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法會的影響會很久,這是敵我幾方面作出的共同判斷。
道門和小皇帝這邊自然是歡欣鼓舞,摩拳擦掌的準備將出眾效果進一步發揮,擴大影響範圍,持續時間越久越好。
有真材實料的真人,還肯站出來與其他勢力正面硬剛,這種百年不遇的好幫手,那得抓住了打死不鬆手。
反方的感覺就沒那麼輕鬆了。
楊翰林和張小侯爺大失所望的離開,回去後閉門商議半天,都拿不出太好的辦法。
文鬥要有節制,這是他們家大學士定下的底線,之前刺殺張璁一事已經突破了一回,今天是第二次,萬萬不可再三。
否則,以人家今天表現出的實力,惹急了可是要魚死網破。
鬥法失敗,知道情況的那些奇人當了縮頭烏龜——明知道打不過還上去找死,腦袋有問題啊。
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不能讓他閒著,必須給他找事做,否則便要輪到咱們被折騰了。”
除了道門真修,他還有一重身份,便是江湖中人。
用江湖手段來搞他,就算一次兩次打不過,十次百次,總也能耗盡他的元氣,讓他無心旁騖。
於是就有了那位大宇宙國高手的挑戰。
這人選也是經過精心謀劃的。
大明朝普通江湖人,此時絕對不會出來跟陸澤打,哪個腦袋有坑的認為自己比任我行還強?
就算懷疑傳言有假,皇帝欽封的真人招牌在那裡擺著,不怕人家道門不講江湖規矩,直接給你個群毆?
或許真有一些個妄人,為了出名而誇口吹牛,但絕對不會跑到京師來跳騰。
京中那幫子高手便是如此反應,張小侯爺搜腸刮肚,想到了讓國際友人出手的好處。
“那守和道人再怎麼狂妄,也不敢擅殺使節親衛,可令他出手一試,看看究竟還有什麼奇功絕藝在身。”
他就不提銃炮轟殺的事情了,陸澤在法會表現的有點玄乎,可能世上真有一些神仙手段?
寧可信其有。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沒必要跟他一般見識。
嗯。
時機選的很巧妙,正該是那守和道人元氣耗損嚴重的階段,即便有些許高妙武功,此時還能用出來一兩成否?
來自大宇宙國的劍士金存熙,是如此想的。
他不是趁人之危啊,純粹是王命難違,自己為了維護國家體面,只好如此行事,回去一定好好反省。
陸澤笑著準了。
他的真實情況,只有法壇上三位高功看的清楚。
這廝借法會現場上萬人的虔誠信念為引,溝通天地元氣之海,幾次三番的洗刷自身,等同於進行了脫胎換骨。
換成一流武者來上一次,估計有八成機會突破先天門檻。
因此,他不但沒有精疲力盡,反而是龍精虎猛,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
挑戰?那就打嘍。
次日早晨,陸澤在真武廟偏殿廣場見到了金存熙。
這人一身白色武士裝,看起來個頭挺高,單眼皮薄嘴唇,目光犀利冷靜,太陽穴高高隆起,氣息深深如淵,站姿挺拔如槍,氣血渾然浩蕩,顯示出極好的煉體成果。
他的武器是一柄單鋒劍,抱拳見禮之時,明言自己所練的是前唐所傳劍術,中原已經不見正宗。
言外之意,他的才是大唐劍術真傳。
陸澤心中嗤笑,你把《獨孤九劍》放在哪裡?
再說了,武功劍術這種東西,都是隨著時代環境與戰爭需要而變化的。
西漢時用環手刀,欺負草原的無甲敵人,憑著科技力量碾壓對方,故而一漢當五胡。
大唐時的良家子攜弓帶箭,騎馬衝鋒,刀劍作為副武器,用法已經有所不同。
而大宋時缺少騎兵,甲冑技術發展到極致,各國的刀劍要追求破甲殺傷效果,變得寬厚沉重,招式樸實剛猛,與大明劍招之詭奇多變全然不同。
當然陸真人不屑於跟對面的傢伙普及知識,他很想見識一下所謂的唐劍真傳,是什麼模樣。
廢話不必多言,雙方直接開打。
金存熙知道對面道人很強,自己是趁人之危,既然下場,那就橫下一條心幹到底。
他拔出單鋒劍,一個上步直刺射向陸澤心窩。
唰啦一道白光破空閃耀,比那“一字電劍”丁堅也不慢多少,劍勢迅疾之外,更有一道凝聚不散的真意在其中,凜凜威勢,貌似堂皇正大。
若是心志不堅之人,恐怕會當場心神失守,為其所乘。
但不包括陸澤。
以他的神識法眼看來,這劍法招式少變化,偏向簡單而質樸,出手峻疾兇悍,以刺為要,中則必有龐沛大力迸發,即便是身穿重甲,也可直透。
想想當年唐軍面對的草原強敵,都有了相當程度的皮甲裝具,非此不能輕易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