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朝堂之上。
新官上任的戶部尚書唐儉在唐天的示意之下,隨即也是開始揚起來了三把火,每一把都是極為要命地傷及到了那些士族的身上。
第一把火,自然是對戶部在他離職調任這段時間,堆積擱置的大小賦稅進行了清算。
事實上對於戶部來說,因為掌管著天下的賦稅,所以從來都沒有休息的時候。
也正是因為如此,需要核對的賬目也是多不勝數,但凡這些賬目是多了又或者說是少了,都是需要重新進行核算的,因為工作量巨大,所以戶部一直都會沉甸大量的賬單。
儘管那些士族明明能夠在第一次核對的時候,就能夠完好無缺地將所有賬單進行核算,可他們卻並未這樣做,而是故意出現一些差錯之後,等候著重新進行核算了。
畢竟戶部也有自己的規矩,前兩次如果是在核算之上出現了差錯,是可以重新進行核算的,這原本是體恤那些商人和士族,怕他們偶爾出現疏忽大意。
可是這樣的規則在這漫長的歷史推進之下,也是開始發生出來了變化,為了推辭繳納賦稅,這些士族和商人全部都故意在前兩次繳納錯誤的賬單。
如此一來那些出現了差錯的賬單,自然就要重新進行核算,原本一次就能夠完成的工程量,此時一下子就提高了數倍。
在天下這麼多士族的賬單一一進行核算的時候,真正當這些賬本全部都清理完畢之後,來年的賬單也是送到了他們的面前。
可以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戶部的賬單會越來越多!
當初唐儉還在戶部的時候,因為思維迅捷一目十行,所以對於這些賬單自然還是能夠進行處理。
不過在獨孤歷的有意怠慢之下,此時戶部的賬單,此時也是極為沉冗,想要進行清理,那至少也要排到兩三年之後了。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儘管唐儉的能力出眾,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把這些賬單全部都清點完畢,可是按照以往的習慣,那些士族和商人,一定還會送來錯誤的訂單!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同樣也是為了能夠讓戶部更加高效的運轉起來,所以唐儉這第一把火,當即就燒在了這個地方。
朝堂之上,他向李世民提出了建議,對於那些賦稅額度超過了一定金額出現了錯誤的商人和士族,到時候都要收取部分的錢財用來進行補貼損耗的人工費。
這一筆費用會直接衝動當做國庫的開支,而且他並非是固定的數額,而是在原本少部分固定數額的基礎之上,還增加了少部分百分比的數額。
雖說這只不過是一個簡單的改動,可是能夠徹底地解決這戶部賬單沉冗的局面。
要知道對於那些商人和士族來說,之所以會拖著這樣的賬單遲遲不進行交接,額的就是希望能夠儘可能的把這些錢財握在手中進行週轉。
如果說真正當他們在進行了核對的過程之中出現錯誤,處罰的金額超過了他們週轉這些金額的過程之中產生的利潤,到時候對於那些追利之人來說,則是徹底地斷絕了這樣的念頭。
真正當唐儉提出這樣的想法之後,朝堂之上不少士族幾乎是同時就提出了反駁,很顯然這樣的事情雖說不大,可是卻已經觸犯了他們的利益。
這就像是唐儉的一個挑釁一般,如果不把這樣的事情扼殺在搖籃之中,日後只怕這樣膽敢觸怒他們的人,只怕也是會越來越多。
真正帶頭反對這件事情之人,是吏部的侍郎崔志文。
這崔志文雖說只不過是吏部的一個普通侍郎,不過他背後的家族可卻不一般,他是清河崔氏家主的長子,同時也是清河崔氏在長安的代表人了。
正因為他的身份特殊,哪怕是裴寂也是對他不敢有任何的怠慢,可想而知他的身份是何等的高貴了。
只不過此時也正是這樣一個身份高貴之人,在真正自己的利益被觸怒了之後,還是第一個跳了出來。
“胡鬧!唐儉你的如此提議,若是陛下采納,恐怕國本都會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