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妖道:从笑傲大明开始》 莫愚生

封真人這種事,本朝開國以來並不罕見。

最早是太祖洪武皇帝嫌棄天師稱號,“天哪裡來的師”,一律改為了真人,也不算委屈。

但凡道業有成的真修之士,封了也能為當朝增光添彩,順便安撫道門,讓他們繼續為安定人心出力。

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正是朝臣憋著一肚子勁要壓服小皇帝,以後方便掌控朝堂大事,省的再來一個正德帝那種難以控制的。

結果嘉靖帝居然學起來他那不靠譜的堂兄,封一個二十冒頭的小道士當真人,還要封為國師?

你就那麼喜歡跟你堂兄學啊!

楊廷和大學士為首的老臣們,生恐又來一個不省心的時代,也顧不上原來的計劃了,直接出面要勸皇帝收回成命。

奈何嘉靖帝跟陸澤有了默契,就是要用這件事來回敬朝臣們搞出來的“大儀禮”。

你們讓我換爹,我就讓你們換腦子。

於是乎,無論大學士如何反對,嘉靖帝最後一錘定音,這是通知,不是跟你們商量。

詔書早就寫好,直接讓人去宣了就是,相關的道袍、玉帶、印章和法劍等物一樣不缺,看規制,顯然準備後邊再加封,甚至可能連尊號都擬好了。

陸道爺什麼也沒幹,就憑空得了一個“和一真人”的封號,而整個尊號應該是“護國天師振法修真守誠和一真人”。

什麼時候給完整的,得看他守和道人能不能與皇帝默契的完成一些事情。

陸澤且不管後頭的拉雜事,先正兒八經的拿到了“真人”封號。

這東西有什麼用,他非得弄到手?

皇權封號對修神仙之道的人很重要,關乎成敗。

當然陸澤之道不在此,也沒多大影響。

關鍵是四個字,名正言順。

沒有真人封號之前,他只是個授籙道士,能領點俸祿和賞賜就是極限。

受封國師真人,他就有資格參政議政,給皇帝直接上表文提建議。

雖然以前的真人們基本上不會幹這種事,他陸道爺不一樣,他就是來搞事的啊。

好處自然極多,其中之一,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去閱覽皇家秘藏典籍。

在民間被封禁了的一些天文曆法著作,皇家內檔都有留存,而佛道各家的修行典章,武林各派的氣功心法,也有不少備份。

最重要的是,陸澤想找到有關這個世界不為人知的那些秘辛,追尋其中真相,有利於他接下來擬定行動方略,避免哪天給一道雷劈死,或者一巴掌拍死。

除此之外,還涉及到他與皇帝要做的第二項配合,這裡且按下不表。

總之,二人御花園一見,眼神交換中已經達成了默契。

皇帝用袖子裡暗藏的“龍虎金丹”向他點明,背後早有了道門支持,等於是自己人,可以放心大膽的幹。

陸澤主動要封號,也是主動為其解圍的意思。

一石激起千層浪,隨著陸澤和一真人的事情落定,朝堂內外風雲迭起。

張璁、桂萼等保皇派都看出名堂,紛紛卯足了勁與楊廷和等老大人們對抗,動筆桿子打嘴仗之類自不必多說,那本就是詔他們來的作用。

而大學士楊一清等人在後邊暗暗使勁,側面呼應張、桂等人的主張,雙方吵得不可開交,那叫一個熱鬧。

陸道爺有了皇帝欽封的真人名號,就有理由做事了。

僅僅過去沒幾天,他便提出要辦個禳災祈福法會,為去歲今年的災民超度,為將來求個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啥的。

大明朝的災荒之多冠絕歷史,據後世統計,明代至少先後出現5416個災區。

可以說,任何時候辦這類法會都沒問題。

尋常此類活動往大里搞,得朝廷給錢,這一次是別想了,朝堂上大多數人都恨不得他趕緊去死,要錢,一文也沒有。

但是,嘉靖皇帝有錢啊。那錢還都是陸道爺給掙來的,另外江西、湖廣兩條財路,此時也都落到皇帝手裡,再不用被朝臣捏著錢袋子,幹啥事都不能痛快。

因此,陸澤上表請準,大臣們還沒想好怎麼應付,皇帝的內庫已經把銀子撥了下來,並下令京城九大皇家宮觀一體輔助,連白雲觀的老道士們都得出來給陸道爺打下手。

許多人以為會鬧點內部意見,結果沒有一個人跳出來找事,配合的那叫一個默契。

楊廷和大學士頓時明白了,這是道門借守和此人向朝堂宣佈了態度。

這下子有點麻煩,但不多。

他很清楚現在的佛道兩家,自從漢末到兩晉各自被爆錘之後,都不再跳出來衝在最前頭,充其量扒著皇權上下其手,撈錢過好日子,大家都這麼幹,誰也別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