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將領,李孝恭的戰爭嗅覺極為敏銳,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他並沒有猜錯這件事情。
在他如此一番開誠佈公的話語說出來了之後,唐天也終於不再隱瞞,直接就和李孝恭說起來了自己的計劃。
而真正當李孝恭得知了唐天不僅僅對高句麗極為了解,而且還有金懷恩這樣的人幫助之後,目光一下子就變得明亮了起來。
很顯然作為一個將領,他自然明白金懷恩這樣的人是何等的重要,對於高句麗一概不通的他們,別說是從金懷恩口中清楚了高句麗也是同樣的內憂外患,就算是如今的高句麗是鐵板一塊,他也能夠逐個擊破!
“唐兄!在此之前本王還以為你是打算仗著火槍炸藥之利,這才想著發兵高句麗,可今日聽唐兄一言,實在是讓本王茅舍頓開啊!”
如此一番話語,絕對不是對唐天的吹捧,而是發自內心的敬佩,畢竟如果是換做了李孝恭,在有這麼多火槍的絕對優勢之下,他恐怕不會再想那麼多陰謀詭計了。
畢竟一切的陰謀詭計,在絕對的力量面前,全部都都是不堪一擊!
事實上唐天又何嘗沒有這麼想過,只不過此時的他,也已經並不怎麼富足了!
現在的他已經沒有了軍火幣的兌換通道,這就意味著他已經沒有後續的軍火作為補充了,剩下來的一些軍火幣,自然也是要當做不時之需。
所以不管是炸彈又或者是火槍這些東西,自然是能夠不使用就不使用的更好,一來可以為日後不時之需做準備,更為重要的是還能夠讓人真正的心服口服。
畢竟和同火槍炸彈擊潰的高句麗的城門口,和用金戈鐵馬扣開高句麗的城門口,對於四方各國的震懾,那可是完全不同的。
帶著這樣的想法,所以真正當唐天開口說出來了金懷恩那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打算聯合百濟和新羅,一同擊潰高句麗的時候,李孝恭自然也是表明了願意提供幫助。
別看這只是一句許諾,唐天卻明白河間王李孝恭在大唐的地位,此時的這位河間王的地位,正如同隋朝時候的楊素,初唐時期的天策上將一般。
不管是在民間還是朝臣之上,又或者是在軍政之中,都擁有極為巨大的地位存在。
所以一旦得到了這樣的人相助,其他的事情不說,至少在發兵進攻高句麗的這件事情之中,絕對不會有人給他唐天使絆子。
不管是侯君集的殘餘勢力,又或者是一些心懷不軌的士族,亦或者是打算圖謀報復唐天的柴紹,都不敢如此名正言順的對李孝恭庇護著的唐天使絆子!
當天晚上,在具體的計劃全部都確定下來了之後,唐天隨即便和李孝恭一路馬不停蹄,開始了匆忙行軍。
這一次他們行軍的目的地只有一個,那就是前線戰局膠著的地方——遼東!
這遼東之地,原本就是中原的地盤,三國時期的公孫度就是在此發展,後來隨著朝局的混亂,這一處中原的邊境之地,也是被逐漸強大的高句麗給吞併。
大唐建立的時候,因為此時內部軍閥依舊林立,所以也沒有人管過這些遼東的高句麗之人。
不過如今高句麗聯合突厥一同發兵打算對中原圖謀不軌,李靖和柴紹還有李道宗三人一同聯手抗擊之下,也並非是毫無建樹。
在這樣長達數個月的交戰對峙之中,那原本是掌控戰場主動的高句麗大軍,此時也是在大唐的兵鋒之下,被擊得節節敗退。
原本被高句麗佔領了的遼東之地,此時竟然也有半數被大唐將士佔領,甚至只要是再繼續僵持交戰下去,讓高句麗退出遼水,回到自己的高句麗地盤,也並非是不可能的了。
只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李世民的一道聖旨下來,卻是中斷了這李靖和柴紹還有李道宗三人的想法,無奈之心柴紹和李道宗率領五萬大軍進行了撤退。
雖說皇命難違,他們不得不撤退,不過對於這後來居上的唐天和李孝恭,還是有些人不怎麼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