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强军火商》 土豆小正太

崔志文是士族代表,裴寂是士族代表,蕭瑀也是士族代表。

可若是誰要真正把他們當做是一夥的,那可就要貽笑大方了。

作為七姓十家這樣的大型士族,他們內部之間的鬥爭極為激烈,很多時候他們為了除掉對方,甚至不惜扶持了好幾方的勢力。

李唐王朝,正是因此而建立的,只不過唯一不同的是,上一次在扶持李唐王朝的時候,他們除掉了不少並未擁立李唐王朝的士族。

如今隨著那些士族被消化殆盡了之後,這些士族之中,此時也是開始進行了內鬥。

也正是因為如此,儘管唐天在北方鬧得沸沸揚揚,讓不少士族無不對他恨得咬牙切齒,可蕭瑀這樣的人物,對於唐天還是沒有任何的憎恨,不僅如此話語之中更是充滿了欣賞。

此時也同樣是如此,雖說起初在聽到了唐儉耳朵話語之後,裴寂和蕭瑀這樣的人物,也是極為不敢這樣的改變。

可是真正隨著長孫無忌那樣一番話語說出,直言南方要因此和北方區分開來之後,這些來自南方的士族,此時也是不再繼續起鬨了。

不僅如此,作為南方名門的蕭瑀,此時更是直接對著崔志文補上了一刀。

或許是長孫無忌的話語,提醒了不少南方的士族,又或許是蕭瑀此時站出來,給了不少南方士族贊同的勇氣。

所以真正當蕭瑀在這樣的一番話語說出來了之後,其他的朝臣此時也是紛紛附和了起來。

對於這樣的附和,唐天自然也是極為滿意,不過這個時候他是不會主動站出來的,只因為唐天清楚,自己實在是太過招排斥了。

後來在經過了朝堂之上一番激動熱鬧的爭辯之中,最終李世民也是站了出來,對這件事情畫上了一個句話。

“既然這麼多朝堂柱國都贊同對北方的賦稅進行嚴審,那就這麼辦吧!”

如此一番話開口說出,有人歡喜有人愁,其中那原本開闊反駁唐儉的崔志文,更是一下子就變得拉送了起來,不知道回去之後如何把這樣的事情告訴自己的家族。

雖說這樣的一個提議,讓不少北方的士族生出來了幾分挑釁和失望,不過這畢竟也只不過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而已。

真正這唐儉剩下來的兩把火,這才是重中之重!

接下來的這兩把火,分別是提議把食鹽進行專賣和開放與邊境的互市!

這最後兩把火,與其說是唐儉自己燒起來的,更不如說在這件事情的背後,是有唐天在進行推波助瀾。

畢竟作為一個穿越者,唐天自然清楚鹽鐵專賣的好處,雖說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鹽鐵專賣已經成為了一個過去式,不過真正在財政困難的時候,把食鹽進行轉賣,這可是能夠賺取鉅額利潤的肥差!

要知道食鹽可絕非是尋常東西,若是說有人不吃食鹽,那後果可是極為嚴重的存在!

和糧食比起來,雖說食鹽無法進行果腹,不過卻也是必不可缺的東西。

而且和普通百姓都能夠種植糧食,並且都會種植糧食,甚至就連李世民都要鼓勵農耕不同。

食鹽因為製作過程簡單,而且方便大量進行製造,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存在。

在很長一段時間之中,不少人也都是靠著販賣食鹽成為的富商。

之前不論是食鹽又或者是鐵器,都是由專門的販賣之所,由官家進行的販賣。

不過自從隋文帝的時候開始,真正當朝野上下變得一片安定的時候,隋文帝也是取消了鹽鐵的轉賣,採用了對應的徵稅制。

原本隋文帝是想讓減輕百姓的負擔,可隨著士族真正的變得強大,在吞併了百姓土地的同時,他們還控制了食鹽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