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李靖李績和柴紹三人聯名開始了了示威,儘管虞世南同樣說出來了北方的岌岌可危。
不過李世民聽完這樣的話語之後,依舊是沒有任何畏懼,在他的安排之下,很快一道道將領就發放了出去。
其中讓李道宗取代李孝恭駐守的吐蕃之地,從而讓唐天和李孝恭代替李靖和柴紹進攻突厥,更是極為微妙。
如此一來那李靖和柴紹撤回來了之後,自然也不敢再以前線的事情,開口對李世民進行要挾了。
而李孝恭和唐天,也能夠趁此機會在面對突厥的時候大展身手,最後立下赫赫戰功。
肥水不流外人田,誅滅突厥這樣的功勞,既然李靖和柴紹不想要,李世民也不介意交給這二人。
其中李孝恭是李氏宗親,更是年紀輕輕就開始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將領,對於這樣的一號人物,李世民自然也是極為信任器重的。
而唐天一開始李世民還有一些遲疑,畢竟他雖說欣賞唐天,不過對方是否當真有這個能力接受自己的任命,卻也是誰都說不準的事情。
不過真正當李世民看到了這唐天所寫的六國論之後,這位大唐的天子看到的是一個極為聰明並且博古通今能夠將歷史和現實結合起來的文武雙全之人!
所以對於這唐天,儘管他有不少越界之舉,可李世民也能夠包容對方。
真正讓李世民擔憂的事情也只有一件,那就是這唐天是否會接受這樣的任命。
畢竟唐天雖說歸順大唐,不過從他販賣軍火給突厥來看,很顯然也是並未真正相信李世民。
如果這個時候李世民讓唐天率兵剿滅突厥,他是否會懷疑自己借刀殺人?
這件事情倒也是個問題,李世民清楚若是不處理好這件事情,恐怕唐天也是不會答應自己的委任。
可既然李世民會寫下這樣的聖旨,也自然代表他心中已經有了想法,這唐天雖說戒備之心濃郁,不過對李玉兒卻並不懷疑。
所以真正當他這樣的一封聖旨下達出去,並且在閒雜人等全部都離去之後,李世民也是在私底下和李玉兒又進行了一番商談。
“玉兒,這件事情恐怕需要你親自前往夏州一趟,你可還願意回去唐天的身邊。”
說心裡話李玉兒在和唐天訣別之後,心中是並不怎麼想要再回到唐天身邊的,也並非是因為她當真就無情了。
而是因為李玉兒的心中清楚,一旦自己再度回到唐天的身邊,到時候很有可能會讓一切都白廢,徹底打擊唐天的建功立業之心。
也正是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李世民再說這件事情的時候,李玉兒也是並未第一時間做出回答。
李世民是何等聰明之人,一眼就看出來了自己的妹妹有些不對勁,似乎和尋常時候不同。
不過就算是如此,他也毫不在意,而是直接把那之前唐天留下來的《六國論》又朗聲唸了一遍,唸完之後這才開口道。
“在這唐天的文章之中,似乎心有韜略想要為我大唐做出改變,他絕非是池中之物,若是一直拖離大唐的控制,日後助長了其野心之後,恐怕難以再回來大唐了。”
“朕不想唐天真正走到那樣的一步,如此一來他將會成為我大唐的勁敵,而你同樣應該也不想讓他和我大唐魚死網破吧?”
知曉自己妹妹性格的李世民並未用皇帝的身份來壓迫李玉兒,而是就唐天的事情耐心地對李玉兒做出瞭解釋。
真正當李玉兒聽到李世民說起這樣的事情之後,李玉兒嘴角也是露出了濃濃的苦澀。
她自然明白自己的兄長是何等的人物,能夠容忍唐天到現在,也已經是極為難得了。
如果當真唐天踏上了不歸路,到時候哪怕擁有了不畏懼自己兄長的能力,恐怕再也無法真正和自己的兄長坦誠相待了。
雖說李玉兒同樣想要讓唐天出人頭地,不過前提若是和大唐徹底決裂,她也是不願意看到的。
並非是她向著自己的李世民,而是因為李玉兒明白,自己的兄長李世民對真正的敵人,從來都不會有任何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