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遠說晚上有客人來訪,李母瞪大了眼睛:
“客人?誰啊,咱村的?”
“外鄉來的一個朋友,二十多歲的一姑娘。”李遠一邊低頭收拾著午餐的碗筷,一邊說道。
“是女娃呀?”桌邊的大姐明顯坐不住了,笑罵道:“好你個小遠,看不出來,平時老實巴交,現在勾搭上外面的姑娘啦?”
“嗨,姐你可別瞎說,人家算是我老師,教寫字的。”
“教寫字?比咱村裡陳老頭寫的還好?……難道是鎮裡的?”
“嗯……不是。唉呀不要問了,晚上見到就知道了。”
“好好好,咱家好不容易有客人來,娘今兒晚上多燉個雞。孩他爹,去市上買兩條魚回來!”
李母來了勁頭,興高采烈吆喝起來。
……
……
幾天前,邀請銀月時,李遠心裡忐忑得很。倒不是因為別的,只是不知這幫修行者是否還看得上人間飲食。一些講靈異神怪的書中都說,神仙們餐風飲露,哪怕偶爾解解口食之慾,也是飲靈泉吃仙果。
但中秋那天,好像那棗泥月餅也挺合銀月的胃口的……
既然銀月打定主意要離開這兒,總歸要盡些地主之誼,更何況是這樣一位領自己入了修行大門的恩師。李遠目前能想到的報答方式,就是請她大吃一頓了。
出乎意料,銀月倒是很爽快地一口答應下來:
“說起來,我還沒吃過這附近的飯食。對,最好有酒。”
李遠自然滿口應允下來。
……
……
隨後的幾天,銀月更加專心地指導起李遠的修行。
“按照書中所述,試著引著天地靈氣入體,過程一定要小心”,銀月臉色嚴肅,“天地靈氣並非你所感知的那麼平和溫柔,相反,如果操之過急,非常容易毀掉你的雪山識海。
“待你能夠引天地靈氣入體,就正式進入了集氣期。嗯,我們幾大洲對於修行境界的劃分叫法倒是很一致。
“所謂集氣,則是將原本充滿混沌之意的天地靈氣一綹綹分離理順,取清晰明淨之意,存入雪山之中。以圖逐漸改善肉體,錘鍊經脈。
“集氣期,最終目的是為開通雪山竅穴,從而與天地靈氣共鳴,也就是通竅。那天你所見到的狼人,一隻腳已經踏在了通竅上。可惜呀,最後還是走火入魔了。”
銀月流露出些微遺憾的樣子。
“通竅就是修行最高深的境界了嗎?”李遠猶豫著問道。
“當然不是”,銀月挑了挑眉毛,“等你修習到了通竅,自然就知道了。”
……
……
約定吃飯的傍晚,在穀倉外的大棗樹下看到銀月時,李遠小小吃了一驚。
(本章未完,請翻頁)
銀月換下了之前那件一直穿著的寬大黑色袍子,換之一件淡青色貼身長袍,腰上的素色腰帶繡著銀色的流雲,腰肢纖纖。
頭髮也不再像以前那樣隨便披著,而是簡單紮了個隨雲髻,幾綹沒有紮好的長髮垂在臉頰旁,沖淡了一些冷豔之色。
“怎麼,這副打扮很奇怪?”看著張大了嘴的李遠,銀月不禁笑道。
“沒……從沒見過銀月姑娘這副打扮,失禮了。”李遠自知失態,急忙低頭道。
“好了好了,主要是那件黑袍在你們這兒有點太顯眼了,我特意換了件適合的。”銀月微笑道。
……其實……你這件也挺顯眼的。李遠心底悄悄說道。
若是寧安鎮上或者更遠處的城裡,可能大戶人家會有這副打扮。但青牛村……這裡的女子多半都是裋褐加圍裳,也就小薔薇等幾個愛美的年輕姑娘平時會穿個長裙。
……
……
銀月隨著李遠順著村道慢慢踱進了村子。
正當吃晚飯的時間,路上人不多。即便如此,見到銀月容貌的村民,也大都站在原處看得呆了。
“這女娃是誰啊?是從鎮上來的?”
“你看,她和李家小娃是不是認識?你上去問問?”“別別,我看這姑娘臉色好冷淡,等過陣子有機會私下裡問問李家小娃,從哪兒認識的這麼漂亮的丫頭。”
李遠自從修行以來,五感比以前要敏銳很多,村民的話自然一句不漏地聽進了耳朵裡。
還丫頭,人家沒準比你們歲數還大……李遠腹中暗忖。
銀月倒是目不斜視,跟在李遠斜後方不緊不慢地走著。
不多時,兩人已經來到了李家院門口。
“爹,娘,客人來了!”
李遠用手攏成喇叭,衝著院裡喊道。
“來嘞來嘞!”李母和大姐急忙從屋子裡出來。李母還圍著圍裙,正用圍裙邊忙不迭地擦著手,估計飯菜正做了一半。
看到李遠身後的銀月時,兩人先後愣了一愣。
隨後還是李母反應快一些:
“姑娘快進院裡來,欸,先在這邊坐,咱正燉著雞呢,馬上就好馬上就好。”
“打擾各位了。”
銀月雙手交叉輕輕抱臂,稍稍彎了下腰,行了個摸樣奇怪的禮。
“……”李遠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禮節,不禁悄悄扶額。
看來銀月姑娘之前換衣打扮,企圖入鄉隨俗的努力是白費了。
李母倒是沒在意,只當自己一介村姑,見識太少。匆匆招呼來李父,和李遠一齊在院中支好了飯桌,又擺出了五、六個竹凳。這才返回廚房繼續忙活起來。
桌上暫且先擺上了幾個小菜。銀月挨著李遠坐了下來,李父則坐在對面。
(本章未完,請翻頁)
“屋內還燉著雞湯,稍後就好,我們小戶人家,粗茶淡飯,讓姑娘見笑了”,李父呵呵笑著,“不知姑娘怎麼稱呼?”
“我姓銀,白銀的銀”,銀月按照之前和李遠約定,面不改色地回答道,“算是他的書法先生。”
“哎,書法先生,了不起,我們這小村子,識字的都沒有幾個,小遠的字兒還是跟村裡唯一那私塾先生,陳老頭兒學的。嘿,逢年過節,能幫鄰居寫寫福字,有時還能代寫幾封信。”
李父沒聽過姓銀的,卻知當自己孤陋寡聞,感慨道:
“咱們農家呀,最羨慕鎮上那些有學問的先生了,今後小娃要是能在鎮上謀個寫字兒的活計,就算咱家燒高香了。”
“李遠的字非常不錯,今後當有大進。”銀月抿了抿嘴,笑著答道。
……
……
趁李父和銀月寒暄的勾當,大姐和李母已經在廚房將餐食弄得差不多了,尤其是那燉雞,裡面另加了山藥,薑片,蔥段,八角,大火煮沸之後又用小火慢燉了半個時辰,香味撲鼻。
“娘,你說,那姑娘真是小遠的書法先生?”大姐悄聲問道。
“沒見到面時,娘也以為是小遠打得幌子,可如今見到了,還沒準真就是這麼回事。”李母笑著搖搖頭,說道。
“我看也是,實在是太漂亮了”,大姐皺起了眉頭,手中的活兒也停了下來,“別說小薔薇,之前我去五嶽城,集會上碰到的那些大戶家小姐,也沒有這副臉蛋。小遠哪來的本事,勾搭來這姑娘。”
“不,娘倒不是說她長得標緻,而是小遠對她的態度,”李母側過頭來,“你注意沒有,小遠蠻拘謹的,別說,還真有點兒師徒樣。”
“欸,還真是”,大姐探頭望向院中,神色有點兒不甘:
“咱還以為小遠終於開了竅,準備忙活終身大事了,可惜呀……不過這女娃看起來也就二十多歲,倒不比小遠大多少。”
“嗨,先別說這個了,來幫娘把這燉雞盛出來,上桌了!”
“好咧好咧!”
……
……
飯桌上,李父李母加上大姐,推杯換盞間圍著銀月問個不停——銀月謊稱自己來自北方偏僻小國,這些日子在胡國各地遊歷,又講了包括五嶽城在內的幾個胡國大城的風土人情。李父李母從沒去過那麼遠的地方,聽得津津有味。
“沒想到銀姑娘酒量這麼好……”李父已有醺意,“銀姑娘一個人走南闖北,真是了不起。咱家小遠要是也有點武功底子就好了,出去替我們見見世面。”
銀月剛剛夾了一塊雞肉,正在嘴裡品味著——李母的燉雞很合口味,半隻雞都進了她的肚子。
“其實,我今天來這裡,還有事和幾位長輩商量。”
嚥下雞肉,銀月稍稍正了下姿勢,道:
“我希望李遠能去五嶽城修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