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最早的關於《論語》的註釋之作 三國時期曹魏大臣、玄學家、曹操養子何晏關於《論語》全書的註釋 廣泛選錄孔安國、包鹹、周氏、馬融、鄭玄、陳群、王肅、周生烈等人關於《論語》的解釋為後代多數儒者所信從。在南朝隋唐時期立於學官,在唐代以後亦備受重視。北宋宋真宗年間,時任國子博士、國子祭酒邢昺奉真宗之命,對何晏的《論語集解》進行註釋,形成了集幾個時代注家們的共同成果的《論語註疏》,為十三經注疏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儒家“十三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典籍,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何晏,東漢大將軍何進之孫。其母尹氏為著名美女之一,曹操納其母尹氏為妾,他因而被收養,為曹操所寵愛。少年時以才秀知名,喜好老莊之學,娶曹操之女金鄉公主。累官至侍中、吏部尚書,典選舉,封列侯。高平陵之變後,與大將軍曹爽同為太傅司馬懿所殺,被夷滅三族。何晏為曹魏第一美男子、曹魏頂流名士;典故“傅粉何郎”因他而創;倡導玄學,競事清談,遂開一時風氣,為魏晉玄學的創始者之一。 何晏是曹魏時期服食五石散推廣大使,五石散因為他而名震天下,其風自魏晉至唐,歷五六百年而未中斷。關於五石散,唐代名醫孫思邈曰“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服用五石散致癱而死者,有裴秀、晉哀帝司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等,學者皇甫謐則因服散而成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