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對唐天格外的照顧容忍,這一點幾乎只要是牽扯進來之人,也全部都清楚這件事情。
正因為如此,真正當李靖看到了唐天的危害之後,饒是他原本並非是一個多事之人,可此時還是態度堅定地表明瞭自己的態度。
而聽到了這樣的話語之後,那之前數次被唐天羞辱,巴不得這唐天找點被覆滅了的柴紹,自然不會拒絕,連忙就答應了下來。
“將軍所說不錯,這唐天圖謀不軌,若說是接受大唐招安之前,販賣一些軍火給突厥還情有可原。”
“可他卻在歸順大唐之後,還在做這樣的事情,實乃我大唐之害不可不除啊!”
在這柴紹表態之後,三人之中也僅僅只有李績一人並未開口說話了,一時之間這二人也均是看向了李績,似乎在等著他的回答一般。
然而這李績儘管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可最終卻還是沒有答應下來。
“兩位先不要這麼動怒,陛下乃是明君聖主,既然他對唐天多有包容,自然也有其心思,若是咱們貿然就這樣的事情上奏到朝堂,恐怕再也沒有任何挽回的餘地了啊!”
“再者聽說這唐天和安定公主關係相交匪淺,而安定公主更是平陽公主病逝之前特意讓我等再三照顧之人,我們這麼做日後還有和顏面再見平陽公主?”
一語說出,不論是李靖又或者是柴紹,也均是羞愧地低下了頭。
這李靖當初和大唐關係可是極為緊張,若非是平陽公主看他能力出眾,出面替他化解了危機並且對他進行了委任,恐怕他也絕對不會有今日。
相比之下柴紹更是如此,作為平陽公主的夫君,他那位霍國公一被別人提及,從來都不是什麼威名赫赫的霍國公,而是平陽公主的夫君,在這巨大的陰影之下,他自然生不出來任何反抗之心。
“哼!那按你這麼說,咱們就眼睜睜地看著這一次葬送突厥的大好時機任由後方的白蓮教給破壞了嗎?”
“要知道那頡利可汗可是又派出去了不少人馬,攜帶了許多錢財打算繼續購置火槍了。眼下他們破釜沉舟毫無顧忌,若是真有不少火槍相助,咱們還能夠攻打下來突厥嗎?”
作為一個將領,李靖最終還是沒有因私忘公,他寧願被別人說是恩將仇報之人,也絕對不願意做大唐的罪人!
聽著這樣的話語,李績也明白對方的意思,隨即也是連忙勸說了起來。
“藥師不必如此動怒,這唐天的所作所為正如你方才所言,是一定要告訴陛下進行懲治的,不過依我之見還是不要轉交兵部的好,咱們用密旨傳送上奏陛下,一切讓陛下定奪豈不更好?”
李靖提議把這件事情呈報兵部,再由兵部交給李世民,而李績卻提議直接上奏李世民,看起來沒有任何區別,可實際上卻是相差巨大。
一旦上奏兵部,那麼到時候真正當兵部呈上這份情報的事情,滿朝文武都會知曉這件事情。
白蓮教的所作所為,得罪了不少士族權貴,到時候他們也一定會對唐天群起而攻之,哪怕李世民到時候有心想要護住唐天,不過為了平息眾怒,恐怕也不得不捨棄對方了。
不過若是直接密報李世民,則因為文武百官並不知曉這件事情,所以李世民處理起來相對也是比較簡單,不需要應對外部的壓力。
並非是李靖不知曉這件事情,而是李世民在這麼提議的時候,就根本沒有想過要給唐天留下任何退路!
可最終這李靖還是隻能答應了李績的提議,要知道和唐天的事情相比,更為重要的還是他們前線這些將領的上下一心。
如果因為這樣的事情三人出現了矛盾,到時候別說突厥難以根除,或許還會被對手找到突破的口子。
為了顧全大局,李靖也只能答應了下來。
至於柴紹原本就清楚李玉兒李世民和唐天的關係匪淺,若是聯名上書除掉唐天他還敢這麼做,可若是單獨來做這樣的事情,他也著實不敢,最終也只能選擇妥協了。
不久之後,一封由李靖柴紹李績三人聯名書寫的軍情就以密旨的形勢,送到了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