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一百五十八章盛庸臨危受命

從天空俯視的話,就看見無數軍隊滾滾而來,由南想北撞在一起。雙方大軍接觸的地方不是別的地方。就是泊頭鎮。

其實這一段時間,雙方戰事都是沿着運河打的,是因為戰事越打越大,後勤所需要的物資也越來越多,不依靠運河,根本不可能完成。

運河早以成為雙方大動脈了。

就好像北洋軍閥時期的很多戰爭都是圍繞着鐵路線打的一樣。、

雙方根本沒有什麼戰場可選。

傅友德搶先一步進駐了泊頭鎮,同時分兵進駐南皮縣。

以兩地為主陣地,並分兵圍繞兩地,修建了數個大營。大營堅如磐石。

北軍在葉沈的帶領之下,在泊頭鎮以北安營紮寨。同時修建工事,根本沒有做出進攻態勢。

總兵力不過十萬上下,不過其中有大量的火炮。

最多的就是虎蹲炮了。

這是上次作戰的時候。下面人反應最激烈的。他們都覺得火銃火力太弱了。密集火力才能殺死人,遠不及火炮給力,特別是在防守的時候。

於是,一門高不過膝,長不過半米,兩三個人就更扛着走的小炮,就這樣打造出來了。直接分配到下面的百戶。

不過,在軍事改革之中,百戶更近似於排長。

這個排長雖然後世軍隊之中的排長名字一樣。

但實際上,就是指三排橫隊之中一排之長。每一個百戶分兩門,在橫隊兩側安置,有膽子大的,也可以抱着火炮前出,放幾炮再撤回來了。

而今十萬軍隊,憑藉修建的工事。足夠抵擋對方的攻勢。

而北軍真正的進攻,卻從兩側開始。

何夕與葉沈,以及很多將領反覆商議之後。最後覺得,不要搞出什麼太花哨的戰略。因為,他們很擔心,剛剛組建的參謀部,根本不可能支撐起太龐大複雜的軍事行動。

就以軍為單位,兵分數路,從東西兩翼向南迂迴。

這種情況,雖然不在傅友德預料之中,但傅友德也沒有多吃驚。

傅友德將盛庸叫過來,問道:「你覺得,這種局面該如何應對?」

盛庸沉思片刻,說道:「只能斷其一路,各個擊破。」

傅友德說道:「你所說的,也就是我所想的。而今沒有其他辦法了。只有這個辦法。只是這一件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了。願意為我做這一件事情嗎?」

盛庸聽了,渾身一顫。

盛庸是有才華的。在傅友德看來,甚至比自己兒子傅忠更有能力與天賦。但是傅忠不死,傅友德不可能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培養盛庸身上。

這還是傅友德一個人的想法。

而今大明老將車載斗量。那一個資歷不在盛庸之上。怎麼可能輪得着盛庸。

盛庸說道:「末將當然願意,但是末將擔心壞了國公大計。」

傅友德淡然說道:「而今還有什麼大計不大計的,不過是死中求活。我在這裡主持與葉沈對陣,不可輕忽。分身乏術,其他人根本不知道而今的戰事該怎麼打,空有偌大的名頭而已。我只能將此事託付於你了。你只要肯做。勝負如何,我不怪你。」.

盛庸聽傅友德如此說。只覺得熱血上頭,說道:「請國公放心。這一戰,勝則還,不勝則死。」

傅友德說道:「人生路還長,不要動輒言生死。不管勝負都行。」

傅友德越是如此說,盛庸越是內心激蕩不已。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衝動,在盛庸內心之中徘徊。他已經暗暗決定,這一次一定要打一場漂亮的勝仗。

有些事情不

在言語之中。要看怎麼做的。

傅友德繼續說道:「賊人兵分數路,你準備從那一路下手?」

盛庸沉默了一會兒,說道:「賊人兵分八軍,每軍多則八萬,少則五萬。有戰兵四十餘萬,後方步騎炮民壯民夫,不下此數。末將以為當選第六軍,蓋因賊人以編練時間長遠而論。其中第一軍最強,第六軍最弱。第七八兩軍,合葉沈本部人馬,於我們對峙泊頭。」

「當攻其弱者。」

傅友德搖搖頭說道:「不然。第六軍距離運河不過三十餘里,滅其一軍,又能有什麼作用?唯一滅其最強一軍,才能令敵人全軍震蕩。挾此威擊其後,引得敵軍全軍震動,一一殲滅。而且第六軍。是顯然不可能有這個效果的。」

盛庸心中一動,說道:「國公的意思是,第一軍。」

盛庸的視線在作戰地圖上挪動。

軍隊是最現實的,也是最實事求是的。什麼東西好用,什麼東西不好用。他們最明白不過了。因為戰場上可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南京一切反對何夕的風潮都沒有到軍中。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何夕造得東西太好用了。比如地圖。這也是何夕規範了一些原則。後來的弟子們一一完善,然後由清丈時,完成的地圖。

南軍與北軍用的地圖,其實都是這一個來源。

傅友德才不會因為一些閑言碎語,放棄這麼好的地圖。

此刻地圖上,與運河東西兩側,各有三道黑線,不是別的。就是北軍的行動路線。大明尚紅。所以標註己方的時候都用紅色。這倒是一個統一標準。

而第一軍,就是最東邊那一支軍隊,是迂迴路線最長。面對敵人最多,任務最繁重的一支軍隊。

自然也是最強的一支軍隊,得到加強之後,共有十二個衛,再加上跟誰成建制騎兵衛,還有大量輜重兵,共有八萬之眾。

運河雖然是南北走向,但是並不是正南正北。甚至可以說,西南東北方向。也就是所,最西的一路北軍,正南稍稍偏東方向就是德州了。

而最東面的軍隊,需要先向南,再向西,走出一個大大的弧線。甚至,第一軍的目標也不是德州,而是直入山東,截斷,山東方向有可能的後援。

所以兵強馬壯。

這也是傅友德為什麼選第一軍的原因。

傅友德這一段是調集了很多兵馬。更是下令山西各路人馬出擊。奈何拿下晉王這一件事情餘波未定。山西只能試探性的出兵,做做牽制而已。

要想真正出大兵,需要在清除晉王餘毒之後了。

最少要好幾個月。

否則軍心不穩,出兵也是幫倒忙。

且不說傅友德兵馬少余北軍,單單說一點,那就是傅友德不可能如北軍一樣兵分數路。一對一抵擋。無他,何夕與葉沈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北軍的戰術體系決定了。三五萬人,可以做為一支獨立的戰略兵團存在。增加人數,非但不能增加戰鬥力。反而影響戰鬥力的發揮。

甚至為了防止惡戰消耗太大。特別做了加強。

將軍隊分開,並不是將實力分散了。而是讓戰鬥力更好的發揮。

而傅友德這邊並不是一樣的。傅友德對於軍隊並沒有進一步改革。也就說,在相同數量之下,北軍比南軍更有戰鬥力。分散開來,一路抵擋一路,是絕對是每一路都要戰敗。

而集中兵力砸其中一路,想要取得一場大勝,從而挽回局面。是傅友德唯一的選擇。

殺雞儆猴,殺得這隻雞就要足夠有分量。而且,有機會。整體上來,第一軍事最有實力的一支,也是偏離主力最遠的一之。

自然進入傅友德眼中。

傅友德目光溫和的看着盛庸,說道:「正是。」

盛庸頓時感覺有壓力,呼吸急促了幾分,但而今沒有他拒絕的餘地。他說道:「第一軍,就第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