戈鐵馬,不過一步走錯那也是滿盤皆輸。
面前的唐天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保持著冷靜並且處理著吐蕃內部各種變化多端的事情,自然也是讓李世民另眼相看。
原本李世民就覺得唐天是一個能力出眾的人,不過這樣的能力出眾,也僅僅只限制於對方的學識淵博,和思考方法的另闢蹊徑而已。
可此時真正聽說了唐天在吐蕃西方之地的所作所為之後,李世民也是不要的對唐天另眼相看了起來,經過了這段時間的發展之後,唐天的心思也開始變得縝密了起來。
毫無疑問,面前此人已經完成了蛻變,比起以前更加強大了,對於李世民來說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擔憂。
因為在唐天說完這些事情的時候,緊接著他又開口說起來了裴行儼在這件事情之中的重要性,並且還主動為裴行儼邀功,希望李世民能夠讓對方擔任靈州都督。
其實這裴行儼的功勞,李世民自然也是看在眼裡,不過真正對這樣的一號任務,李世民還是不怎麼願意接受的。
畢竟早些年的時候,這裴行儼就曾經詆譭過李世民,而來李世民清楚,這裴行儼不論自己賞賜對方什麼,他都不會是自己的臣子,而是唐天的麾下將領。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李世民自然是不願意冊封裴行儼。
不過這又是唐天的要求,如果李世民拒絕了唐天如此提議,一旦和唐天鬧了什麼不愉快,到時候恐怕受到影響的事情不僅僅是經濟特區,甚至就連兩稅法的推行,也一定會受到阻礙!
甚至在李世民的心中,已經開始懷疑起來了唐天為何會在這樣一個巧妙的事情,懇求對裴行儼進行冊封,難道當真沒有讓李世民做選擇的意思在其中嗎?
儘管李世民想到了這些,可最終他還是答應下來了唐天的請求。
並非是因為李世民在這件事情之上做出了妥協和退讓,而是因為李世民的目光長遠,他看得道路更加長遠!
相比唐天建立自己的根基,李世民在唐天推行這些國策的時候,快速地完成了天下的穩定,安撫了民心。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算是唐天再打算圖謀不軌,比起以往大唐一片赤字的時候,李世民也是更加從容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世民清楚唐天之所以會擴充自己的勢力,也並非是當真想要圖謀不軌,而是為了自己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能夠進行自保而已!
畢竟就算是唐天擁有天下最為精銳的火槍衛隊,可在岷州的時候還是遭遇了埋伏,在這樣的埋伏之下,他差點就身首異處。
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事情,如果唐天沒有足夠的力量自保,恐怕還不待他推行兩稅法,就要被其他人給剷除了。
所以對於李世民來說,給唐天這些權力,同時也是在位自己進行改革而鋪路。
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李世民也是極為大方,他不僅答應了唐天求情對裴行儼的冊封,更是還主動開口說出了對方談和龍乘雲的冊封。
這樣一番先發制人,讓唐天也愣住了,他明白這是李世民在告訴自己,夏州的一舉一動,他李世民都瞭如指掌。
如果唐天當真是要為了大唐安定發展,索要自己的權力,李世民自然不會拒絕。
不過一旦唐天偏離了這個初心,那李世民也一定能夠在第一時間察覺。
自此,李世民和唐天二人也是心照不宣地開始對唐天的麾下該如何冊封,又是進行了一番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