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阴炼形开始长生》 七月闲庭

這一樁案子審判下來,從白日直審到天黑,只因涉及到的人太多,案情太雜,不單單只是一件不孝案,更有賭坊討債傷人、潑皮欺行霸市。

亦或更嚴謹一點,一地知縣官商勾結,貪汙受賄,等等之類。

知縣吳良退堂之後,除了一身的傷痛,更有滿心疲憊,連同師爺書寫的案情卷宗都費了大半根墨條。

仔細想想,這些年來,除了面對上官巡察考校,他可是從未這麼認真的對待過一件案子。

而今被那道人下了禁咒,一旦再生貪心噁心,有違為官者的本分,則將心脈絞痛,爆裂而亡。

奶奶的,這分明是逼著他去做清官啊!

簡直比殺了他還要讓人難受。

實際上,這也是李敬道的巧妙之處。

一個知縣倒臺,還會有另一個知縣上來,說不準就又是個貪官,說不準就要比前任更貪更惡。

到時候他拍拍屁股走人了,受苦的可都是這裡的百姓。

與其陷入循環當中,倒不如略施手段,讓這吳良在任期間,不敢再倒行逆施,多為此間百姓做些貢獻,同時,也是在為他自己積攢陰德。

離了縣衙,李敬道找了間客棧,先將黃一心安頓好,自己則是毫不猶豫,徑直前往城隍廟。

長寧縣的城隍廟建在縣城南端,規模比較小,只有三間殿宇,香火也不是特別鼎盛,總而言之,與陽平縣的城隍廟相比,差了不是一丁半點。

入了夜,便沒有香客進香,連守廟的廟祝都沒有,殿門大開,燈火通明,整座廟內空空蕩蕩,冷冷清清。

李敬道大步入內,進得主殿,一眼便望見端坐上首的城隍神像,但見面如墨炭,長鬚垂胸,一身棗紅官袍,手持笏板,神態莊嚴,不怒自威。

文武判官分立兩側,其次是牽馬童子、日夜巡遊、拘魂二使,外加一眾小鬼,諸般神祇。

階下一個綠臉泥鬼,在李敬道進門的那一刻,便被神光所懾,此時匆匆忙忙顯露神形,上前見禮。

“不知上仙駕到,有失遠迎,請上仙恕罪。”

李敬道打量他一眼,開口道。

“貧道冒昧前來,叨擾之處還望勿怪,只因有事要見城隍老爺,勞煩使者代為通傳一聲。”

綠臉泥鬼恭恭敬敬,應答一聲,正欲前往陰司稟報,卻在這時,忽見城隍神像紅光一閃,一道身影赫然自神像當中顯現而出。

“不必通報,本神來也!”

濃郁的香火氣息充盈了整間主殿,城隍爺凝實身軀,面上帶有驚異,迎向李敬道拱手施禮。

“長寧縣縣城隍馬善才,見過上仙。”

李敬道見狀,隨之打個稽首,還了一禮。

“不敢,不敢。”

世人謂超脫世俗,有大能力者為神仙,實則神與仙是有區別的,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體系。

神有先天后天之分。

先天神,即是先天自然之神,生於天地未分之前,也稱先天至聖,乃是先天就存在的真聖。

按《抱朴子》的說法,屬於“非可學也”,譬如三清尊神、玉皇大帝、南極仙翁等天界尊神,他們可不是普通凡人通過修道就能夠修成的存在。

而仙,大多是後天在紅塵俗世中修煉得道之人,也稱為得道仙真,凡是通過長期的修行煉真,最終達到長生不老,超脫輪迴者,就是仙。

至於這後天之神,萬物生靈皆可修得,如城隍土地、山神水神之屬,多為死授,且有神職在身,同等級別之下,地位實力甚至要低仙一等。

所以李敬道哪怕是最低級別的仙,碰上一般的地祇鬼神,對方也不敢對他不敬,畢竟人家背後的祖師爺是三清,通常來講都會給幾分薄面。

將殿門掩上,二人就在殿內蒲團上坐了下來。

“不知上仙蒞臨小廟,所為何事?”

客套的話不多說,馬善才當即直言相詢。

李敬道聞言,面色一凝,反問道。

“馬城隍當真不知貧道的來意?”

馬善才心生疑竇,陪笑著搖了搖頭。

“著實不知,還請上仙明示。”

李敬道不禁有些懷疑,他是不是在故意裝糊塗。

“馬城隍身為一地正神,長寧縣內外皆歸你管,有人向天告你,莫非你竟一概不知麼?”

聽了這話,馬善才明顯一怔。

“什麼?向天告我?有這等事?”

他大為驚愕,彷彿真的不知情一般,轉而朝著一旁的綠臉兒鬼喝問。

“涎臉鬼,到底怎麼回事?”

那綠臉兒鬼躬著身子,低著頭扭扭捏捏。

“這個……這……這……”

“這個那個什麼,知道就說,不知道就滾,要是明知而故意隱瞞,被我查了出來,便休怪我不留情面。”

馬善才也是察覺到有些不對,目光一橫,盯住了他。

綠臉兒鬼被他這麼一嚇,神形都跟著小了幾分,只覺得如芒在背,慌忙跪倒在地,拜伏道。

“大人恕罪啊,小的也是今天才有所耳聞,具體情況不太清楚,不過大人走之前,將陰司一應事務交由文武二位判官代為打理,不如問問他們,一切自當水落石出。”

馬善才漠視著地上瑟瑟發抖的小鬼,又扭頭望了望一旁的判官神像,冷哼一聲。

“這兩個傢伙,本神回來也不見迎接,他們去哪兒了?”

綠臉兒鬼道。

“不知道。”

馬善才皺了皺眉。

“滾!”

那綠臉兒鬼應一聲“是”,就地一滾,消失不見。

李敬道在一旁靜靜聽著,心中似乎明白了什麼。

“讓上仙見笑了,本神日先前往府城隍述職,直至今晚酉時方歸,尚未來得及查驗近期公務,對於轄區內所發生的一些事情,實在是不知啊!”

話說到這個份上,箇中緣由,已然明瞭。

“原來如此!”

“既然馬城隍的確不知內情,那貧道便與你說上一說,畢竟,此事關乎陰司聲譽,也關乎人間公道。”

李敬道說著,念動真言,施展圓光術,將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讓他看了一遍,同時依照術法中顯現的場景從旁解說,使得前因後果清楚明白。

當馬善才徹底瞭解了之後,怒氣橫生。

一拍旁邊的供桌,喝罵道。

“豈有此理,此去不過月餘,我城隍陰司就翻了天了。”

他望向李敬道,拱手致禮。

“上仙勿要煩惱,是非曲直,自有公論,若此事真與我陰司有所幹系,本神定會秉公法辦。”

說罷,神念一動,手中金光一閃,一本厚厚的簿子立時憑空浮現。

他調動神力,隨手一翻,頁面自行定在“長寧崔氏”一頁,並且精確到行列,迅速無比。

石匠崔老爹一家老小的信息,全然記錄在冊。

視線一掃,最終落在“崔繼宗”這個名字上面,只見姓名其後所載之陽壽,赫然為九十八歲。

“哼哼!好,好啊,陽壽十八改為九十八,真是好大的膽子。”

馬善才氣極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