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157章 異鄉人

“我明白你的顧慮了。”

看着這位來歷莫測的秋先生。

姜星火用手中的銀幣挖了個洞,插在了地面手繪的棋盤上,隨後又草草埋了點土在表面。

“這枚銀幣是稅收,棋盤上的格子是天下的無數個鄉鎮,而稅收紮根於此,皇權無可奈何,‘士紳一體納糧’的政策執行不下去,是也不是?”

“自是如此。”夏原吉點了點頭。

姜星火揉了揉蹲了半天有些發麻的膝蓋,繼續說道。

“那你既然覺得執行不下去,我們不妨來說道說道,什麼叫做政策執行?”

這個問題,問的朱高煦和夏原吉愣了下神。

什麼叫政策執行?

政策執行就叫政策執行啊!

“我先來說一下我理解的‘政策執行’的定義和內容,以及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你們聽聽對不對,有沒有道理,如果覺得有道理,我們再繼續討論如何讓‘士紳一體納糧’這件事執行下去,怎麼樣?”

姜星火說的很客氣,但兩人自然只能先聽聽再做結論。

說來也新鮮,夏原吉這個在戶部打轉了這麼多年的能臣,如今仔細想想,什麼叫做政策執行,他心裡跟明鏡似地,但要是清清楚楚地想說出口,卻又說不出來。

夏原吉訥於言嗎?

當然不是。

就是說不出來,總結不出來成體系的東西,就跟中國的工匠技藝一樣,會做不會說,沒有體系歸納。

姜星火緩緩說道。

“所謂政策執行,指的就是如朝廷和下面布政使司、縣衙等等,這種政策的執行者,運用各種包括廟堂、經濟、文化上的資源,通過組建對應的組織機構,採取包括了解釋、實施、服務、宣傳等方式,將‘政策觀念’本身的內容,轉變為‘現實效果’,使得既定的政策目標得以實現的過程。”

當這個完整的定義甩出來的時候,夏原吉方才瞭然地點點頭。

夏原吉也想說的,就是這套意思。

東西誰都懂,誰都會做,但像姜星火這樣給定下標準,做出定義,卻很難。

千萬不要小瞧【下定義】這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

覺得:嗨,下個定義有什麼大驚小怪的?誰不會謅幾句呢?

事實上,近代科學體系的重要一塊地磚,就是【下定義】。

只有通過嚴謹的方式,將各科學體系內的分類學科的所有事物,都用【下定義】的方式進行解釋,才能成體系成系統地培養各個學科的相應人才。

否則,就會又回到了經驗主義式的師徒傳承時代。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說只有靠個人領悟才能學習,靠那種“見心明性”式的學習,永遠培養不出來近代科學體系所需的人才,以及推動近代民族國家崛起所需廣大的產業工人。

姜星火繼續道:“而政策執行的內容,想來跟定義相比,對實踐就會比較有幫助了。”

“政策執行的內容,就是包括了組織準備-人事準備-政策分解-政策實驗-政策宣傳-政策推廣,以及這條流程所需的指揮、溝通、協調等系列活動。”

說罷,姜星火把這幾個詞逐一寫在了地面上。

一組織準備

“什麼是組織準備?”姜星火扭頭問大鬍子。

朱高煦嘗試着答道:“幹什麼事,都得有對應的組織去做?”

“你說的很不錯。”

姜星火肯定道:“那你們說,收稅這件事,需不需要準備一個專門的組織去做?還是說,讓現在的去做就好了?”

夏原吉答道:“現在中央有戶部統籌收稅,十三布政使司,由承宣布政使主管賦稅。直接管理賦稅的,布政使司下有稅課司,府一級有也有稅課司、稅庫司、河泊所只是到了鄉一級,就需要里甲來督征糧賦了。”

姜星火循循善誘:“也就是說,其實大明是有一套完整的、現有的課稅系統的,只是這套課稅系統觸及不到鄉和鄉以下,所以你才會覺得‘士紳一體納糧’執行不下去,對不對?”

夏原吉隱約感覺,姜師似乎已經有了一套極為完整的思路。

而這種感覺,就好像是獵物循着一路誘餌,最終要掉到陷坑裡一樣。

但是夏原吉此時當局者迷,哪怕略有警覺,也只能點頭稱是。

“便是如此,鄉和鄉以下,朝廷只能靠士紳擔任的里甲組織來收稅。”

姜星火復又問道:“那要不要建立一套鄉以下的收稅機構呢?”

“不可能!”

夏原吉幾乎是脫口而出。

任何一個對大明基層治理有過一點點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就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在大明的基層,士紳與宗族混雜在一起,盤根錯節,無從理清。

他們的力量是如此地微小,以至於大明的軍隊輕易便能把任意一處摧毀。

就好似.拔毛。

可他們的數量,也太過於龐大了。

那麼,大明能把自己所有的毛都拔掉嗎?

拔掉之後,又該如何抵禦寒冷調節體溫?

拔毛都如此困難,更別說挨個擠開毛孔去植入另一根新的毛髮了。

大明,有一千四百二十七個縣!

每個縣,都按照地圖上的地域,順時針劃分為數十到上百個“都”,“都”並不是行政單位,僅僅是便於標識的地域劃分,相當於大明縣級地圖裡的一個個小格子。

而大明所謂的“鄉”也不是行政區劃,只是民間自發認同形成的地域概念。

一個縣,大約會有幾個到十幾個鄉,平均值在六到八,很少有超過二十個鄉的特例。

那麼按照每個縣有七個自然鄉來計算。

大明就有九千九百八十九個自然鄉,取整數,約等於一萬個自然鄉。

一萬個自然鄉是什麼概念?

一旦設立對應到某個鄉的具體收稅機構。

那麼這個鄉級收稅機構哪怕只設置四到五個辦事人員。

這個新增機構。

總數就已經超過了大明帝國的官員人數!

是的,沒看錯。

大明帝國正式在編的官員隊伍,到了建文末年永樂初年,也“不過是”四萬多人!

換句話說,如果大明下定決心皇權下鄉。

大明必須要養活跟現在官僚體系人數幾乎一樣的一套新班子。

這套新班子就算薪資低廉,當乘以四到五萬後,依舊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

那麼大明帝國的高層決策者就必須衡量一下。

為了更好地收稅,反而造成了新的冗官和超額的支出,多收上來的稅,能不能彌補這部分支出呢?如果是賠本買賣怎麼辦?

算算賬,值得嗎?

當夏原吉說出他的計算和擔憂後,出乎他的意料,姜星火竟然頷首同意。

“從算賬的角度來看,確實不能單獨建立一套鄉級的收稅機構。”

“那怎麼辦?”朱高煦問道。

姜星火安撫道:“別急啊,是否建立單獨的鄉級稅收機構,這個問題可以暫時擱置,我們按照政策執行的流程,繼續看下去。”

姜星火又在泥土上用手指劃拉出了幾個字。

②人事準備

看着這幾個字和阿拉伯數字的序號,夏原吉若有所思,在心中想到。

“如果我把戶部所有的事情,都像這樣按流程規定好.什麼事情是哪個司負責,具體到哪個人,後續需要怎麼做.是不是會明顯地提高效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