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寂寞剑客

三個月後,時間來到崇禎29年也就是公元1656年的正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奧地利大公斐迪南三世灰頭土臉的回到了羅馬。

不過,斐迪南三世這次回來,是被明軍抓回來的。

是的,50萬神羅大軍遭到明軍擊潰,斐迪南三世也成了明軍的戰俘,這也是繼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七世之後被抓捕的第二個皇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

個過程至少得五十年,甚至上百年,要犧牲的大明將士以及要付出的代價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剛開始,江天一和鄭森等人還不太服氣,認為崇禎這是在誇大其詞。

因為從明軍與歐洲聯軍的多次交戰來看,歐洲聯軍的表現並沒有比中亞地區的遊牧軍隊強到哪裡去,也就比莫臥兒帝國的軍隊略強。

然而崇禎卻告訴他們說這一觀點是錯誤的。

歐洲聯軍在野戰中表現不佳,但是在防禦戰當中的表現卻堪稱優秀,直接的證明就是歐洲聯軍在阿斯特拉罕防線的防禦。

崇禎更指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

歐洲剛剛結束了一場大型戰爭,那就是天主教與新教之間的三十年戰爭,這一場大戰極大的催生了歐洲的軍事科技的革新,同時造成了一個直接後果,那就是使得整個歐洲大陸幾乎遍佈稜堡,稜堡的數量數以萬計!

一句話,歐洲的陸軍打野戰不行,打防禦戰還是很強悍的。

更要命的是,歐洲大陸遍佈稜堡,再加上善於防禦的陸軍,這就很麻煩,真要是一路平推過去,不知道要戰死多少人,大明帝國的軍隊數量雖然龐大,也架不住這麼個消耗法,所以必須另想他法。

更好的辦法當然是讓歐洲碎片化,陷入長時間的軍閥混戰。

那麼,怎麼樣才能讓歐洲碎片化?答桉很簡單,去宗教化。

歐洲除了古羅馬時代之外,從來沒完成過統一,但是其內部還是存在統一的基因的,那就是統一的宗教,也即基督教。

即便基督教分成了天主教、新教及東正教,可是信奉的仍舊是聖經新約。

正是因為有基督教的存在,使得歐洲不致滑向失控的深淵,因為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宗教會站出來斡旋,不至於讓各個國家陷入你死我活的種族滅絕。

但如果去宗教化,讓歐洲的君權高於神權,就等同抽走歐洲的統一基因。

到了那時候,歐洲國家之間的磨擦與戰爭,就不再是貴族之間的血統或者權力傾輒,而是變成了國與國、種族與種族之間的殘酷鬥爭,那時候的戰爭將變得更殘酷,戰爭的規模也將比現在大得多,對於歐洲的消耗也將會更大。

當然,如果放任自流下去,歐洲大陸上最終一定會出現一個大一統帝國,就跟華夏秦國兵吞六國,最終完成統一大業。

很不幸的是,歐洲已經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因為歐洲國家沒有秦國那麼充足的時間了。

秦國奮六世餘烈,才終於完成華夏的統一。

但是大明最多隻需二十年,就能完成休養生息。

繼而就能夠發動對歐洲的超大規模的滅國戰爭。

二十年之後,大明的六大鎮、十五小鎮總共90萬鎮兵,至少可以繁衍出180萬以上的二代鎮兵,屆時就將擁有270萬人以上的龐大軍隊。

有了這270萬人的龐大軍隊,足以完成對印度半島以及歐洲大陸的消化。

至於美洲大陸以及澳洲大陸,反而不那麼著急,因為只要征服歐洲大陸,就根本沒有人能跟大明爭奪美洲以及澳洲大陸,就憑那些土著民?又或者已經流放到這兩塊大陸上的那幾萬個罪犯?分分鐘就能滅了他們。

崇禎的目光從馬紮然、斐迪南三世等臉上掃過,笑問道:「諸位意下如何?如果沒有不同意見的話就簽署和約吧。」

「我有,我有不同意見。」亞歷山大七世慌了,「皇帝陛下,只要大明帝國願意承認羅馬教廷的承在,羅馬教廷願意臣服於大明帝國的治下,教廷甚至於願意支付賠款,對,我們可以為基督世界發動的這次東征進行賠償。」

亞歷山大七世是真急了,為了

打的打架,拉的拉架,渾水摸魚的摸魚,場面一度混亂至極,最後還是大隊長招呼好些人才把架拉開,把人抬去了鎮衛生院。

一系列檢查後,鄭宏康損失慘重。

身上零零散散的小傷就不提了。

衛生院的老醫生建議他去縣裡的大醫院治療,然鵝被裴雨歡苦澀著臉拒絕了,「家裡哪有那麼多錢。」

「再說,老鄭家都有兩個男孩了,實在也沒有傳宗接代的需要了。」

「至於第二條腿,斷了也好,這樣就跑不了太遠,他要想再拋妻棄子遠走高飛笑傲江湖的,也得掂量掂量自個兒有沒那能耐。」

「其實這也是好事。」

「他偷人婆娘,代價是付出兩條腿,還是很公平的,我都跟陳老三談好了,自此之後,兩家之間的恩怨一筆勾銷。」

「都是一條街上的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這事說到底還是鄭宏康先做得不地道,俗話說,先撩者賤嘛,為了鄰里和睦相處,我家老么受點委屈沒什麼的。」

「唉,我一個弱女子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著實疲於應付孩子爸的風流韻事了,不如快刀斬亂麻了。」

對此,木葉鎮老街的吃瓜街坊們臉上都露出一言難盡的表情。

弱女子神馬的,你對自己的戰鬥力心裡沒點比數嗎。

還鄰里和睦……

呵。

誰家遭遇這種事情都是見面拔刀的仇家關係。

陳老三本來還想找鄭宏康扯皮,至少得咬下他一大筆錢,美曰其名青春損失費,「我一個正值青壯年的男人,被鄭老么害得獨守空房神龜寂寞三年,白白浪費了這大好的青春,如果不是他造的孽,我二胎都有了,賠錢,必須得賠錢。」

被裴雨歡一句「你只是空了三年,鄭老么卻失去了餘生做男人的資格」懟了回去。

「至於二胎,嘿,要不怎麼說巧了呢,王小惠肚子裡剛好幾個月了,你看你不用使勁,兒子就有了,是佔了大便宜了呀。」

陳老三:「……」窩槽泥煤!

誰踏馬稀罕這種便宜。

氣得心梗。

「這事我不會這麼算了的!」

「既然你要扯,那行,你打斷鄭老么兩條腿,等王小惠回來,我打斷她一條腿就行了,這麼算起來,還是我吃虧了。」

鑑於十分了解這潑婦的戰鬥力,陳老三最後妥協得十分不甘心。

此刻,鎮衛生院。

鄭宏康臉色漲紅的拍著病床,朝裴雨歡大吼,「你為什麼不給我治?為什麼?我要去大醫院!我要去大醫院!」

裴雨歡淡淡說道,「可以啊,只要你拿得出錢來。」

鄭宏康當然有錢。

只是都存在存摺裡。

之前因為身什麼證失效了,存摺也用不起,前幾天他重新恢復了證件,本意是自己親自去取,奈何腿斷了,打著石膏板,去不了。

最後一臉不情願的把存摺交給裴雨歡。

「先取一千。」

裴雨歡:「哼。」

直接去郵什麼局把摺子裡的錢都取了出來,一毛都不剩,完了還把摺子註銷了。

拿著沉甸甸的五千塊錢,她毫不客氣的裝進了自己的小錢包,夫妻共同財產嘛,沒毛病,至於鄭宏康那頭,想治就治唄,正好讓他死心。

畢竟,她對自己的力度,很有信心。

於是在鄭宏康去了一趟縣醫院做了詳細的檢查後,最終得到一個令人心碎的結果。

就……

挺讓人遺憾的。

呵呵。

對此。

保住教廷,甚至於不惜犧牲基督世界的利益。

其中的道理也非常簡單,只要教廷還在,只要教廷對基督世界的統治還在,區區一點錢財算得什麼?歐洲的上億信徒會源源不斷的給教廷上供。

然而如果教廷都不在了,那就真的什麼都不復存在了。

聽到這,崇禎便笑吟吟的將目光投向斐迪南三世等君主以及首相。

結果也不出崇禎的意料,斐迪南三世、馬紮然等不約而同跳出來表示反對。

說真的,斐迪南三世、馬紮然等世俗君主以及首相等,真的看不出崇禎的這個條件對他們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

好處是加強了世俗君主的權力。

畢竟從今往後不需要教廷的加冕了嘛。

而且基督教的舊有的禮儀仍舊還存在,比如說各國境內的大教堂仍然存在,唯一就是教堂的主持需要來自大明的掌教任免。

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因為每座教堂的主持都只能從本教堂的神甫中產生,大明的掌教也只能在備用人選中選擇,再說了,基督教已經喪失了加冕王權的權力,誰來當各個教堂的主持對王國還有什麼影響?沒影響!

反正馬紮然他們想不出存在什麼壞處。

所以,這根本就不是陰謀,而是陽謀。

最終的結果也是不言而喻,這一提議遭到了所有世俗君主、首相或者代表的支持,僅只有教皇亞歷山大七世激烈反對,但是亞歷山大七世自己都只是個階下囚,他的反對又能有什麼用?所以羅馬和議很快就簽署正式文件。

崇禎29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的這一天,羅馬和約正式簽署。

以斐迪南三世為首的歐洲君主、首相以及代表們心情愉快的在和約上簽字,這些個君主首相以及代表們並不知道,隨著這一份和約的簽署,整個基督世界正式碎片化,真正的戰亂年代,正在大踏步的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