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黄土土

刀槍林立,馬匹嘶鳴。

無數馬蹄踏上地面,引起的震動足以令最勇猛的戰士都為之色變。

北蠻鐵騎之軍容,天下少有人能及,面對這樣可怕的騎兵,一路之上看不到半個大梁禁軍的影子,似乎也是極為正常之事。

於天承在帳下諸將的簇擁之下,眺望遠方,哪怕視野極限之處,依然看不到大軍的盡頭。

看到各軍令行禁止,已經頗有強兵風範,於天承不禁點了點頭。

“大帥!我軍南下,為何這次不讓眾軍分散出擊,趁著中原狗賊沒有反應過來之時,先破他幾座城池,狠狠地打壓一下樑軍氣焰?”

北蠻王庭本族名將阿史那安河無心沉醉於己方強大的兵勢,而是覺得於天承如此用兵,略顯保守。

騎兵之要在於靈活與速度,聚集大軍於一處,又不是馬上跟敵軍決戰,實在浪費。

安河之言,也代表了許多草原將領的心聲。

上一次南下取得巨大的戰果,讓各個部族軍都產生了極度膨脹的心思。

邊塞七關已經落入己手,大梁還有什么力量能擋得住他們?

搶先一步,破城搶掠,才能壯大自己的部族。

“爾等難道沒有聽到回報?大梁也知道我軍必定去而復返,早就把所有兵權集中於盧嘯遠之手。”

“中原人雖然懦弱,但是人口眾多,短時間內便能召募大量兵丁,我們要隨時做好準備,迎戰敵人的三十萬精銳!”

聽到於天承判斷,大梁防禦的兵力可能在三十萬人,眾將卻沒有絲毫畏懼怯戰之色,反而更加興奮。

“那不是甚好?大梁軍擁有的軍模式兵器非常珍貴,他們的兵越多,潰敗之後,便有更多的武器遺留於戰場之上。”

對於中原各王朝來說,最為諷刺的便是,草原各部族自己極度缺乏打鐵煉器的工藝和工匠,他們有很多的精銳兵器都是靠著在戰場上搶奪中原的敗兵,然後再用這些敗兵的武器,拿下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自從大可汗重用於天承等人才之後,北蠻人搶掠了大量的工匠,使得他們的武器甲冑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不過這種“改善”,還是隻侷限於王庭部族,其他的野蠻部族,依然只能靠著戰場收穫來補充兵器。

眾部族對於王庭的畏懼之心越來越強,也是因為看到王庭部族能裝備的武器更加精良,雙方的戰力差距不斷拉大。

但是,並不代表所有的部族都甘心如此。

於天承從容地道:“此次南下,與上一次有極大的差別。”

“我知諸將從來沒有把盧嘯遠放在心上,但是亦不可太過低估大梁禁軍列陣而戰的本領。”

“他們早知我軍必將南下,要靠著騎兵之速,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怕是極難,那還不如集結兵力在一起,遇敵則當面擊破之,若不遇敵,亦可根據實際敵情,再行分配兵力。”

另一側的冬狼部族大將羅鐸眼中射出貪婪之色:“卻不知大帥是否已經盯上了某個目標?不論進攻哪座城池,我們冬狼部族都願意當先鋒,為大軍前驅!”

於天承滿意地笑道:“羅鐸你不必心急,此一戰,我們必定還會攻破更多的大梁城池,搶掠所得的財貨只會比上次更多!”

此話一出,既安撫了眾多的部族,又更加點燃他們內心的貪婪。

所有人都清楚,上一次的南侵,王庭部族乃是得利最大的!

不要看天恆部族損失慘重,也代表著北蠻整體的實力受到極大的損失。

可是,單從王庭派出的力量,反而更加強悍!

此次南征,可以說是真正以王庭大軍為主力,其他部族包括出兵的四大部族為輔助作戰的。

於天承手中的實際權力與在軍中的威勢,都非上一次可比。

王庭有如此底氣,目的太清楚了,就是從上次出擊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誰看了不眼紅。

於天承把他們的心思料得一清二楚,也早就想過以此為餌,吸引他們衝到最前面,代替王庭英勇的戰士去死!

至於最後的好處……呵呵,理所當然還是要由王庭掌握最大的戰利品,甚至於其他部族也要看王庭和大可汗的臉色,才能決定得到多少財貨的分配。

“我軍行動極快,盧嘯遠絕對不會料到現在我們的大軍已經踏足大梁北境,但是他們卻已經提前把兵力分散進入重要城鎮!”

羅鐸聞言大為失望:“那豈不是說,我們已經失去了對他們發起突襲的機會?”

“而且,大梁城池本就有高大的城寺,若是兵力充足,豈不是更加難以被攻克?”

阿史那安河不屑地道:“羅鐸將軍,你是不是眼裡就只有強攻城池了?已經把我們北蠻鐵騎真正所擅長的給忘記了?”

“他們把兵力分散進城池,對我們反而是有利的!當我北蠻鐵騎掌控官道,將他們所有的城池分割包圍,大梁軍甚至無法聚集兵力展開反擊。”

於天承笑著問道:“那依安河你之見,我軍現在當以何策為先?”

“主力大軍還是要掌握在大帥您手中,以策萬全,但是似赫連部族等外圍部族軍,卻可以分散出去。”

“那些中原狗賊向來自傲,根本無法區分我們的部族軍,只要看到我軍騎兵到,必定望風而逃,不敢出城來戰。”

“靠著他們虛張聲勢,必能阻斷敵軍聯繫,之後我們的大軍再決定全力進攻哪一座城池,就簡單了。”

“說得好!”

於天承忍不住大聲讚歎。

不僅是阿史那安河對於草原戰法的堅持,更重要的是,他說出了於天承想要說出的戰術……調動赫連部族!

於天承確實沒有掌握赫連月已經產生異心的確切語氣,但是現在他已經不可能再對此人有任何的信任,必須要找到機會,令他們主動出擊,以作削弱。

不過,這些話最好不要由自己這個大軍主帥親口說出來。

阿史那安河不愧是王庭出身的優秀將領,必定也發覺了赫連部族的異常,所以才作此論。

“安河將軍之言與本帥不謀而合,立即派人給赫連月、段定、多倫勃等族長傳令。”

“我們可以先發起試探性進攻,看看各個城池的守軍兵力多少,而且此次必要格外小心提防敵軍對我們水道的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