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遇见狼人开始》 月宫藏剑

聽趙衡此問,李遠嚇了一跳。

難道自己這麼快就暴露了?

可回過頭細細一想,若將之前那巖洞避風雪時所遇神秘老者,與今天“狂刀邪劍”的謹慎表現聯繫在一起,倒是很容易得出“自己並非普通人”這個判斷。

只是這趙衡為何能一步到位,肯定自己是“修仙者”呢?

李遠忽然想起了之前趙衡所講故事中的一些山魈精魅。難道說……這趙家,之前也接觸過修行之人?

想到這裡,李遠略蹙眉,點了點頭:

“也不瞞趙兄,我之前的確有些機遇。只是還望趙兄不要聲張出去。”

趙衡眼睛一亮,似是心中石頭落地,不禁搖頭笑道:

“我之前就覺得你的身份不凡,不似普通人家。先前救我與徐雁依的那一……劍,也當真不似普通武者能使出來的,看來我真沒看錯人,哈哈哈……

“對了對了,李遠,你看我有沒有修仙的資質?”趙衡忽然想到了什麼,急忙問道。

“這個……”李遠欲言又止。

銀月教過自己簡單判斷修行資質的方法。即是從周遭天地靈氣的流動來判斷一個人適不適合修行。

初識之後,即可感應到天地靈氣。若是發覺天地靈氣遇到目標人體,毫無阻礙穿行而過,甚至隱隱有被其吸引的情況,可簡單判斷其體質適合修行。

若是天地靈氣遇人體如同水遇石頭,繞行而過,多半此人資質較差,幾乎無修行潛力。

當然,即便體質適合修行,也不是簡簡單單便可以走上修行之路的。心性,魄力,毅力,悟性等等,均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甚至運氣也算是其中一環。

如此下來,有潛力修行至通竅的修行者,當真是萬里無一。

不巧的是,之前李遠就細細觀察過,身邊的趙衡等人,均沒有修行的資質。

甚至整個五嶽城,這幾個月觀察下來,有潛質的人也極少。

當然,也有許多修行者,身具一些掩飾自己修為的妙法。銀月說過,修行者經常會遇到一些危險情況,若是自己的修為境界被對方一眼看透,待爭鬥起來自然不利。

《識海初決》,就有掩飾自身修為的妙用。據銀月說,若是學得通透,可令同階對手誤判自己的境界。

比如說,自己和對方都為集氣七層,那麼在運轉《識海初決》的掩飾下,可讓對方誤判斷

(本章未完,請翻頁)

自己為集氣二層或三層。

這樣,有些大意的對手便會掉以輕心。若是之後起了爭鬥,這份大意可是要倒大黴的。

不過,若是雙方境界差距過大,或到了高境界的修行階段,《識海初決》的掩飾效果就很有限了。

比如那位雪中偶遇的老者,一眼便瞅透了李遠的修為。而李遠卻連老者的根底都看不出來——只能憑藉直覺判斷,老者並非凡俗,境界驚人。

……

……

略猶豫後,李遠答道:

“這個……恐怕要讓趙兄失望了。據我觀察,趙兄的體質並不太適合修行。”

停了一下,又補充道:

“當然,此事並非絕對。我的修行也不到家,在一些高人看來,趙兄身具潛質也說不定。”“……哈哈哈”,趙衡聽後倒沒露出多少失望,“本來我也就隨便問問,要是李遠你說我身具資質,我反而要忐忑許久呢。聽說修仙之路險惡異常,像我這種沒有大毅力的人,還是當個普通人,過過江湖的癮就好。”

話畢,趙衡卻退後一步,直視李遠,頗為正經道:

“無論如何,李公子對我也有救命大恩。待此番事了,回五嶽城後,還請抽空來敝府一趟。趙家有一傳承之物,此番由我做主相贈。”

還未等李遠婉拒,便抬手打斷道:

“公子不必著急拒絕,此物乃趙家先祖傳承之寶,據說是許久前從某位仙人處得來。仙人留言道,若趙家後輩有大修仙者問世,便可將此物給予。若是自家一直未出修仙之輩,也可將其贈與對趙家有恩、有緣的修仙者。但切記萬萬不可隨便露與陌生外人,恐招惹禍端上門。

“此物對凡人來說一文不值,對某些大修仙者來說卻是無價之寶。說實話,我趙家視此物也為一個燙手山芋。因為祖上近十代人,都不知所謂‘修仙者’是何物,更不知此物有何價值。而這東西放在家裡,沒準哪天被什麼人找上門來,吃不了兜著走。

“此番結識李公子,只覺公子人品,才華俱佳。此番得救,又得知公子乃修仙者,趙某當真欣喜異常。此寶贈與公子,當是最好選擇。”

李遠聽了這番話,婉拒的話倒也暫時收了回去。說實話,李遠對這個所謂的“寶物”還是頗有興趣的。自己隨銀月修行時日甚短,基本沒有機會去接觸什麼寶物。話說,寶物該不會是一塊靈石吧……

想到此處,李遠終於下定了主意。

“既然趙兄這麼說,那我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就卻之不恭了。不過,去趙府之後,我會幫趙兄看看,趙府之中是否有人具備修仙之資。若是有,此寶或是留在趙府當中更好。屆時趙兄若真過意不去,折算些錢財給我也好。”

“呵呵呵,好,好!不論結果如何,趙某都視李公子為畢生知己。若今後有趙家能幫襯之處,儘管開口。”

“嗯,一定。”

……

……

兩日後,風塵僕僕的隊伍終於得進都城。

或是因為皇后娘娘重病緣故,進出城的隊伍中夾雜了許多僧尼道乞以及衣著怪異之人。比如肥頭大耳慈眉善目的和尚,一身丐裝灰頭土臉,卻拄著一根貌似價格不菲的長杖的老乞丐,道袍規整頭戴高冠,兩眼望天的中年道士,甚至還有一些裝戴頗為怪異,似是遠路而來的異邦人。

想來這些人多半也是為了應御史府的徵召,為解決皇后娘娘的病而來。守城士兵對其似也習以為常,簡單盤問便放行過去。

都城的城牆由青灰色石磚砌成,高度倒是與五嶽城沒什麼大區別。只是那城門卻比五嶽城的要寬上兩倍還多,進出人群也遠遠勝過,幾乎已經到了摩肩接踵的地步。

李遠跟著丘林盟隊伍入了城,一路上悄悄四處張望,覺得頗為新奇。

畢竟這是自己第一次見到這麼熱鬧的場面,倒是大飽眼福。

城中街道比起五嶽城寬廣不少,兩側店鋪似是生意都不錯,來客熙來攘往。不少店夥計索性一直站在店前,大聲吆喝招攬顧客,讓街巷的熱鬧更添了一分。

……

……

這兩日丘林盟眾人對李遠的態度更是敬怕一分,甚至歐陽堂主也隱隱有與其平輩相交的態度。只有趙衡與徐雁依對李遠態度沒什麼太大變化,只是徐雁依說話時也斟酌了很多,不像之前那麼口無遮攔機靈古怪了。

孟疏瓊倒也有幾次藉著與徐雁依親近的機會,與李遠搭起話來。可李遠相比較而言卻是更中意與徐雁依聊天,對孟疏瓊的態度不冷不淡。

倒不是對孟疏瓊有意見,而是她感興趣的東西,李遠沒辦法答得太多。

比如自己的真實出身與身份:如今再說自己小村莊放牛出身,恐怕沒幾人相信。至於修行者的身份,自然不打算告與他人了。

比如自己的劍法從何而來:修行者對於劍氣、劍法的理解應用,與孟疏瓊根本說不清楚。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