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清楚,如果自己真正想要在這大唐之中立足,僅僅只是販賣軍火,到時候極有可能會被當做一個威脅給除掉。
若是這唐天當真有自己的想法,打算在這剛剛平定的大唐之中不動如山,必須拿出來真正的實力。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把一些古人那胸懷大志的詩句故意念出來,甚至還把六國論這樣的文章,藉著虞世南的手,交給了李世民。
只因為唐天清楚,只要自己的這篇文章不俗,到時候一定能夠被李世民看到,如此一來唐天也可以真正大展手腳了。
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如果僅僅只是因為李玉兒喜歡對方,李世民哪怕會對唐天進行冊封,不過一個虛職的將軍就已經夠了,根本不可能把唐天冊封為國公。
要知道當初的柴紹可是跟隨李淵一同起兵,東征西討之下最終還是憑藉著平陽公主夫君的身份,被冊封成為的霍國公。
而唐天在第一次的冊封之中直接被冊封成為了國公,如此殊榮絕對不是李玉兒一人能夠做到的,所以在這其中肯定還有李世民對唐天的認可。
這樣的認可不僅僅包括對於唐天之前相助李世民除掉北方士族,並且攻打下來了突厥汗庭的認可,更為重要的是李世民從唐天的詩句和文章之中,看出來了他那一刻渴求安定天下之心。
此時的李世民和在夏州之中的唐天是何其相似,剛剛有了立足之地的李世民,雖說看起來什麼都有,不過真正以這諾大的疆土來說,為了安定天下百姓,他卻又像是什麼都沒有一般。
唐天需要人才來幫助他管理夏州的大小事宜,李世民何嘗也不是需要人才,來幫助他管理天下的事情!
因為所處的位置不同,唐天的身邊僅僅只是一個落榜的書生方談,就能夠化解他的當下之急。
可是李世民遇到的困難,這絕對不是一兩個人能夠化解的,必須是無數人一兩代的努力,才能夠做到。
而越是能力出眾之人,越是能夠說短這樣的時間,也正是因為如此,李世民才會給予唐天這麼多特殊的照顧!
對此唐天心中也是如同明鏡一般,既然在他接受了這夏國公的位子之後,他就明白或許自己也必須真正拿出來一些乾貨了。
雖說真正治理朝堂,唐天並不怎麼擅長,不過他作為一個後來者,可以通過上帝視角看出來在這歷史轉折之中的唐究竟該如何做才能夠脫穎而出。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唐天也並不覺得惶恐無措了,只要自己一切按照歷史之中的發展前行,再結合歷朝歷代的局勢相輔,一定能夠坐穩自己的夏國公!
這並非是唐天的狂妄之言,而是他對於自己做出來的一個明確的判斷。
儘管古人的智慧博大精深,如同長孫無忌這樣的人,更是博覽群書,可是相比起來,在這唐天的眼中,這長孫無忌何嘗又不是井底之蛙呢!
長孫無忌並不清楚東瀛之地的情況,更加不瞭解吐蕃突厥和西域三十六國這些地方的事情。
而唐天卻通過對於歷史的瞭解,可以哼輕鬆的知曉這些帝國的存在,並且能夠根據歷史的轉變,為大唐做出最為正確的決定。
僅僅只是這樣的一點,就沒有任何人能夠和唐天相比了,又或者說這根本就是才智的較量,這是後人對前人的降維打擊!
心中帶著這樣的想法,唐天此時也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打算回去長安之後,好好的大戰一番身手了。
在這個過程之中,哪怕是李玉兒看著唐天如此意氣風發的模樣,此時也是露出了仰慕欣慰之色。
畢竟還有什麼能夠比自己的夫君能夠出人頭地意氣風發更加讓人期盼激動的呢。
只不過也正是在李玉兒想著唐天回去長安,將會掀起如何等風雲的時候,在這大軍凱旋的路上,卻是出現了一支攔路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