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乾杯!”

眾人圍桌而坐,杯子碰到一起,這時窗外放起了絢麗的煙花,炸裂開斑斕的色彩。

“曉蘭你慢點吃,那炸魚段可能有刺。”李小魚給她夾了幾片肉,對方曉玲說道,“要不你倆搬到我店裡住吧?我那的樓上還有空房。”

“不去!一股貓狗味,我可受不了。”方曉玲果斷拒絕,“小魚姑姑,你那店不能雇幾個人看嗎?該到上班時間你就去,平時你就回來住多好。”

“那我可不放心,那麼多寵物,跟我都有感情的,前兩天被人買走一隻折耳兔,我現在還擔心買家養不好呢。”

“我今天去店裡算是見識到了,那哪是寵物店,分明是寵物收養所。”李夢玲說道,“滿地的流浪貓狗,真虧小魚姑姑能住得下去,要是我,聽着叫聲都要被煩死了。”

“人各有所好。”李夢璃說道,“我還打算年後借些寵物去酒吧,開個寵物主題的派對,一定能吸引不少寵物愛好者,到時候小魚姑姑也去,說不定能遇到志同道合的。”

“那可不行。”李小魚拒絕道,“酒吧顧客萬一喝多了,我那些寵物多危險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聊着,好像又回到以前的日子,方曉玲看着有些恍惚,環顧眾人卻找不到姐姐的影子,她有些懊悔,之前真的不該跟姐姐吵架。

半夜眾人在一起又吃了幾口餃子,就各自回房休息,大家都打算在滄瀾國際住幾天。

方曉玲不知自己睡了多久,突然睜開眼,只覺得聽到有門鈴響,以為是姐姐回來了,立刻跑出去開門。

可門外的走廊里,卻什麼都沒有。

她這才確信自己剛才是半夢半醒間幻聽了,失落地關上門。

姐姐的指紋能開門,更何況如果是從真實世界那邊直接回來,也會突然出現在家裡,不會去按門鈴的。

此時的天剛蒙蒙亮,方曉玲卻已睡意全無,她注意到衣櫃的平面上放着的盒子,想起昨天余仁送給她的時候,讓她一個人的時候再打開。

她端着盒子走回了自己的房間,關上門以後,坐在床上拆開,裡面竟然是一本書。

書很厚重,卻沒有封面。

翻開以後,第一頁的【編者序】寫道:

「當羅蘭五年前跟我說出這個想法時,我下意識的反應是她想給我找點事做,免得我一個人在虛擬世界裡太過孤單。

雖然我的小我確實有過作者的經歷,但我看到足足5T的記憶數據時,還是感覺一陣頭大。

羅蘭在真實世界那邊表示,這已經是壓縮到最極限的狀態了。

曉玲,為了把這本書送到你手上,我這五年都在小分隊的記憶數據中東拼西湊,這本可能並不完整、完美,也可能與事實有所出入,甚至有許多邏輯上的漏洞,但請你務必要相信我。

我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本來,我想給這本取《我們的救世主》這個名字。

據羅蘭轉述,真實世界的主要解釋是:那沙漠中的第一株嫩芽,是由於埋在新世界裡的屍體們化作了必要的養分。但有一部分人覺得這個解釋過於牽強,還是神跡更加靠譜一些。

我卻覺得,真實世界的一切都要歸功於小分隊,特別是你和羅蘭所付出的一切,你們才是真正的救世主。

可仔細想想,這個書名又不切題,畢竟大家不是為了拯救世界才聚在一起,小分隊的各位成員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甚至每個人都能單獨寫一本書。

所以羅蘭說“我想把小分隊的經歷記錄在虛擬世界,就像樂園的皇室把家族史記錄成古希臘神話那樣。”的時候,你知道我有多為難了嗎?

更何況,我是後來才逐漸加入到小分隊……

雖然我有私心,在第一卷就寫出了自己的名字,還硬把自己某些小我的經歷寫進去了一些,但出場真是少的可憐。

即使是故事的後期,我的作用也不是很大,你看完以後就知道,我已經多麼儘力實事求是了。

現在,你已經讀到了這些文字,這就意味着,將有它的名字。

難題就交給你了,起完名字以後,就隨便找個平台發表吧。

雖然我們沒法再回到真實世界,也都將過上屬於自己的人生。

但只要有這本書在,命運就沒法將大家分離,我們將永遠都在一起,活在每位讀者的心裡。」

方曉玲往後面翻,發現整本書以自己的故事為開篇,後面似乎是在講述着小分隊的過往。

不知不覺,她讀的入神,彷彿隨着一段段文字想起了往世的記憶,一會兒笑一會兒哭,嘴裡還時不時吐槽道:“余仁這傢伙,文筆也不咋地嘛,重要的東西不寫,竟東拼西湊些沒用的東西。”

她知道余仁費了很大的功夫,才整理出這些內容,拼湊成一整本書,但她卻沒想到,耗費五年時間寫出的一本書,竟然被她不到五天的時間就讀完了。

故事的最後一段,寫到羅蘭在真實世界發現了嫩芽,就突然結束。

方曉玲知道,余仁的意思是,這代表着人類有希望建設新家園了。

可這是人類的結局,不是小分隊的結局,方曉玲並不是很滿意。

正在她幻想着小分隊最完美的結局時,眾人紛紛來向她道別。

初五這天,滄瀾國際的家裡再次回到了以往的冷清。

可方曉玲卻沒有之前那樣悲傷,她笑着送走大家,一一道別。

她所能想象出最完美的結局,卻不能代表小分隊每個人的心愿。

回到房間里,看着床頭柜上那本沒有名字的書,她露出了釋然的微笑。

故事總要有個結局,但小分隊每個人都是虛擬世界擁有無限壽命的NPC,不管寫到哪裡戛然而止,都不代表着小分隊的結局。

「只要有這本書在,命運就沒法將大家分離。」方曉玲想起余仁在書中序言寫下的話語,她笑着喃喃道:“不管這本書以後在不在,命運絕不會讓我們分離,只會讓我們不斷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