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止戈跟著一名戰士前往團部。張莊他是第一次來,免不了四處張望,看看附近的道路和建築。然而映入眼簾的並不是淳樸自然的鄉間美景——他在這座村莊中看到了遍佈彈孔的土牆以及幾座傾圮廢棄的房屋。幾個戰士和村裡的老百姓一起動手清理廢墟,似乎打算建一座新的屋子。
這番景象讓孟止戈嘆了口氣。從現代社會穿越到1939年,告別了現代化的生活,告別了生養他的父母,告別了和平的國家,這讓他非常不適應。如果有得選,他更想回到那個記憶中的現代社會混吃等死,而不是在這個戰亂年代度日。
“以前還嫌棄自己學了歷史,就業困難,專業不對口。最好的去處是當高中歷史老師,偏偏高中歷史又一言難盡。現在好了,穿越了,專業徹底對口了。”
孟止戈搖了搖頭,將多餘的怨念從腦海裡甩了出去。如果真的回不去,只能一輩子待在這裡,那麼這些怨念毫無用處。
心思應該放在正道上:如果回不去了,那麼就從這裡開始,和那些保家衛國的英雄們一起,一點點打造出一個現代社會吧。雖然困難,但歷史已經證明過,這條路真的可行。更何況孟止戈也不是隻帶了自己來——他還開了一個掛。
孟止戈託了託自己的雙肩包,這就是他開的掛:一個可以憑空變出物資的系統。
這個系統可以綁定一個勢力,宿主對勢力做出貢獻可以提升系統積分的增長速度,積分可以用來兌換物品和信息。
簡單來說,這個系統在戰爭時期最直接方便的使用方法就是送物資。用的越多,送的越快。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限制,比如活物就弄不出來。科技方面還有時間懲罰,想弄出超越時代的東西,花費的積分幾乎是指數級增長。
而限制最大的則是物品類裡一個叫兌換權限的東西。用積分解鎖一類物資的兌換權限後,才可以隨意兌換物資,不解鎖也可以,但價格會翻倍,並且會有數量限制。
在研究明白這個系統的用法後,孟止戈直接在系統給出的勢力名單裡找到了八路所屬的勢力,然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綁定。原因很簡單,一是八路軍抗日態度堅決;二是八路確實缺乏物資,支援八路所能取得的效果也最大;三是孟止戈沒得選。
國外勢力都有自己的利益,不可能盡心盡力抗日,他總不能直接放棄自己的家國認同吧?至於國內勢力,選果脯嗎?一批物資捐出去,半道就被長官們截胡了,隔天就能在黑市上看見。到時候他怎麼辦?系統還用不用了?他是來開掛的,不是來對著這個破世道乾瞪眼的。
“團部到了,孟先生請進。”帶路的戰士打斷了孟止戈的回憶。
“有勞了。”孟止戈向戰士道謝,然後看向面前帶院子的小屋,邁步走了過去。整了整上衣,清了清喉嚨,孟止戈伸手推開團部的門。
屋內的擺設比上次還要簡潔:一條板凳,一張桌子,桌上一隻鐵皮文件箱。牆上掛著一副手繪的地圖和一條毛巾,毛巾下是一隻臉盆,牆邊立著一個小櫃子。靠窗的炕上鋪著一條毯子。這就是整個團部所有的擺設。
而團部里正有三個人,一人坐在桌前寫字,一人站在桌旁彎腰看,還有一人坐在炕上,正拆一個三橫兩豎的行軍揹包。孟止戈開門進來,除了寫字的人仍在奮筆疾書,其餘二人的目光都轉了過來。
“哎呀,孟先生來了,來,坐坐坐。”
正彎腰看羅主任寫字的胡盛露出了笑臉,兩步來到孟止戈身邊,把孟止戈拉進屋裡,讓孟止戈坐在了炕上。然而孟止戈的動作卻有些僵硬,坐下之後,他和李雲龍對視了兩秒,這才將身後的雙肩包放了下來,向參謀長問道:“胡參謀長,這兩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