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一百七十五章傅友德的大考

傅友德想法,不能說不定。但是有傅友德一直以來的缺陷。

那就是,忽略了百姓的因素。

當年北軍南下,佔領黃河以北的府縣,這種情況下,對這些地方統治都是很容忍的。秋毫無犯談不上,大體上軍紀還是可以的。南軍北上之後,南軍的軍紀比北軍差太多了。

這也吧。

畢竟不管怎麼說,都是大明的經制之軍,軍紀還是有的。敲詐拉索,吃拿卡扣,自然是有的。更惡性的事情,卻很少敢做了。除非有上面的默許。

對於這些百姓其實是能忍受的。

百姓不能忍受的是繁重的支前任務與徭役。

這可是實實在在要百姓用命去填的。

這種情況下,這些地方的百姓傾向於誰,還用說嗎?

說到這裡,也只能說何夕當年埋下的坑,此刻爆出來而已。但是傅友德的想法,這個時候,用騎兵發起反擊。

在軍事上其實是很合適的。

進攻與撤退,其實可以看成動能轉化,進攻一方,越是進攻,距離後方就越遠,進攻勢能就消耗的越快。等到了一定程度,就變成了強弩之末了。而撤退一方,只要不變成崩潰。

他越撤退,距離自己出發地與後勤基地越近。所得到幫助就越多。所積蓄的進攻力量也就越大。

當在某一個時空點,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就是反攻的時候。也是勝利的曙光。

所以,雙方優勢是互相轉化的。特別是那一場洪水,對運河也是有影響的。一時間不可能完全恢復,自然也影響到了北軍力量的恢復。

只是這個時機不好把握。

傅友德是人不是神,他也說不出來,這個時間點什麼時候出現。

面對這種拿不準的情況該怎麼辦?派小股部隊打上一仗。所謂的戰鬥偵查。

只是傅友德沒有注意到,他這種打法,其實與蒙古人入侵時打草谷差不多。而就南軍來說,在大軍之中,將士們還是有軍紀的,派出去單獨執行任務,可就說不準了。

一些惡性的事件,極有可能發生。

這樣的事情,說傅友德不知道,那是假的。傅友德打了一輩子仗,豈能不知道這些人是什麼德行。好好約束,自然是軍紀嚴明。一個管控不住,就好像野狗一樣。

只是傅友德不在意而已。

傅友德在意的僅僅是軍事上的勝利,其他的根本不在傅友德考慮範圍之內。

只是,如此一來,估計山東河南等府縣,很快就會完全投入北京的懷抱。

傅友德想要再次北上的時候,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傅友德剛剛講自己的計劃安排下去,就接到了一封南京的聖旨。聖旨上沒有說別的。就是讓傅友德立即回南京。

傅友德接旨之後,嘆息一聲,心中暗道:「該來的終究會來。」

他其實對南京的反應還是了解的。畢竟他在南京並不是沒有眼線。

自從河間會戰大敗之後,整個天下都震驚了。

北京從河間會戰之中,得到多少好處,南京就由多少壞處,畢竟雙方是此消彼長的。

最大的影響,大概是晉王了。

本來,晉王已經安排好了。

作為一個宗室王爺在京師閑居而已。但是不知道怎麼得,晉王的一句傳開了。說晉王悔不當初。

至於後悔什麼。雖然沒有細說,但是該怎麼的都知道了。

於是,晉王死了。

急病暴斃。

晉王世子也病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從

此不見客了。

似乎晉王一系一下子消失了。與秦王一系的局面相差不大,秦王一系而今也是夾着尾巴做人的。

朱允炆的心眼雖然不大。但是大局觀還是有的。而今藩王雖然在海外,不怎麼影響大明內部鬥爭。但是能不得罪還是不得罪的好,給晉王的面子,不是給晉王的,而是給其他藩王的。

不到萬不得已,殺一個藩王,還是不好的。

這也是晉王肆無忌憚的原因之一。

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

朱允炆在承受各方壓力之下,想要努力表現出自己強勢的一面,就將這個叔叔給祭旗了。

這僅僅是南京局面一個縮影而已。

河間之敗,一開始南京是萬萬不敢相信的。等具體戰報到了京師,南京上下才敢相信,居然發生了如此荒唐的事情。

不過,對於河間之敗,輿論之中分為兩派。

一派自然是將傅友德給拉下馬的。

這些人盯着傅友德的位置,還有傅友德派系的權力已經很長時間了。而今有機會自然要將傅友德給拿下。對傅友德進行了不遺餘力的進攻。

還好傅友德是國丈。

所以這些攻擊還是有一些底線的。

否則的話,不知道會搞出什麼樣的事情。

這一派在明面上是主流。看南京的報紙都是這樣的想法。

但是另外一派,卻是在高層之中的。

傅友德派盛庸卻南京賣慘,並不是沒有用處的。或者,傅友德早就知道了。這樣的情況下,遲早要敗上一場的。問題是怎麼敗而已。所以提前打好了預防針。

讓南京一些人知道,不是我不能打,而今局面有了變化,我的請求你們沒有答應。

云云。

傅友德說的也是事實,一些人嘴上攻擊傅友德,但是內心也承認傅友德所面臨的困境是真的。

攻擊傅友德是為了瓜分傅友德派系的政治利益,與內心承認傅友德在軍事上的見解並不衝突。但是這些人固然想從傅友德身上死死的咬下一塊肉。但是並沒有想過真正的拿下傅友德。

原因很簡單。拿下傅友德換誰去?

這是一個大問題。

在大明所有帥才之中,傅友德算是頂尖了。或許徐達在傅友德之上,但是徐達不肯出馬的情況下,能代替傅友德的也只有馮勝了。而馮勝也沒有出馬的想法。

而其他人就能比傅友德更好嗎?

或許有相當一部分資歷高的將領,覺得自己不在傅友德之下,但是這並不是天下人的共識。

而今北線的戰局,傅友德自然該處罰。但是代替傅友德的人卻是沒有的。不是誰都有何夕這樣大魄力提拔年輕將領的。當然了,即便是何夕用葉沈的時候,他也要親自壓陣才放心的。

「這或許是一次機會。」傅友德心中暗道。

是個機會。

傅友德的心思早就從之前那一場大敗上收回來的,畢竟或許對有些將領來說,之前的戰事,是他終身難忘的。但是傅友德打過太多的戰事了。他早已習慣了迅速從上一場大戰之中抽離出來,將心思投入到下一場大戰之中。

而下一場大戰要勝利該怎麼做?

首先是軍事改革。而今北軍能做到的。南軍也必須做到。其次是武器方面決計不能落後,不敢說超越北軍,但是北軍有的南軍一定要有。

這種改革,傅友德自然是知道觸犯了很多的利益。

之前是斷然不可能的。

而今卻未必了。

因為這一場大敗影響太大了。南京方面所有人,包括朱允炆來說,他們都

不想有第二次這樣的戰事了。畢竟,從黃河到長江,固然很遠。但這樣的戰事,敗上三次,也就到了長江邊上了。

而南京就在長江南邊。

這甚至影響到了南京政權的生死存亡,如此危機感之下,傅友德的改革方案才有可能推行。

所以這個機會,傅友德一定要抓住。

這是前線將士用性命換來的轉機。也是傅友德的一場大考。大考過了。南軍才有與北京對峙下去的可能,過不去。

這一場南北之爭,就進入倒計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