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嘯遠雖然是竊得別人功績,而且一步飛昇,直接成為了北境軍政之首。
但是,他在北境可不是沒有根基的人物。
盧家也是士族大族,而他當了多年的望江城守,不論人脈還是軍中勢力都不可小視。
而在朝廷詔令正式下達之前,他便憑藉著自己的身份威壓其他郡守,然後便是把軍權和財權先抓到自己手中。
已經投效於他麾下的郡守,立即交出了兵權,而盧嘯遠這段時間除了籠絡人心,便是整合新軍。
他藉口之前面對北蠻鐵騎的大敗,直接把舊有的軍隊全部打散重組,以此手段方便提拔對自己表忠心的軍中爪牙,現在已經整編出了耀威,天勝,忠武,忠勝四軍,每軍得三萬之兵,總計十二萬大軍!
這些兵力,要阻擋北蠻鐵騎還是不足,他最終的目標,是要在北境整合出五十萬大軍來!
到那時候,“區區”中州府又拿什么來跟他叫板!
而現在,有十二萬由他完全掌控的大軍,完全可以先調一支新軍趁著薛承幹出現缺糧危機,將之剿滅!
“鎮義營最初也只有不足三千之眾,被本官剿滅了近千,還能剩下多少力量?”
劉海方連忙勸說道:“不能這么說呀,據說薛承幹在當初那數萬流民中很有威望,自他們逃入山中之後,確實也有極多的流民投奔於他。”
“那薛承幹也非蠢人,明知道朝廷跟大人您容不下他們,必定會想辦法擴充軍力以圖自保,大人您可萬萬不能輕敵啊。”
盧嘯遠極是不耐地道:“廢話!本官何曾會犯輕敵失誤,只是準確地分析敵情!”
“那些流民何足懼哉,他們連飯都吃不飽,難道還能跟禁軍為敵不成?”
“表面上看,薛承幹收留這么多的流民,確實讓他人多勢眾,但是本官斷言,他最大的失誤便是收留這些拖累!”
或者是極度自負,或者是此處只有自己的親信,盧嘯遠把話說得很透,幾乎不再遮掩。
“假如他只帶著鎮義營的殘兵,躲在八姑子山中,禁軍想要把他們搜捕出來,還真不容易。可是他帶著這么多的流民,能躲到哪裡?怎么避過禁軍的搜捕?”
“你看,我們甚至還沒有出手,他自己就遇到了缺糧危機!”
劉海方聽盧嘯遠雖然極度自負,但是他的分析還真有道理。
他自己只是文臣胥吏,其實並不懂得運籌指揮,直接打消了心中的疑慮,彌補似地拍著馬屁。
“大人英明!現在確實是派兵時機,禁軍一到,薛承幹必定煙消雲散!”
“依本官之意,直接調派忠勝軍前往,以三萬禁軍對付鎮義營,必能得勝,至於領兵之人嘛……”
盧嘯遠故意沉思起來。
其實忠勝軍自有領軍將領,而且還是盧嘯遠較為親信的爪牙,但是他依然沒有令其帶本部人馬出兵,顯然有他的用心。
劉海方乃是盧嘯遠的親信,對於調兵打仗他不知道,可是其他方面卻是人精。
“大人,剿滅鎮義營,也關係到北境大局,更兼還有數以萬計的流民需要安撫,分辨何人從賊,何人受賊人脅迫等等,必須要由一員文臣主事才能令上下安心啊。”
“依下官之見,不如便派新任徐城城守盧泰友大人主持平叛之事,不知大人您意下如何?”
盧泰友乃是盧氏子弟,不但跟盧嘯遠是同族,更是他著力提拔培養的後輩。
盧嘯遠剛剛已經說得很清楚,調派忠勝一軍三萬禁軍出馬,必是泰山壓頂,有勝無敗。
這可是混軍功的大好機會啊,與其讓手下的爪牙來領受,那自然不如讓盧氏子弟主掌其事,只要能混到軍功,依著盧嘯遠受到朝廷重用的機會,說不定還能為其討得封侯之賞,那就能大大增強盧氏一族的力量。
盧嘯遠果然露出滿意的神色。
“海方之言,甚是有理,但是此事不方便由安撫使司提出來,你傳出消息,讓諸將官說出他們心目中的領兵人選,同時派人把泰友召到衙門來,本官要先考考他的用兵之道,再作決斷。”
劉海方露出佩服之色,連忙按大人的吩咐下去辦事。
盧嘯遠這一手玩得滴水不露。
他自己不提出人選,表面上自然要尊重諸將官的意思,以免自己這個朝廷新貴落人口實。
因為魏簫之事,再加上他官位升得太快,權勢膨脹,士族之中頗有些力量反對他。
而他一邊詢問眾人態度,一邊又單獨召盧泰友來衙門問對,消息只要傳出去,所有人都會明白盧嘯遠的真實意思。
憑他現在在北境的權勢,哪個不開眼的敢跟安撫使大人對著幹?
一切皆如盧嘯遠的算計。
聽到由忠勝軍進入八姑子山平叛,眾將本是不以為然,覺得殺雞用牛刀。
但是,如此用兵,安撫使大人竟然還要大張旗鼓地派人詢問眾人意見,但凡有點兒頭腦的人都能感覺不太對勁兒。
很快便有人打聽到,盧嘯遠特意把盧泰友從外地調來望江城,詢問他用兵之策!
明白了!
本來還在疑惑、觀望的眾人立即表態。
盧泰友大人年輕英傑,文武全才,由他親自主持平叛之事,必定能馬到成功,而且由他坐鎮,可以當場處置被俘虜的流民。
現在剛出嚴冬,天氣尚未轉暖,減少路途上的公文往來,便能更方便地安置百姓,由此可見安撫使大人一片愛民仁心吶!
甚至就連忠勝軍統領傅曉義,也趕緊上書表達支持。
他願意讓出忠勝軍兵權,方便盧泰友指揮全軍,而且用兵作戰之事,他將完全聽從盧大人的調令,絕對不會出現將帥不和的情況。
盧嘯遠對於自己這個親信的軍中將領非常滿意,一邊順理成章地蓋上大印,完成任命,一邊還在諸將面前大力稱讚傅曉義曉通大義,明白事理,堪為“諸將楷模”。
他卻不知,人家傅曉義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一方面他已經投效於盧嘯遠麾下,自然要討好上官,以得進一步升遷的機會。
另一方面,親手剿滅鎮義營,俘殺薛承幹,在北境,在軍中,都絕非什么好事!那可是要背罵名的,還是交給你們盧家本族人來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