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子時,下方的夜市卻依舊人聲鼎沸,各色燈籠聚成了一條遊曳於夜色中的五彩繽紛的河。
在整個都城,這樣的河流還有很多。
向遠處望去,各家各戶都在門前掛起了燈綵,如同星羅棋佈的螢火,點綴在黑色的綢緞上。夜風拂過,凜冽中略帶一絲溼意。
兩人望著這除夕景象良久。
“李公子……你,能否告訴我,你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徐雁依輕聲問道。
李遠輕蹙眉頭。
自己是修仙者這件事,門派內只告訴過趙衡。
不願意將此事張揚出去,一是因為怕自己惹到不必要的麻煩。二是怕給朋友、家人帶來風險。
畢竟前兩天碰到的那位大魏仙師,對胡國“野生”的修行者就不太客氣。
可徐雁依,自初見以來,一直對自己都不錯,說實話,李遠並不太願意瞞著她。
“那我換個問題”,似是看出李遠面露難色,徐雁依改口低聲問道,“你之後,還會呆在五嶽城嗎?”
“不會。”李遠盯著遠處黑暗中的燈火,稍稍猶豫了一下,輕聲答道。
“……要去很遠的地方?”
“很遠。可能要離開胡國。”
“這樣呀……”,徐雁依垂下了眼睛。
臨近子夜,寒風瑟瑟。
或是臨春天不遠了,空氣不是很乾澀,帶著些微植物的溼潤,隱隱含著爆竹的硝煙味道。
在這個除夕夜裡,在零星響起的爆竹聲裡,在這個冬與春的交際,李遠第一次清晰地認識到:
那條悄悄形成的,自己與凡人之間的,看不見的界線。
……
……
“我輩修士,壽命長於凡人,資質高於凡人,何來跟凡人同起同坐?呵呵呵呵呵!李道友在青苔山隱修,自然不知,我回龍觀怎會受大魏皇庭所制!觀主他老人家,已經二百五十多歲有餘,乃親眼看著大魏開國皇帝成長起來的!
“我若今後修煉有成,萬一也破了這通竅境,壽命增至二百載,屆時找一位道侶,遊歷天下,豈不快哉!”
……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大魏仙師的話再次迴響在李遠耳旁。
凡人壽命過百者寥寥,而入了集氣期,普遍可增至兩個甲子。據那位寧姓大魏仙師所言,若到了通竅境,活上二百歲不成問題。
而李遠清楚,通竅境之上,還有境界。
那該是怎樣的一群人?
二百年,凡人早已是一堆白骨。一個家族,也是八代人之後了。
李遠又想起了初見狼人的那個夜晚。
當那半步通竅的狼人隕落時,自己站在原處,卻覺一陣悲涼襲來。自己似乎正站在平野上,望著那映著月光的平靜大江,遠處疊嶂中的群山連綿。
天地之廣,自己不能觸;歲月之長,自身不能明。
……
……
“李公子,李公子?”徐雁依的聲音將李遠拉回現實。
“哦,沒什麼,想起了之前的一些事。”李遠回頭看到徐雁依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望著自己,尷尬道。“李公子,你我同樣是十六歲,可為什麼我覺得你好像比我成熟得多的樣子。”徐雁依似乎有些不甘地抿著嘴。
“呵呵,今後徐姑娘不妨叫我‘李兄’如何?”李遠半開玩笑道。
“好啊好啊!”
徐雁依的眼眸中映著除夕的萬家燈火。
李遠心中忽然一悸。
李遠是家中三子一女中最小的,從小到大都是受照顧的那個。身邊的小夥伴也多半比自己大,比自己強。
後來遇到的銀月,更是亦師亦友的存在。
從來沒有人需要自己去照顧。
如今,在除夕年末夾雜著鞭炮硝煙味道的寒風裡,在都城的這座可俯瞰大半城中夜景的鐘樓上,眼前的這位年齡相仿的嬌豔姑娘,卻讓自己生出一份似憐愛亦似情竇的複雜感情。
李遠強忍住伸手撫摩徐雁依頭髮的衝動。
“哎呀,什麼人!下面鎖著門,你們怎麼上來的!”一個聲音猛地打破了寧靜。
一個更夫打扮的漢子爬上了鐘樓,一片黑漆漆中,被李遠二人的身影嚇了一跳。
李遠與徐雁依相視一笑。
李遠
(本章未完,請翻頁)
伸出手來,拉住身旁女子從衣袖中探出的小手,兩人從塔樓一躍而下。
更夫驚訝的呼喊聲被甩到了身後。
“劈里啪啦劈里啪啦……”,一陣鞭炮聲由遠而近,隨即在城中各處更是密密麻麻的響了起來。
子時到了。
“哈哈哈哈哈哈……”徐雁依一蹦一跳地在前面跑著,身上所穿厚厚的紅色紙裘被寒風捲起,好似夜中振翅滑翔的小小朱雀。夜市的燈火還未稀疏,人流卻已不像之前那麼擁擠,李遠運起靈氣,不緊不慢地綴在後面。
一直跑到了夜市盡頭,一座拱橋之上,徐雁依才扶著橋欄停了下來。
橋下是潺潺流水,還殘留著幾處浮冰。亦有白雪積於河岸,與河岸兩旁排列遠去的屋舍之上。橘紅色的燈籠零星地掛在遠處屋簷下,卻是顯得夜更深了。
“李兄,謝謝你。”徐雁依轉過頭來,面向李遠,笑靨如花。
“……”李遠看著對方長長的睫毛上,殘留的細小冰晶。
“我……”李遠垂下了眼睛。
“李兄,本來呢,今晚師傅是想叫我,和另幾個內門弟子一齊寫桃符,守夜講古的。但我實在覺得無聊,便找上李兄出來散心。
“看來我的選擇是對的,這個除夕夜,雁依過的很開心。”徐雁依依舊笑著,臉蛋卻被凍得紅紅的。
“……開心就好。謝謝徐姑娘招待的糖葫蘆。”李遠稍沉默了一陣,也抿嘴做出微笑的表情,笑道。
徐雁依眸子笑成了兩道彎月,冰晶掛在眼角的睫毛上,微微顫抖著。
“李兄,我先回客棧了。你也早些回去,外面太冷,彆著涼了。”徐雁依轉過身,回頭望向李遠,擺擺手道。
李遠緩緩地抬起手,擺了擺,看著徐雁依那如同硃紅小雀般的身影奔跑著走遠,穿進夜市稀疏的人群,直至被夜色緩緩吞沒。
神識之中,那瀰漫於天地之間的天地靈氣,氣息嚴凝,卻又寧靜悠長。
那混然之氣意境寂寥冷落,卻又爭相繁茂。彷彿隨潮漲落的大川,亦好似天地悠長寧靜的呼吸。
那緩慢起伏的浪潮,環繞在硃紅小雀的身周,卻終是避而不觸。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