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君子以懿文德

第1038章南越速戰安南順,東南海寇蕩寇船

大夏平寧二十六年六月

才驅逐前朝皇室黎明昶、黎明提兄弟,受禪登基,坐穩南越國主的李公蘊,猛地得知中原王朝以助黎朝討逆的名義,出兵南越的消息。

當時便被嚇得六魂無主,一面遣丞相陶甘沐攜帶厚禮,出使大夏請求天朝緩兵。

一面急調正在平定南方清化州、演州的大軍北上回援。

六月十八日

南越使者乘坐商船抵達杭州,請求入貢,被夏廷拒絕。

六月二十九日

夏軍自廣南西路西平州攻破諒山,踏入南越國境。

七月五日

南越軍被迫接戰,五萬越軍在北江附近與兩萬夏軍對戰。

雙方雖然兵力懸殊,但南越國依舊停留在唐末才從中原分出來的狀態。

全國可用的精兵強將,僅有當年從唐朝繼承而來的,被歷代南越國主引以為心腹的禁軍數千人,其餘都是臨時召集起來的農兵。

而此時的五萬越軍中,僅有千人禁軍。

兵敗如山倒,五萬越軍被夏軍攜帶的火炮三十餘門嚇得當場潰散。

夏軍由此進圍南越重鎮大羅城。

此時大羅城內僅有越軍數千人。

面對上萬精銳夏軍的圍攻,被譽為南越第二堅城,僅次於國都華閭的大羅城,僅僅堅持一日,便被夏軍攻陷。

七月十三日

水軍諸將吸取當年滅南漢的教訓,在得到命令的第一時間便啟航南下。

終於是趕在陸軍之前,抵達南越都城華閭近海。

隨後在船炮的掩護下,南洋水師水兵千餘人,成功登陸,奪取了華閭港口,並襲取西南面對海港的水門,成功攻入華閭。

李公蘊聞得火炮聲越來越近,本在與麾下武官商議如何在華閭北面的儒關佈置防禦,驚聞夏軍已至城內。

任憑他是一個鐵打的漢子,南越國內少有的豪雄。

此時也覺得憋屈、憤懣,高呼道:“此天要亡我,豈有三個月之天子乎”

大夏平寧二十六年七月十四日

南越偽主李公蘊,攜文武百官二十餘人,在華閭近海的夏軍戰船上,向大夏提交降表,並獻上南越國黃冊。

七月十六日

大夏陸路主帥趙匡胤,才一臉不豫的率兵進入華閭,並接過南洋海師都督上官宇的指揮權。

八月

夏皇白汐命趙匡胤押送南越偽主李公蘊、前朝幼主黎龍乍等南越君臣百餘人歸國,獻俘開封。

九月

南越國一行人抵達開封。

白汐先是賞賜了出征的將士,擢趙匡胤為大都督,為水軍都督上官宇,兩廣都督段榮軒為步軍都督。

原大都督柴榮恩榮老退,賜‘耀忠擴土保國功臣’名號,並加元帥銜。

針對南越一行人,先是午門斬首了偽主李公蘊及其黨羽,然後封賞幼主黎龍乍為‘安南王’,賜開封府邸一座,留其常駐京師。

將原安南國劃為安南路,治所寧平,屬廣南行省,同置安南都督府。

晉封燕王之子,長寧郡王白誠為康王,就鎮安南路。

安南既定,但與之幾乎一同出兵的琉州海寇卻遲遲沒有平定。

夏軍海師五百艘戰船一出現在琉州海域,初一接戰,損失數十艘船便急速而逃。

因為海賊的船隻幾乎沒有重武器,所以十分輕便,速度遠勝於海師承載有十門火炮的戰船。

等到夏軍抵達琉州治所基隆縣時,海寇們早就逃之夭夭,遁入大東洋,不知所蹤。

負責征討海寇的李明輝以為此戰大勝,於是一面上書朝廷報捷,一面撤兵返回杭州軍港。

正當大夏君臣都認為南方安定,海清河晏之際,東南再次出現海寇,並劫掠了廣南西路的瓊州島,劫掠島上百姓上千人。瓊州一個縣,直接消失在大夏版圖上。白汐十分震怒,朝堂上的文官也藉機上書,彈劾李明輝冒功之罪。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本來是由上官宇與李明輝同爭水軍都督一職,最終變成了上官宇升任,李明輝被下獄的結果。

九月二十三日

夏帝白汐親命上官宇為‘東南沿海蕩寇兵馬都部署’,全權負責剿滅東南海寇一事。

大夏平寧二十七年二月

東南沿海未靖,白汐反倒先撐不住了。

二月二十二日

大夏皇帝白汐於大宋宮承德殿內病逝,終年七十四歲。

五十四歲的皇太子白牧,在群臣的見證下,根據遺詔,於靈前即皇帝位,並冊立秦王白楓為皇太子,秦王妃蘇氏為太子妃。

大夏皇室與其他王朝的皇室不同,男子普遍比女子活得時間長,以至於很少出現主幼母壯的事情出現。

二月二十八日

大夏少見的召開大朝會,商議大行皇帝諡號、廟號、陵寢。

最終,白汐被上諡號“神武昭肅定孝皇帝”,廟號“莊宗”,葬“永安陵”。

同時議定明年年號“升龍”。

至於為什么用‘莊宗’,而不用‘太宗’,是因為北夏已有太宗廟號,為避先祖諱,故用莊宗。

也因為歷史上有三個夏朝,所以史家稱大禹之夏為‘先夏’,白翟之夏為‘北夏’,如今白澗之夏為‘後夏’。

五月

大行皇帝靈柩入土封丘,新帝白牧在安排好太子監國、諸王監輔、輔政大臣後,遵循祖制,入守孝宮。

大夏由東宮總理階段,進入臨時輔政會議階段。

而國家進入沉寂階段,本來已經得到線報,計劃好圍剿吳大膽海寇集團的上官宇,不得不停下戰略,等待皇帝出孝。

不過趁著上官宇並不是什么也沒做,而是趁著這段時間,根據海賊船快皮薄的特性,改良了新式戰船。

向火炮製造廠專門定製了一批小型火炮,相較於常規火炮小了三分之二的口徑,同樣也減輕了一大半的重量。

同時發明出鏈彈,專門擊毀海賊桅杆。

他將這些小型火炮放置在速度快的尖型帆船上,一共製造了百艘,並取名為‘蕩寇船’。

大夏升龍元年九月

國家再次進入皇帝親政階段,上官宇提出的戰略當即被新帝白牧通過。

九月十九日

上官宇率領水兵六千人,乘坐三百五十艘戰船,其中五十艘新式戰船,兩百艘老式戰船,一百艘蕩寇船。

十月二日

夏軍海師成功在南海麻逸國海域附近,抓到海寇吳大膽所部。

海寇艦隊六百餘艘,正劫掠麻逸國沿線,準備返回琉球據點。

看見夏軍海師如狼似虎的撲上來,賊船自知不敵,故技重施,毫不猶豫的轉向,往南邊逃去。

然而蕩寇船專為海寇所備,船上載重極少,僅有十門小炮和所規定的彈藥,以及水兵三百餘人。

就連出海物資,都放在其他大船上,僅帶了一兩日的所用物資。

只見蕩寇船張開布帆,乘著海風飛馳,極快的繞至海賊艦隊前方,橫向攔住去路。

百艘蕩寇船橫向隊列,百炮齊鳴,打頭的海賊船十個沒了五個,士氣大跌,紛紛轉向,以至於陣型混亂,船船相撞。

就這樣蕩寇船攔住取路,後方的炮船跟上一個個收割。

不過兩個時辰,整片海域便僅剩下數十艘海賊船掛上白旗,請求投降。

至此,肆虐大夏東南沿海兩三年,一度起勢佔據沿海兩州數縣,戰船千艘,海賊上萬的吳大膽海賊集團,就此覆滅。

並且,蕩寇船的出現,使得海上海賊越來越難逃跑。

大夏海師也大量製造蕩寇船,列裝南北洋海師,幾乎做到一艘炮船配備兩艘蕩寇船,一艘補給船的地步。

由此形成的最小的海軍組織單位。

幾乎如此十艘炮船所形成的小型艦隊,便可順利守護整條航線。

大夏海師由是在目光所及的海域,打無敵手,所行無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