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不好意思,我當家的一個大男人考慮不周到,我擔心他壞了姑娘你的名聲這才登門,你放心,我已經讓下人去周圍解釋清楚了,不會影響姑娘的名聲。”朱珍一臉歉意的說道。

知道自家男人沒有外心後朱珍找時間把幾日的事情都問清楚了。

她第一時間的反應便是那姑娘恐會讓人說閑話,雖說寧虎生是避開人去的,但那地方他去了不止一次,不可能沒人看見,本來那女子就已經因為那負心人的事情尋短見了,再因為旁人的風言風語出什麼事可怎麼辦?

最重要的是她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人言可畏,真到那個時候,她男人娶還是不娶?

朱珍上門自報家門時,李姑娘和她身邊的小丫頭都嚇得不輕,以為對方是打上門來的。

對方穿着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聽完對方的解釋後兩人悄悄鬆了一口氣。

把人領進來,隔絕了不少看熱鬧的視線。

房子就她和那小丫頭居住,她親自給朱珍上茶,平時能說會道的小丫頭反而拘謹的坐在一旁不敢出聲。

李姑娘歉意的說道:“麻煩夫人了。我自己的名聲倒是不打緊,主要是擔心誤了寧大哥。”

她主動把幾日的接觸細節講了清楚。

“寧大哥是個好人,看我可憐才一直照看,”說著從身上拿出一個賬本遞給對方“這是寧大哥花銷的銀子,我都記下來了,等我攢到銀子定會還回去。”

朱珍第一眼看見對方便覺得是個知禮節的姑娘,一番閑談下來果然她又對對方好感大增。

“說這麼見外幹嘛?李姑娘不曉得吧?你呀,長得像我男人那過世的姐姐。”

李姑娘一下子就明白了,難怪寧虎生對她那麼好,也從未表露過其他意思。

……

朱珍也沒想到她跟那李姑娘這麼投緣,兩人交談幾次,一來二去,關係也越來越近。

原先還是看在自家丈夫的面子上,現在是真切的想跟對方交好。

這時在聽聞李姑娘的故事之後,她心裡便滿是不忿。

“你說咱們能不能想辦法收拾收拾那負心漢?”

她來到賴婆子家裡,找來賴婆子說起最近的事情,她去看李姑娘,包括送禮物,好多事情都是賴婆子給她出的主意。

“不用你收拾了。”賴婆子搖了搖頭說道,“那負心漢已經被掃地出門,前些日子我還去看過,現在就在東街頭的巷子口擺地攤給人寫字為生呢。”

朱珍聽了既有一些解氣,又有些不痛快,“他既能找到謀生的手段,竟還如此齷齪!”

“你放心,”賴婆子幸災樂禍的說道:“他做的事,那片的人都知道了,人家就算想找人寫字,也不會找他。”

心裡的氣順了一些,朱珍恨恨的說道:“李妹子那麼好的一個姑娘,這負心漢不珍惜,活該他竹籃打水一場空,到頭來什麼都撈不着。”

賴婆子笑道:“從你這聽來,那姑娘確實是個好人家的姑娘,可惜了,身世坎坷。”

賴婆子基本上是存不住什麼話,有什麼事她都會通報王秀娟。

現在她知道了,代表着王秀娟也知道了。

一家人在吃飯時對着那負心漢閑談兩句,便說起過年的事情。

眼看日子越來越近,寧長榮也在加緊處理着手上的事物。

“陛下那邊已經同意我的假期申請。”寧長榮說道:“到時咱家可以一起過去。”

王秀娟說:“好些年不回去了,我還真有些想念大傢伙。”

寧清西也樂道:“咱們那院子還在吧?”

“在呢,你那寧爺爺經常派人去打掃,我傳回書信說咱們要回去過年,估計他們還會再仔細打掃一遍。”寧長榮說道。

時間轉瞬即逝。

前往交州的那群犯官已經在當地開始展開工作,壓得當地的百姓苦不堪言。

但這也很好的把他們的矛盾轉移了,這些人不再只盯着軍隊,而是憤恨的盯着這群犯官。

大安雖戰事不斷,但大抵還算順利。

時間一晃便到了過年。

幾家人商量好一起乘船出行,除了已經先行一步的寧大牛,其他人都在船上坐了幾天後便來到了泰西縣。

遠遠的便看到碼頭全是熟悉的面孔。

以及當地縣令縣尉一干人等也全都在那裡等候。

“好了好了,”寧長榮下船後,皺着眉頭對縣令說道:

“都回去吧,不必如此大張旗鼓,擾得其他人無法進出。”

縣令彎腰行禮,“大人請放心,並未擾到百姓安生。”

“你們一群人烏丫丫的來這裡還不擾民?”即使沒有採取什麼強制的手段,但百姓害怕官服是天性所在。

他們一群人杵在這裡人家肯定是能不來就不來。

最後只留了縣令一個人陪着,其他人全都趕回去,該幹嘛幹嘛。

那邊王秀娟已經跟寧村長他們在說說笑笑。

大家說著這幾年的思念發展,說著對寧長榮一家的感謝和歡喜。至於賴婆子他們則被圍住問荊州都城的事情。

先來一步的寧大牛也早早的候着,此時正跟一家人敘舊。

程婆子上下檢查兒子身上有沒有缺胳膊少腿。

寧大牛則是說著他這幾年的成長,當然是撿好的說,關於受傷的事情,他是一字不提。

“村長叔,您這身體越來越硬朗了。”寧長榮走到寧村長面前笑着說道。

寧村長笑的牙花子都露出來,看着身居高位,卻對他們如此親切的寧長榮,他心裡有種非常驕傲的感覺。

幸好他們當初選擇跟着長榮。

否則哪有如今的風光?

“長榮,了不得啊!你為咱們寧氏一族爭光了!”

寧長榮謙虛的笑道:“這也多虧大家幫忙。”

又跟其他幾人寒暄幾句,眼見碼頭上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寧長榮及時勸道:“好了,咱們回去再說話吧。”

一群人烏泱泱的朝着家裡走。

沒走幾步就看到道路兩旁一群百姓圍在那裡,“這是怎麼回事?你安排的?”

他面露不喜的看着縣令。

在現代的時候,他最討厭的就是這種表面功夫,不僅勞民還傷財。

可有些人偏偏就喜歡這種表面功夫,他作為商人還不得不做。

縣令連忙擺手解釋道:“寧大人誤會了,下官並沒有作此安排,百姓是自發前來的。”

他充滿敬意的看了一眼王秀娟,“他們想親眼見見萬民侯。”

果然王秀娟的身影出現後,兩旁的百姓頓時沸騰。

“萬民侯來了!”

“萬明侯安康!”

“感謝萬民侯救我等小民!”

百姓們七嘴八舌,神情激動的抒發自己對王秀娟的情緒。

聽了一會兒,寧長榮才知道自己是會錯意了,還以為這些人是來圍觀看他的,原來是衝著他娘來的。

隨即又有些感慨,他娘的付出終歸是沒有白費,這些百姓知恩圖報。

得知他一家要來後,好多百姓是從幾十里外連夜走來,又在外面站了半晚上。

要知道,現在可是冬天,天氣極冷,還飄着鵝毛雪。

就為了親眼看一看萬民侯,對他娘說一聲感謝。

“多謝萬民侯救我兒子,當初要不是您,我兒子就沒了。”一漢子跪在地上,哭哭啼啼的說。

原本他也不想哭,只是說到傷心之處,難免情緒哽咽。

王秀娟在侍衛的保護下把那漢子扶起來,“好了好了,快快起來,地下涼,你是一家的頂梁之柱若你病了,這家裡該如何是好?”她面露慈悲道。

那漢子感動的頓時又流了幾行涕淚,旁觀者看王秀娟如此親和,也不斷說著自己的故事。

王秀娟都耐心的聽完,一一安撫大家。

“沒想到娘都好幾年沒來了,大傢伙還記得娘。”李大鳳感慨道。

“哪能不記得,這可是活命的恩情,得記一輩。”方春梅如是說道。

寧老二點點頭,“沒錯,那麼危險,那可是瘟疫,娘是一點不害怕,不僅親自熬藥,還親自去看病人。”

“要不是娘,這泰西縣恐怕早就變成了死城,哪還有現在的繁華。”寧老三看着兩旁百姓們感激的眼神,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

花了一個時辰才終於把百姓們都安撫好勸回家。

王秀娟卻一點也不覺得累,渾身上下總有一種使不完的勁。

寧村長原本想讓他們先休息休息,再去祠堂,但他們身上也沒什麼行李,行李也都在侍衛身上分攤着。

寧長榮詢問過其他人的意見後,見大家都沒意見就先來到了祠堂。

幾人在寧村長的主持下進行祭拜。

這一番折騰半個時辰又過去了。

等他們回到家時,其他人也早已準備好了酒菜。

一番吃喝就到了晚上。

……

這次回到泰西縣,寧長榮跟着寧村長去看了南瓜的種植情況,又向當地縣令了解了本地百姓情況。

如今南瓜在泰西縣已經不算什麼稀罕物,基本上大家都知道。

甚至周邊有不少縣的商人,特意跑到他們縣來買種子。

假期很快便結束,一群人又是烏泱泱的回到荊州都城。

……

三年後,寧長榮因為獻策有功,這幾年間把白蓮教和北窮國搞得四分五裂。

加上南瓜種植推廣順利,如今大安人人皆知南瓜之名,南瓜也不再是一種奢侈品,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百姓的一種口糧。

朝廷也增加了一種糧食。

南方的交州也因為那群犯官貪污的本領搞得民怨四起,最後統一由大安出面,把那群犯官殺了,為膠州百姓做主,收穫當地百姓的民心。

至此,交州部分百姓開始歸心。

常淵特賜他為懷安公,從此以後寧家一門三爵。

五年後,經寧清西和常文成研究,火炮出現在了戰場上。

殘存的白蓮教被徹底趕往北方。

劉建興的勢力也被徹底吞噬。

如今還在苟延殘喘的就是北穹。

但把他們收服,也只是時間問題。

這幾年,因北方戰事越來越少,常文成被調回荊州都城跟寧清西的接觸也越來越多。

兩人又一起合作弄出了火炮。

因火炮之功,寧清西被賜固安公主封號。

後幾年,世家也被常淵利用那些世家的旁枝,把他們主家處理的差不多,又收繳了土地糧食錢銀無數。

至此,大安完成天下一統。

寧長榮眼觀,八方耳聽六路,在大安完成一統後的幾年,慢慢急流勇退,做一個遊手好閒的國公。

(全書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