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朝堂之上,一場爭辯就此展開。
爭辯的雙方,正是李世民麾下心腹臣子,同為弘文館學士的褚亮和李玄道。
其中這褚亮乃是褚河名門,家族遍佈整個天下,當初陳後主聽聞褚亮文采,更是將他召至御前進行了賦詩,這樣的事情後來也是傳為了一段佳話。
在這唐天殘忍殺害河東士子侯晏這件事情之中,褚亮的態度最為強烈,直言白蓮教唐天罪不可赦,貿然殺害名士,讓大唐將士失信於士族,請李世民對唐天進行責罰。
而這件事情之所以會鬧得這麼沸沸揚揚,自然也不可能是隻有一個聲音,同為弘文館學士的李玄道,這一次卻是站在了唐天的這一邊。
這李玄道出身隴西,可以說是在邊境之地長大,也曾經見過如同豺狼虎豹一般的突厥。
知曉突厥大軍雖說可惡,不過那些幫助突厥,引突厥之兵進攻中原的中原同胞更為可惡。
所以聽到唐天為了殺雞儆猴以儆效尤殘忍地殺死了士子侯晏之後,這李玄道不僅並不位子憤怒,相反也只覺得大快人心,更是敬佩唐天做了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這褚亮要請求李世民懲處唐天的時候,這李玄道卻是站了出來,以唐天在攻打汗庭過程之中立下赫赫戰功,並且又將大唐將士的威名傳遍突厥為由,對這唐天進行賞賜冊封。
同樣的一件事情,一邊是要下令嚴懲,另外一般卻是要賞賜嘉獎,這樣的一幕在朝堂之上,從來沒有過先河。
哪怕是李世民真正聽到了這二人的爭論之後,一時之間也不敢做出表態就是了,只因為眼前雖說僅僅只是二人的爭吵,不過暗地裡面卻也是夾雜著兩股權勢的博弈。
北方勢力和南方勢力的博弈!
褚亮代表這的是南方的勢力,掌控著大唐的經濟命脈,可以說大唐八成的賦稅,都是從南方收上來了,一旦得罪了這些士族,到時候李世民在用度之上恐怕也舉步維艱了。
不過李玄道代表的北方勢力,同樣也是不可小覷,他們都是李家建立大唐的根基,同時也是掌管著大唐八成兵馬,一旦這些人當真動亂,恐怕李世民的大唐也將會分崩離析。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這樣的爭鬥之中,李世民也不好拉偏架,只能寄希望於有人把這件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無忌,你覺得這件事情應該如何懲處?”
最終無可奈何的李世民也是把目光放在了長孫無忌的身上,這長孫無忌作為李世民的心腹,可以李世民的所有計劃,對方也都知曉。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真正當李世民不知所措的時候,自然希望長孫無忌能夠為自己化解這樣的困境。
而長孫無忌極為聰明,自然也清楚李世民的意思,此時他讓自己說這件事情,恐怕也是不想太過為難唐天,隨即也是說出來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依臣之見兩位學士所說的話語也都有彼此的道理,只不過二人卻都是一葉障目,只看到其中的片面而已。”
“褚大人說唐天此舉讓我大唐失信於士子,雖說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卻也並未不怎麼嚴重,只因這侯晏先為梁師都麾下,協助梁師都進攻我大唐,後來又助突厥,危害我大唐邊境百姓。”
“似侯晏這樣的人物,就算是殺了也並不為過,只不過唐天將軍公然將放於鼎鑊之中進行生烹,更是強迫百姓食其肉羹,未免有些過激,所以臣以為應當小懲唐天將軍。”
“不過聽說唐天將軍此舉,已經名震突厥,讓突厥不少人聞風喪膽,更能讓嬰兒止啼,如此巨大的威望可謂是一掃之前我大唐渭水之盟的恥辱。”
“所以臣以為可對唐天進行戰功上的嘉獎,不過卻要削減其半年的俸祿。”
如此話語說出,可以說是如同大太極一般,兩邊都不得罪,不過兩邊都卻是在和稀泥了。
對於這樣的話語,李世民自然是贊同的,只不過那褚亮和李玄道卻並不買賬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