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372章出兵

小小的廣陵郡內,卻是風雲際會。

諸葛亮、馬超、甘寧、文聘其中任何一人,督一郡之地都綽綽有餘。

可是現在,四人全都匯聚於此,可見周琦對於廣陵郡的重視。

待諸葛亮把袁紹以決堤淹城作威脅,劉備迫於無奈只得使用暗度陳倉之策,棄城南逃的過程告知眾人以後,馬超、甘寧、文聘全都臉色微變。

他們之所以久久不出兵馳援劉備,並非打算坐視不理,而是認為以郯縣之堅固,城中兵馬、糧草之眾多,抵禦袁軍兩年時間不在話下。

可是現在,才過去了不到一年時間,劉備就棄城而逃。

現在就算諸葛亮盡起廣陵郡兵馬北上,也已經無力回天,只能坐視袁紹佔據整個東海郡。

沒有了劉備釘在郯縣的這顆釘子,接下來的廣陵郡必然首當其衝,會成為楚、趙大戰的最前線。

諸葛亮看向眾人,問道:“玄德公派人前來求援,諸位以為吾等是否要發兵救援?”

三人聞言,臉色各異。

“故以我之見,當兵分四路,一面上表向主公奏稟此事,一面派兵跨越淮河接應玄德公。不僅如此,還要派兵封鎖淮河,並且徵調丹陽郡與吳郡兵馬,前來馳援廣陵郡,以防袁軍大舉南攻。”

他們沒想到,楚王殿下居然暗中授予節符給諸葛亮,這也就是傳說中的持節,持節符者將會擁有無上權利,可不經稟報而殺中級及以下官吏。

他們這些將領雖然位高權重,卻也不敢貿然出頭。

諸葛亮深吸一口氣,道:“玄德公與廣陵郡唇亡齒寒,且主公此前已經決心聯劉抗袁。今郯縣失守,玄德公引兵南下,吾等自然不能坐視不理,必須出兵救援。”

反倒是文聘,此時卻有些欲言又止。

馬超麾下兵馬一萬,其中騎兵都有五千,自然希望能夠北上建功立業。

至於是否要救援劉備,甘寧卻也無所謂,聽令行事即可。

諸葛亮頭腦非常清醒。

諸葛亮見狀,出言問道:“仲業可是有話要說?”

甘寧性格看似粗狂,其實心細如髮,知曉袁軍勢大,而且其麾下兵馬多為步卒、水軍,比較偏向於防守。

現如今,郯縣已然失守,袁紹的下一個目標必然是廣陵郡,諸葛亮不得不防。

馬超、甘寧、文聘見狀全都大驚,急忙拜倒於地。

不過他也知道,諸葛亮看似年輕,卻已經戰功赫赫,而且頗得楚王器重,自己官職、爵位雖然都高於對方,卻仍舊要受諸葛亮節制,所以並沒有說話。

現在究竟是出兵接應劉備,還是佔據淮河天險死守廣陵郡,都關乎着整個楚國的國家戰略。

這個時候,不做不錯,安心苟着聽從命令才是上策。

此前廣陵郡之所以能夠置身事外,那是因為有劉備這顆釘子釘在郯縣,至少在郯縣沒有丟失以前,袁軍不可能大舉南下。

文聘其實想要出兵救援劉備,可是沒有楚王詔令,倒也不敢貿然發表此番言論,面對諸葛亮的詢問,只能含糊道:“茲事體大,末將以為應該先派人稟告主公,是否出兵,等待主公旨意即可。”

看到眾人表現,諸葛亮不由在心中微嘆,而後從懷中拿出了一符節,雙手舉在了半空之中。

但有違背軍令者,都可以先斬後奏,與尚方寶劍一般無二。

“雖說應當率先稟報主公才符合規定,然戰局瞬息萬變,若此時派人前往襄陽徵詢意見,等到詔書抵達廣陵郡以後,恐怕玄德公已經被袁軍圍困。”

不得不說,能夠坐到如今位置的將領,幾乎沒有一個人是傻子。

最重要的是,諸葛亮還有一個憂慮沒有說出。

那就是劉備領兵進入廣陵郡以後,若這裡沒有足夠兵馬,對方未必不會反客為主,將廣陵郡收入囊中。

要知道,廣陵郡名義上本來就應該屬於劉備,只是此前劉備為了讓周琦出兵解郯縣之危,才將廣陵郡割讓給了楚國。

可是現在,直到郯縣失守,楚國都沒有派出一兵一卒救援郯縣,也就相當於楚國失信在先。

如果劉備真要扯皮,想佔據廣陵郡作為棲身之所,周琦會比較難辦。

屆時,除非撕破臉皮,逼得劉備沒有容身之地投靠袁紹,否則周琦還真的有很大概率會妥協。

只不過,徐州被袁紹佔據以後,那麼廣陵郡的戰略意義可就截然不同了,諸葛亮自然不願將廣陵郡拱手讓人。

馬超、甘寧、文聘見諸葛亮手持節符,而且思路清晰,當即全都齊聲說道:“吾等願聽使君調遣!”

諸葛亮面露滿意之色,收了符節以後,走到了地圖旁邊,指着淮陰和盱台說道:“袁本初若想攻打廣陵郡,必會先取此二城。”

“仲業且率領五千步卒前往淮陰,固守此地,吾再讓蔣欽率領兩千水軍屯於淮陰附近,與將軍互為犄角,一同拱衛淮陰。”

“興霸率領三千水軍在洪澤湖內下寨,吾再傳令周瑾將軍帶領三千水軍前去相助。”

“若吾所料不差,袁本初南下攻打廣陵郡之際,必會以洪澤湖為突破口!”

事實上。

早在諸葛亮得知袁紹在北方四湖大肆操練水軍的時候,就已經猜到會有這一日。

要知道,洪澤湖正好位於淮河之中,跨越廣陵郡與下邳郡,面積非常廣袤,這裡面的水流也不似江中那般湍急。

只要趙國水軍能夠適應北方四湖的環境,想必在洪澤湖內進行作戰也不在話下。

最重要的是,洪澤湖太過廣袤,想要在這裡設卡布防也會非常困難,這無疑會極大增加防禦的難度。

(PS:洪澤湖兩漢時期稱破釜塘,到了唐朝才改名洪澤湖,漢代的洪澤湖的面積也不似後世那麼大,為了代入感這裡直接稱其為洪澤湖,了解情況的書友莫要見笑。)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諸葛亮才斷定,袁紹南攻廣陵郡的時候,突破口必然會是洪澤湖。

至於淮陰,位於洪澤湖東側,淮河以南,本來屬於下邳郡,不過自從周瑾率領水軍控制住了淮河以後,就將淮陰划到了廣陵郡的管轄範圍之內。

事實上,在古代歷史上,淮河的戰略意義之所以不及長江以及漢江,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行政劃分。

位於淮河以北的R縣,被劃給了淮河以南的廣陵郡,如果江南諸侯在R縣屯以重兵,淮河天險也就沒什麼作用了。

同樣的道理。

淮陵、高山、盱台、東城、淮陰這五座位於淮河以南的城池,卻被劃給了主體在還淮河以北的下邳郡,只要這五座城池安然無恙,也不擔心南方有人造反,因為大軍可以直接通過這裡攻入江南,淮河天險根本起不到作用。

正是因為淮河兩岸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行政劃分,才讓淮河的戰略意義大為降低。

周琦何嘗不知道這點?

因此,他此前給周瑾的密令之中,就讓其控制淮河以後,一定要拿下淮陵、高山、盱台、東城、淮陰這五座位於淮河以南的城池。

只要控制這些城池,再控制廣陵郡,那麼整個淮河就會成為揚州的天然屏障,安全性將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