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一百八十五章傅友德退讓

深夜,一盞孤燈。

傅友德坐了很久很久,白日從大朝會下來之後,傅友德就一直這樣坐着,不言不語,直接坐到了深夜。

就好像是一個雕像。

好久,傅友德忽然動了,他自己給開始研墨。用一個毛筆蘸滿了這墨水,懸筆於空中,好久。甚至墨水都好像要滴下來了。

傅友德忽然嘆息一聲,寫下了請罪書。

傅友德終於承認自己失敗了。

縱然傅友德心堅如鐵,更是覺得自己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的。他所堅持的才是正確的道路。但是在南京,而今他才是千夫所指。

面對各種彈劾,傅友德在朝廷之上,一一駁斥,直說其中荒謬不誕之處,直斥其非。

但是,傅友德在朝廷上說的事情,一星半點都沒有流出來,反倒是彈劾他的人,都是各種報紙上的常客。

傅友德覺得自己在與一個很奇怪的人搏鬥,這個人是一個透明的空氣人。他打在這個人身上,完全是不受力的,似乎這個人完全不存在;但是這個空氣人打在自己身上,傅友德明顯感覺道錐心刺骨之疼。

讓傅友德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

只是這不足以讓傅友德放棄,甚至傅友德內心之中隱隱約約的有一股怒氣,心中暗道:「我就是不認罪,我看你怎麼收場?」

至於這個「你」說的是誰?

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過,在澎湖之戰傳來消息之後。

傅友德終於低頭了。

並不是因為,很多人牽強的將澎湖之戰,都說是傅友德的問題,傅友德沒有牽制住敵軍,傅友德從各地抽調大炮,造成了地方實力空虛,反而前線沒有勝仗云云。

總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只是,傅友德作為名將,他明顯地感受到了不對。

他是在日本打過仗的,也指揮過水師,他對水師雖然說不算精通。但是也不是一點也不了解的。他對澎湖的失守並不是太在乎。

他在乎的是福建水師的慘敗。

如此一來,大海的控制權就到了北京手裡了。

傅友德一想清楚這個局面,只覺得有一種窒息的感覺。

在何夕開海之後,大海在大明朝廷之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大海代表着每年數百萬的海關賦稅。代表着勛貴一系在海上的集體利益,代表着海運模式等等。

傅友德對海洋的了解,也是這些年逐漸加深的。

所以,他敏銳感覺的海洋為北京所有,帶來的巨大的戰略被動。

他對朱允炆有很多氣,但是傅友德也知道,他是殺了藍玉的人。是他拿下藍玉,才與了朱允炆的登基。或許別人對於朱元璋想要傳位給朱雄英這個傳聞不怎麼相信。

但是傅友德是相信的。

無他,藍玉與朱允炆的立場是水火不容。朱元璋派藍玉坐鎮南京京營,這一件事情本身就非常不合常理。

除非,這皇位是給另外一個人的,但是中途出了意外。

至於什麼意外,傅友德不敢去細想,但是想來自己也是意外之一吧。

但是不管怎麼說,傅友德與朱雄英是沒有什麼緩和的機會的。他覺得自己如果是朱雄英,不滅傅家九族,就已經是寬宏大量了。

傅友德決計不能看到北京崛起。

他與朱允炆之間種種矛盾,但是面對覆滅北京這一件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

而今局面,他不可能繼續執掌兵權了。畢竟南京形勢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他不讓這一步,朱允炆確實缺少台階下,但並不是完全沒

有辦法的。

只是需要時間而已。

只是南京將心思放在這上面,忽略了北京的發展,是非常不對的。

傅友德願意讓這一步,主動認罪,辭去大將軍一職。不過,他也有一些要求,要求保證盛庸一系人的權力。在他想來,朱允炆不會在意這一件事情的。

畢竟,真正不希望軍中一言堂的,一直都是朱允炆。

傅友德作為軍中第一,自然被朱允炆壓制。而傅友德退下來了。朱允炆就不會多針對傅友德了,還要借用傅友德殘餘勢力,來牽制未來的大將軍。

一想到這裡,傅友德露出一絲冷笑,心中暗道:「我倒要看看,繼任者是誰?」

傅友德比誰都知道,這個位置不好坐。別人看來,獨領天下最精銳的人馬。威風凜凜,不可一世。但實際上,面對何夕花樣翻新的手段,傅友德已經力不從心了。

只能勉強支持而已。

可以說實在是難為他老人家了。

他倒是要看看,這個位置,別人怎麼做?

他不覺得這個位置,有幾個人能坐好。

除非一個人。

傅友德心中忽然想起了徐達。但是隨即就搖搖頭,暗道:「不可能,徐達的身體太差了。」

統兵打仗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體力活。千里跋涉就不用說了。還要熬夜,他做起來已經很勉強了,更不要說徐達了。

------

這一封請罪書到了宮中,朱允炆立即鬆了一口氣。然後派人去與傅友德密談。同樣也是安撫傅友德,還有一些私下需要溝通的事情。

做這一件事情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丁顯。

丁顯作為朱允炆的私人代表,這樣的事情自然是義不容辭。

丁顯很快就回來了。

並帶來了傅友德的條件,朱允炆聽了之後,感嘆一聲,說道:「還是老將識大體啊。」

其實傅友德的罷免,對朱允炆來說,也是很難的。

對於朱元璋來說,這樣的人事任命,只是他一句話而已,但是對朱允炆來說,卻是一個很困難的調整。整個調整,固然要讓傅友德讓渡利益,但是這裡面的利益,也不是朱允炆一個人全部吃下的。而是由朱允炆主持分配。從而讓其他派系更加團結在朱允炆身邊。

朱允炆想要的不僅僅是傅友德不能一家獨大,也不是其他人一家獨大。

故而,想要做到,還是很有難度的。

傅友德配合,並體面地退下來,是最好的選擇了。

至於,傅友德的那些要求,朱允炆一併保留,還決定給予更多恩典,比如,將傅友德兒子中選出一個,宿衛宮廷,以向天下人昭示,他對傅家的信任云云。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朱允炆必須要徐達出面。

一方面是,朱允炆即便不懂軍事,但是東海上戰火再次燃起,直接威脅東南賦稅之地,這讓朱允炆感到了危機,他迫切需要一個人來解決而今的局面。

傅友德在前線戰敗,其實也影響到了朱允炆對傅友德的信任。

朱允炆不是不能容忍傅友德跋扈,權力過大,但是前提是解決問題。傅友德既不能解決問題,權力上又處於失衡狀態,自然要處置了。

只是傅友德在大明軍事將領上,已經算是頂尖水平了,他既然不能做到砍菜切瓜一般速勝。朱允炆就將希望寄託於其他人。

這個人只能是徐達。

畢竟徐達在軍事上,並不是一個人,而是神。是開國之戰留下了的豐碑。

雖然傅友德說了種種困難,朱允炆說起來的都相信,但是內心之中,依然不能理解。傅友德

其實已經告訴他,而今南北戰爭,從速戰變成了僵持。數年,乃是數十年不下,都有可能。

只是朱允炆骨子裡依然追求速勝。

希望趕快平定北京。傅友德做不到,那就選一個能做到的人。

朱允炆想來想去,也只有徐達了。

更何況徐達的人品,地位,乃至於壽命,都能更好的做到,平衡朝野關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