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十幾萬北伐的大軍,終於是開始了撤離。
和來的時候李績一馬當先,旁邊李孝恭和唐天左右簇擁不成,這一次凱旋而歸,站在最中間的換成了是唐天。
這也並非是唐天要爭奪這樣的虛名,而是當他被冊封成為夏國公,並且還迎娶了安定公主之後,沾染上了皇親國戚的唐天,地位就已經還要在李績的前面了。
畢竟這李玉兒可不是尋常的公主,就算是唐天願意讓出這中間的地方,恐怕李績也是不敢承受的了。
而李孝恭雖說同樣為皇親國戚,不過一直都是平陽公主身邊狂熱迷弟的他,自然也是不想奪走唐天的光彩。
特別是知曉唐天在朝堂之上,還有不少敵人的情況之下,他不僅並未和唐天爭奪這樣的位置,更是和唐天更加親密了起來。
畢竟李孝恭在朝堂之上,也是可以翻雲覆雨之人,此時的他和唐天如此親眯,也正是為了打算告訴那些對唐天心懷恨意的朝臣,這唐天不是他們能夠招惹的存在!
對於李孝恭的如此殷勤,唐天自然看出來了這是對方的庇護,此時心中也是頗有幾分感激。
不過就算是如此,唐天對於這樣的事情還是不以為然,畢竟自己在經歷了這麼多危險之後,都已經平安無恙的回來了,此番又怎麼可能會在陰溝之中翻船呢?
而且唐天雖說被冊封為夏國公之後,他也沒有任何放鬆警惕,不僅如此更是繼續對裴行儼進行了下令,那就是訓練白蓮教的進程,絕對不可能耽擱。
只有自身變得強大起來,到時候唐天才會有足以自保的能力!
畢竟唐天清楚,迎娶公主到時候應該是在長安進行,屆時在萬眾矚目之下,一定會有人針對唐天,樹大招風的道理,唐天也還是明白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唐天也是清楚,自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儘可能的提升自己的勢力,如此一來到時候若真的有人要對自己下手,孰勝孰負還不一定呢!
在這樣的準備之下,唐天一路之上也是沒有閒著,一方面開始加急交代夏州白蓮教的事情,另外一方面也是聽李玉兒訴說著朝堂各方勢力那盤根錯節的關係了。
真正當唐天聽到了這環環相扣的朝堂關係之後,唐天也是心驚不已,原本他以為自己的沙場之上,應該會比朝堂更加危險才是。
可真正當他聽到了這李玉兒的話語之後,唐天也是心驚了起來,如今大唐的官場之上,就如同一株盤根錯節的大樹一般,
不管是傷害到了哪一個根基,到時候這巨大樹幹也都會進行反饋,可以如今的百官已經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
真正知曉了這樣的一點之後,唐天也是心驚不已,突然想到了那一句流水的王朝,鐵打的士族!
是啊!
如今的大唐朝廷之上,就是這樣的一個局面。
幾乎絕大多數朝臣,他們那都是在陳、隋兩朝都擔任過要職的臣子,哪怕是大唐建立,他們依舊可以當著自己的官員。
並非是他們當真有多麼多麼出色,而是因為在這有士族互相推薦人才的時代,李世民幾乎所有發現人才的渠道,全部都是這些士族的互相擔保推薦!
雖說還未看到這大唐的朝臣,不過僅僅只是聽李玉兒說起這樣盤根錯節的關係之後,唐天也已經明白,當初李世民和自己閒談的時候,為何會說科舉制度如何如何不錯了。
對於現在的李世民來說,他若是需要穩固自己的朝堂,最為重要的一旦,那便是要擺脫士族的控制。
而真正想要擺脫士族的控制,到時候必須要有人頂上士族遺留下來的空缺,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那些科舉的進士,則是一個最佳的選擇了!
想明白了這樣的一點之後,唐天也是清楚,或許自己一旦回去了長安,李世民可還會要詢問自己這一方面的問題了。
畢竟當初在軍火鋪的時候,他就對這樣的問題極為好奇,而唐天也的的確確是因為後世宋明兩朝的歷史,說出了一些不凡的見解。
一想到這裡,唐天也是開始快速整理起來了自己的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