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搖滾老矣,尚能唱否?
被邊浪這氣勢所鼓舞,屏幕前的觀眾一個個都覺著胸中那一口豪氣已經憋不住了。
尤其是那些看過現場,此時再看視頻的UP主們,在結合關櫻這事之後,他們再聽這首歌,就更能體會其中那份“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
尤其是那些熟悉華夏搖滾歷史的音樂UP主更是感慨良多,他們覺得邊浪現在唱這歌,多少是有些在映射整個搖滾樂圈子甚至是華語音樂全圈的感覺。
“想當年金戈鐵馬”說的不正是當年搖滾樂最紅火的時候麼?那時候的搖滾樂是有骨血的,是能代表年輕人的思想風尚的最前沿的存在。
還有鼎盛時華語樂壇,各路神仙打架各顯神通,整個樂壇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但是再看看現在,搖滾樂就不必說了,流行音樂盤子是越來越大,不過新的好作品是越來越少了。
以前的歌是有幾十年的生命力,現在唱起來,依舊讓人感嘆那時候音樂人的強悍。
但是再看看現在,邊浪一首華夏30年前老歌《無地自容》能在半年內以一騎絕塵之勢拿下年度排行榜冠軍,還是在缺少了鵝蛋這頭部發行渠道的情況下,就可見這些年華語樂壇的衰落。
再看邊浪發跡之前的那些榜首歌曲,現在恐怕只有演唱者的鐵粉還在津津樂道,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就是在邊浪穿越前的原地球華夏,樂壇差不多也是這歌樣子。
不是他圈子裡的國外歌手沒有合適的,而是他太清楚邊浪這個人的愛家程度了。能用華夏的歌手,絕對不會優先考慮國外的……
所以,歌庫裡那些TheCranberries、Nightwish的經典曲目,自然逃不過他的法眼。
相反很多老歌卻會因為某些特殊的事件,一次又一次的衝擊著排行榜熱搜的前列。
他也很清楚邊浪對於董佑邊的期待,但是觀察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就對董佑邊的實力給出了一個自己的判斷:“歌劇腔練個一兩年,應該能達到邊浪設想的那個要求,但是咽音的熟練掌握,那就不一定了。”
然後他往後一退,和砥礪面對面的開始鬥琴,畫面轉到了董佑邊身上。
所以為了自己的職業追求和對於《Dreams》那樣一系列歌曲的喜歡程度,他來到華夏之後就開始在華夏一眾女歌手中尋找合適的。
“四十三年呀,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烽火揚州路……”
D5的尾音拖足了5秒,尖利的假聲似乎要貫穿整個演播廳的頂棚。
奧拉夫倒是沒多少驚訝,加入滾石之後他和邊浪很認真的討論過以後的各種規劃。介於國籍的原因,他則是將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英語歌曲上。
他很和期盼邊浪能有所側重的把這些歌率先拿出來錄製,但邊浪卻很認真的回絕了:“這些歌好是好,但不是我唱啊。要是沒找到一個熟練掌握咽音的女主唱,《Dreams》這首歌的完成度最多一半;要是沒有一個能唱歌劇的哥特嗓,《IWantMyTearsBack》這種歌唱出來就沒有多少味道了。”
在現場觀眾雷動的掌聲中,激動萬分的董佑邊身子一躬,把胸腔中積蓄的氣息全部壓向聲帶,再秀了一把高音。
思考良久之後,對音樂同樣是有著完美級追求的奧拉夫認同,並且堅決支持邊浪的這一想法。
能被傳唱超過半年的,都算是不錯的了。很新歌的命運,無非就是在榜上一閃而過,然後變成了充歌庫的灰塵。
愣了一秒之後,劉紫陽才有些玩味的說道:“郭思楚可唱不了這麼高!”
到底是為什麼,可能是身處其中的從業者可能也很難說出個一二來!
話剛出口,就聽視頻中邊浪和董佑邊那交疊在一起的五組高音唱出了石破天驚的一句:“Ah!!!”
此時的他也是和劉紫陽在一起觀看這一段,回想起那時候自己的想法,他突然問了一句:“Liu,你覺得郭思楚這個歌手怎麼樣?”
董佑邊也是發揮出了平時120%的水準,平時看著一臉純色的民謠女大佬,在各種情緒的充斥之下,暴發出了一名搖滾女主唱該有的氣勢和水準。
當時在後臺的劉紫陽都聽得嘖嘖稱奇:“想不到,被邊浪這一逼,以後的華夏搖滾圈裡,又要多出董佑邊這歌名字了!”
此時臺上,邊浪繼續掃著吉他,在兩位吉他手的拱衛之下繼續唱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的倉皇呀,倉皇北顧……”
隨後就聽邊浪對著話筒說了一句:“主唱董佑邊!”
此刻心裡的感覺就像是靠嫡系身份上位的將軍,終於靠實力獲得最高統帥和將士們的認可一樣滿足。
在HIghC邊緣瘋狂試探的她,被當時邊浪聽在心裡後,也是感覺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而此時邊浪再看這一段,卻是被陳淑婷直接問出了關鍵:“你這個官宣,那以後是不是?”後面的話她沒說全,但相信邊浪是能明白的。
“暫時不行,她還得練練,目前她主要的目標還是錄專輯和做聲樂訓練,你就這樣和陳蔓蔓說就好!佑邊那我和她溝通……”
這邊話音剛落,屏幕中的邊浪再次對著話筒說了一句:“吉他手砥礪、施特勞斯!”
然後被點將這兩位就把把背靠在一起,開始了間奏的solo。
砥礪起手一個7品到17品的滑音,聽上去就像飛機加速時候的引擎聲一般,要帶著全體人員原地起飛!
而現場背後的大屏也是一分為二,將兩人手上的大特給放了出來。
只見金髮如瀑一般的施特勞斯也不甘示弱,拉起搖把就來了一波“防空警報”,感覺是兩邊空軍的開戰前的準備!
聽明白了的樂迷們都是不由的會心一笑,有的直接拍案叫絕:
“這段吉他的solo,真是不組樂隊沒法單練啊!”
“一個推飛機引擎,一個拉防空警報,真特麼絕了!”
“聽了那麼多年搖滾,這段solo的鬥琴真是少有的能直接彈出畫面感的。”
就在兩人鬥法之間,原本雙屏的一下突然再分一塊出來。
只見畫面居中的邊浪再次把電吉他往身後一甩,一手拿下麥克風,一手打著金屬禮指天長嘯:“Yeah……”
6組高音“沖天”而起,直逼哨音的尖嘯好似那超音速戰機一般,把原本兩軍對壘的場面變成了三軍混戰。
“把人聲當樂器,還要和電吉他對飆,整個華夏樂壇,除了滾石也真沒誰了!”潘修龍此刻的感嘆就和大多數華夏音樂人一樣。
為什麼是滾石而不是邊浪,這說法也是有講究的。
圈內這些人很清楚,論唱功呢呢個和邊浪比的不是沒有,論吉他的技術,能和滾石這幾個比的不多,但還是能找到的。但是能把這倆要素綁在一起的,就只有滾石樂隊了。
其實說到底,還是邊浪牛逼,自己厲害還能把一幫同樣不差的樂手給揉在一起,這才是本事。
搖滾圈從來不缺驚才絕豔的樂隊,但是這些天團的裡的一個個也都是不甘人下的天才,所以合久必分是搖滾圈的常態,分久必合的佳話那也是不再如當初一般的和諧了。至於有始有終的,那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水藍星目前從搖滾全盛時候還能齊齊整整活躍到現在的樂隊,基本都是名存實亡,要麼直接就在地下不冒頭了。
至於原地球的話,一代樂隊裡面還能演的估計只有早不是原配的黑豹和火不起來的面孔了。痛仰、山人、二手玫瑰這些,都是後面的了。
所以不管是邊浪本人,還是真心想搖滾樂好的音樂人們,都希望滾石樂隊能夠長久且穩定的保持下去。
這大概也是邊浪當時取名滾石的一個小心思,畢竟這樂隊成立60年了還在唱,80歲的米克・賈格爾都還能帶著樂隊繼續世界巡演,邊浪穿越前還聽說他們有新專輯要在年底發佈……
天南海北的音樂人在這思緒的流轉間,就看砥礪那一手雙點弦的絕技再次出現。
施特勞斯同樣不示弱,雖然是單手點弦,但速度上卻絲毫不落下風。
看的屏幕前的那些個吉他手一個個臉色潮紅,興奮之餘還在心裡罵娘:“去NM的滾石,怎麼就能把這兩人給弄到一起!天殺的邊浪怎麼就能編出這種solo,我怎麼不行?”
此時的邊浪也是一個轉音,愣是把這搖滾底子的6組高音,唱出來了一絲傳統戲曲的聲韻。
和原地球吳彤大佬那一版相比,邊浪的表現無疑是要更勝一籌的,畢竟吳大佬都已經一把年紀了,邊浪這個掛逼繼承的可是個“啞巴”吉他手的嗓子。
當時現場觀眾一個個都被這場面給整懵了,此時屏幕前懵逼的網友更多,其中一個就是“平地一聲雷”。
一聲雷大兄弟萬萬沒想到,讓他苦等了一天的滾石小破站現場,邊浪居然給他來了那麼大的一個驚嚇!
能唱六組高音的男歌手不是沒有,但把國家隊那些高音男歌手排除在外的話,邊浪是他目前聽過的裡面最有質量的一個!
6組高音的概念是什麼,前世華語搖滾圈能唱上去的男歌手,只有丁武和鄭鈞。就算是放眼整個華語樂壇,加起來也就不過一手之數。但這說得還是錄音棚裡的表現,真到了現場,能穩定且高質量唱出來的,張敬軒算第一,張歌神年輕時候算第二,第三就是肥陳了。
至於其他那些能唱上去的都沒多少質量可言,某能唱E6的“搖滾樂隊”主唱更是個笑話……
邊浪上輩子知道要怎麼發聲,但是年輕時候造的厲害,等到有了點名氣的時候,已經開始倒嗓了。
這一世原主的條件不差,加上“啞巴”了那麼些年,嗓子的機能沒怎麼退化,所以現場唱起這種單音來壓力也不大。
但是聽在一聲雷的耳朵裡,那就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平常的4組5組,他抬耳朵一聽基本上就能判斷出個大概。但是今天邊浪這一嗓子,他不借助軟件識別就只能確定是到了6組,至於是CDEFGAB中的哪一個,就只讓軟件來進行精確識別了。
唱完這一句邊浪休息了一拍,然後接著喊出琵琶精小姐姐的名字:“琵琶,趙曉璐!”
話音還沒落,就見趙曉璐出現在了背後的大屏幕上,十指翻飛間琵琶的琴音漸亮,和兩把吉他交織在一起。
隨後邊浪把黃凱、大勇、華顏以及兩個嗩吶手的名字都給叫了一遍,等各自都秀完了一段之後,才接著掃起了節奏。
雖然大家當時面上沒說,但真是發自內心的服邊浪,介紹樂隊成員這事不新鮮,但大多都是在換歌的間隙來幹這事,而且在這種晚會性質的演出上,因為時間限制的緣故,也不讓你那麼幹。
但是邊浪他不僅幹了,而且還是加在一首歌的間奏裡面,關鍵是連來打短工的三個民樂手也一個不漏,能碰上那麼一個願意給你抬面對的主唱,換了哪個樂手都會心甘情願的跟著。
此時的滾石樂隊其他人,也正聚在排練室裡面看著,除了還語言不怎麼通的施特勞斯沒發表意見之外,其他幾人都是搖頭晃腦的在自吹自擂。
砥礪:“這solo,看看是誰彈的,賊特麼帥爆了!”
大勇:“那也是我鼓打得穩……”
黃凱:“我……”字還沒說完,就被眾人一起開口懟了回去:“別吹了,觀眾沒幾個能得見!”
所有樂手一起燥了四個小節之後,只見邊浪收重新拿起麥克風,兩個吉他手同時拉起搖把,在類似“砥礪馬叫”的吉他音中收勢。
等邊浪再次唱起歌詞:“可堪回首,佛……佛狸祠下,一片……一片神鴉社鼓……可堪回首,佛……佛狸祠下……”
這反反覆覆的唱著,理解不深刻的就只覺得燃和燥。
想得多一點的諸如那些還心繫搖滾的音樂人,都覺得邊浪這借古諷今的詞,真是讓他們感觸良多。
原詞的譯文是:“當年拓跋燾的行宮外竟有百姓在那裡祭祀,烏鴉啄食祭品,人們過著社日,只把他當作一位神o來供奉……”
這裡把主題換成搖滾樂,那也是再合適不過的比喻,一度被封為神的老一輩華夏搖滾,現在說是被當成神供著,也真不為過……可是神那就是脫離群眾了,不再有當年的風彩!
就在這幫人感慨之際,反反覆覆唱了六次的邊浪突然收聲,原本有章有法的樂器演奏也開始進入了群魔亂舞,各自發揮的即興時刻。
就在一聲小嗩吶亮完活之後樂器全停,只聽邊浪最後補了一嗓子:“憑誰問,搖滾老矣,尚能唱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