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513章 辯手

姜星火看着負責協助秩序工作的錦衣衛遞上來的名單,稍稍陷入沉思。

明初理學宗師,能真正有青史留名地位的,無非便是宋濂、劉基、方孝孺、曹端,寥寥幾人而已,宋濂、劉基這兩位洪武時代的執牛耳者,如今早已成了絕唱,而建文時代的方孝孺,作為自己名義上的“師爺”,更是被噶的全部傳承都斷了,未來真正能引領永樂時代的曹端,現在還只是年輕一輩的宗師。

至於再往後,在明代思想界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薛瑄、吳與弼、胡居仁等理學宗師,現在要麼沒出生,要麼才十來歲至於三原學派和崇仁學派這些名噪一時的學派,更是連影子都沒有。

所以,按名單來看,只要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學派領袖,算是該來的是都來了。

看着自己被士林普遍歸類到了浙東學派嫡傳里,姜星火真的哭笑不得。

“有說的嗎?這是按浙東的永嘉、永康學派事功之學來劃分的嗎?”

姚廣孝揶揄地笑了笑,只道:“還真不是。”

傳統概念上的浙東學派作為一個地域性學派,其實是大類的說法,古以錢塘江為界,分為“浙西”、“浙東”,後世的杭嘉湖地區古為“浙西”,而寧(甬)紹、台溫、金麗衢地區均屬“浙東”地區。

南宋的時候,浙中呂祖謙的金華學派、陳亮的永康學派、浙南葉適的永嘉學派,統稱為浙東學派。

金華學派傳承到了汪與立這輩自不必說,而主張“經世致用”的事功之學的永康、永嘉學派主要活躍於南宋,最終在宋元之際走向沒落不得不說,有楊氏三代人堅守門楣的關學這種學派,反倒是少數的、幸運的。

“這裡面最重要的劃分方法,是黃溍-宋濂-方孝孺這一支的新浙東學,按傳承順序,到姜聖你這根獨苗苗上了。”

經過老和尚的解釋,姜星火方才明白了過來是什麼意思。

到了明初,浙東學派的含義開始有所改變,金華學派退居其次,後來居上的是宋濂-方孝孺這一脈,也就是“新浙東學派”。

而宋濂“新浙東學派”這一脈,還要追溯到元代的“儒林四傑”之一的黃溍。

這是一個對明初思想界有着極其深遠影響的人物,但卻鮮少被人所知。

其人是浙江義烏人,出身雙井黃氏,是黃庭堅的親叔黃昉的九世孫,在元末思想界有着無與倫比的地位,充任過元廷的經筵官給元帝講課,並且擔任了知制誥負責撰寫皇帝詔令,還擔任過國子學博士,三度出任浙江等省的鄉試主考官,門生故吏遍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