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日松讚的王妃和論科爾的關係,那是不少論科爾麾下的心腹都知曉的事情,也正是因為如此,幾乎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並未說起這樣的事情。
不過相比之下,尚朗麾下的那些人,可不會慣著照顧論科爾的顏面,特別是在如今雙方關係極為緊張的情況之下,為了發洩越來越多的尚朗麾下,此時也是開始拿這件事情說事了。
之前雙方相隔甚遠,也還沒有關係,畢竟沒有任何交集,就算是有這樣的傳聞,那也傳不到對方的耳朵之中。
不過隨著尚朗控制的河流全部都被進行下毒,而尚朗親自帶兵前來質問,並且戰局一觸即發的時候,雙方的聯繫也是更加密切了。
在一群論科爾麾下的將領,聽到尚朗麾下的將士正在手舞足蹈聲情並茂地開口訴說這論科爾和朗日松讚的王妃之間的事情之時,那論科爾的麾下又如何能夠容忍。
在不少人的注視之下,這位論科爾麾下的將領二話不說,直接就上前仗著人多,直接就上去抽了那個尚朗麾下的兵卒兩巴掌,隨後揚長而去!
真正當那被打之人把自己經歷的事情告訴了尚朗之後,那尚朗也是氣得怒火中燒了起來。
相對來說,作為一個新銳派的政務大臣,他還是比較贊同唐天的提議,短時間之內以和為貴,再穩定了吐蕃的局勢,杜絕了外敵入侵的機會之後再進行內戰。
只不過他雖說贊同這樣的提議,可也並不代表他懦弱了,相反作為朗日松贊東征西討之時在一旁輔佐的內政大臣,尚朗的野心絲毫不遜色於朗日松贊。
所以在面對這論科爾的再三為難,而自己麾下的各個部族兵卒,全部都已經怒火中燒的時候,尚朗也明白和論科爾開戰的時機已經到了。
正如同在弦上的箭一般,只有發射出去,才是最好的結果,如果因為顧慮太大,相反還不會有好的結果,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唐天的勸說,自然也是沒有任何效果。
最終真正吹響進攻論科爾部族號角之人,正是那個被打了一巴掌的兵卒。
不得不說,尚朗的確是善於造勢,在由這個兵卒吹響了號角之後,所有尚朗麾下的步卒全部都變得同仇敵愾了起來。
一時之間,草原之上戰火再度點燃。
而唐天則是在雙方開戰之前,於大唐將士的護衛之下,帶著唐月早就撤離到了安全的地方。
草原的爭鬥,和中原的爭鬥不同。
因為草原之中並沒有太多城池,獨有遊牧民族來說他們居無定所,什麼地方有河流他們也會沿著什麼地方行走。
所以真正在交戰的時候,雙方也是沿著河流進行交戰,而且戰場拉的極開,可以說隨處都能夠看到雙方的將士。
在這樣的爭鬥之中,徹底地把草原部族的桀驁和灑脫彰顯了出來,不過與此同時,也讓在暗處看著這一切的唐天,直呼這些草原部族的人,還是太過單純了!
如果這論科爾和麾下,又或者是尚朗的麾下,有一箇中原士子身居高位,或許就能夠看出來這是唐天的計謀。
可偏偏這兩股勢力在忙於發展自身的同時,卻對於人才視而不見,這二人或許能夠憑藉著局勢,短時間之內擁有不小的勢力,不過最終卻還是沒有守住這種局勢的能力。
當初他們只能臣服於朗日松讚的麾下,也表明了他們和朗日松贊相比,還是有極為巨大的差距。
“月兒,這一戰過後,不論是雙方損失慘重還是一方大獲全勝,我大唐將士都會殺入吐蕃境內,到時候你可擬定一個名單。”
“哪些對你的統治有影響之人,到時候為父都會幫你給出掉,從此之後吐蕃就要看你的個人能力了,希望你不要讓為父失望,不要讓你的親生父親失望!”
此時的唐天看著面前的戰局,心中已經想到了更遠的地方,隨即也是對著唐月交代起來了後面的事情。
而唐月聽到這樣的話語之後,雖說知曉這一點遲早會來,不過真正在這一天快要到來的時候,她還是有些遲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義父……你當真要離開嗎?月兒一個人……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