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272章南中都督,開疆宏圖緊接着,周琦與各部落蠻人酋長商議許久,最終敲定了南中以後的基本政策。官府在南中各郡縣,按照附近部落的大小程度建立縣城,由官府任命漢人官吏,幫忙統籌一切事宜。縣城建立以後,附近蠻人部落先在縣城附近開荒以及建造房屋,有了漢人官吏的指導,只要蠻人不懶惰,來年糧食產量必然能夠養活他們所有人。縣中十里一亭,設亭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並且負責在給鄉內孩童教授蒙學,由漢人士子擔任,屬於鄉中精神領袖;有秩乃鄉長,屬於鄉中實質性的領袖,由蠻人擔任。嗇夫職聽訟,收賦稅,由漢人擔任;游徼徼循禁賊盜,由蠻人擔任。如此一來,鄉中官職漢、蠻各佔據一半,分工明確,能夠極大緩解漢人與蠻人之間的矛盾。縣大者囊括方圓百里,附近的蠻人多可酌情擴張地域,蠻人少可酌情減少地域。蠻人亦可習文學字或者參軍,建功立業者皆與漢人一樣,可以加官進爵,蠻人若能封爵享有封地者,封地曰道。為了保障各地蠻人土地不被兼并,各縣、各鄉、各亭之間,土地禁止流通,外地人以任何理由獲得本地土地者皆非法,只要本地人告到官府,哪怕購買土地者拿出購買契約,亦與廢紙無疑,官府可以無條件將之收回。如此一來,土地只能在方圓十里的亭內流轉,哪怕亭內出現了一個有錢人,最多也只能兼并亭內土地,這樣可以讓新開發的蠻人自治縣裡面,不至於出現權傾一縣的大豪強。當然,所有遷入縣城之中的蠻人,必須在官府登記戶籍。登記戶籍者,擁有與漢人等同的權利與義務,還可以享受免費教育。沒有登記戶籍者,不得在縣內購買房屋以及田地,只能租賃或者寄居,一旦與有戶籍的蠻人發生衝突,權益也得不到保障。正是因為種種限制,以及登記戶籍那優厚的條件,周琦可以斷定,要不了多長時間,那些隱藏在深山老林之中的蠻人部落,都會蜂擁來到縣城之內登記戶籍。蠻人也同樣有服兵役的義務,只要官府需要,蠻人必須無條件被編伍成軍,待遇與漢人等同。當然,周琦所制定的政策遠遠不止這些,幾乎涉及到了各個方面,最終讓絕大多數蠻人酋長,全都欣喜異常。等到議會結束以後,周琦當即說道:“建立縣城,遷徙蠻人,建造房屋,教化民眾等等事宜,絕非一日可成,”“南中各郡,急需優秀的內政人才前來治理。”“孤欲調杜畿為永昌郡守,張昭為益州郡守,張紘為牂柯郡守,顧雍為越嶲郡守,此三人皆為當今名士,品德、才能俱佳。”“有他們在,只要爾等執行官府政策,不懶惰,不聚眾鬧事,要不了多久,生活都會變得很好。”當周琦說出四人名字以後,各部落蠻人酋長尚未有太大反應,可孟獲以及蠻王高定,卻都面露驚喜之色。他們哪怕遠在南中,對於四個除了顧雍以外之人,也都是如雷貫耳,知道這些人都是天下賢才,乃大將軍的肱股之臣。大將軍居然捨得將這些人才,全都派到南中,可見對於改造南中擁有多麼大的決心。經過的孟獲、高定的小聲介紹,其餘各部落蠻人酋長,也都欣喜異常。他們可是知道,一個有才能而且有德行的郡守,對於全郡的影響究竟有多麼大。周琦之所以花費如此代價,也要將南中改造成為穩固的大後方,除了想要加快民族融合以外,也是因為這裡實在是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地域廣袤,而且糧食能夠一年三熟。只要將南中治理好了,不出三五年,南中不僅會成為周琦的大糧倉,也能為周琦提供海量的動物皮毛,以及珍貴的藥材以及樹木,還有數之不盡的礦產資源。動物皮毛、樹木與礦產資源,可以給周琦帶來數之不盡的甲胄、武器、弓弩,能夠極大提升周琦的戰爭潛力。最重要的是,周琦打算以南中作為實驗基地。一旦南中的模式能夠成功,就可以逐漸推廣到治下其餘郡縣。要知道,周琦所佔據的地盤可不比中原,這裡絕大多數的郡縣之內,都有着數之不盡各種部落。只有將找他們安撫好了,才能算得上是政通人和。敲定了南中未來的政治方針以後,周琦送走了絕大多數的蠻人首領,只留下了孟獲、高定、董荼那、阿會喃以及兀突骨。就在幾人都面露疑惑之色的時候,周琦又召來了項弘、法正、霍峻、李恢、董襲、許定等人。周琦環顧眾人,問道:“諸位可知,孤為何會單獨留下爾等?”眾人皆搖頭,就連法正也不例外。周琦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孤此番喚爾等前來,乃是為了兩件事情。”“其一,南中雖定,然各蠻人部落終究太多,恐怕就連蠻王都難以完全壓制,因此孤打算在南中建立護南中都督府,由項伯德為攔擔任南中都督,總攬南中四郡軍事。”“平時分別召集各地蠻人以及漢人參與軍事訓練,遇到叛亂則領兵平之!”周琦的這個決定,不由讓所有人都滿臉震驚,繼而看向項弘的臉色都有些複雜。護南中都督,總攬四郡軍事,這種權利算的是大到沒邊,沒有人想到大將軍居然會讓項弘擔任如此重要的位置。此前周琦雖然也封項弘為南中都督,卻並沒有明確實權,很多人都以為這只是虛職。直到現在,他們才知道這個職位的含金量。有此決定,周琦也是斟酌許久。說起最早跟隨自己,願意以死相隨且忠義無雙之人,非項伯德莫屬。想當年,周琦只是鄉嗇夫的孫子,除了與遊俠兒廝混以外,能夠結交武力值最高之人,就是項弘項伯德。至於文士之流,根本想都不用想。項弘亦是重情重義之人,受到了周琦的照顧,在得知老嗇夫身死的消息以後,甚至來不及為自己母親守孝,就跟着周琦干下了驚天動地的大事。從最開始的刺殺王吉,一直到周琦擔任安豐縣長,項弘在周琦最困難的時候,始終跟隨左右,不離不棄,無怨無悔。這份恩情,周琦銘記今日。雖然到了現在,周琦麾下名將眾多,項弘所立下的功勞,反而比不上後面投靠的那些將領,卻也不影響項弘在自己心中的地位。苟富貴,勿相忘。

周琦當年在刺殺王吉之前,曾經對跟隨自己的那些青年們說過,也的確履行了曾經的諾言。唯獨對於項弘,周琦不僅將其當做手下,也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兄長,這種感情甚至超越了親兄弟。如今南中初定,周琦日後也不會繼續將目光放在此地,急需一位信得過又有威望之人鎮守於此,也能變相威懾益州北部各郡。思來想去,也只有項弘能夠擔此重任。余者,要麼威望不夠,難以服眾,要麼周琦並不放心,將這麼大的權利託付。項弘聽到這個消息,驚愕過後急忙拜道:“南中都督總攬四郡軍事,權利未免太大,某有自知之明,恐怕難以擔此大任。”周琦上前,挽住了項弘的手臂,道:“有孝直在此,兄長必能擔此重任。”項弘看了看法正,倒也沒有懷疑周琦這句話的真實性。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項弘在法正這位年輕人身上,感受到了與戲志才類似的氣質。他可以斷定,假以時日,法正的成就絕對不在戲志才之下。只不過,項弘最擔心的並非是自己沒有有能力擔任南中都督,而是深知這個職位的權勢究竟有多麼大。他的確對周琦忠心耿耿,可一旦自己為了卸任,以後的南中都督難保不會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如此大的隱患,他不得不提,當即直言不諱的說道:“南中都督總攬南中四郡軍事,權勢未免過重,若不加以制約,恐成後患,還請主公明察。”周琦聞言,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暗道:“我果真沒有看錯伯德。”這些話,誰說都不合適,唯有項弘說出來最合適,而且也能向周琦表忠心。周琦轉頭看向法正,問道:“孝直如何看待伯德之言?”法正看了看項弘,不由在心中想到:“未曾想,項將軍如此受主公信任與器重,能夠面對身居高位的誘惑不膨脹,反而主動要求削減權勢,也的確是忠義之輩。”念及於此,他直接說道:“正如項將軍所言那般,南中都督權勢的確太重,必須加以制約。”南中之地,幾據了益州的大半疆域,歷史上蜀漢在劉備死後,諸葛亮能夠憑藉小半個益州,都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由此也能看出益州的富庶。若是讓有野心之人擔任南中都督,總攬南中四郡軍事大權,後果難以預料。周琦作為君主這麼多年,又如何不知制衡之道,卻是故意問道:“孝直以為,當如何制衡南中都督?”法正略作沉吟,而後說道:“南中都督可以有討賊之權,卻無調兵之權。”“若地方有小型叛亂,各郡郡守可自行領兵征討。在叛亂規模太大,難以征討之際,郡守可向南中都督求援。”“南中都督得到郡守的求援文書以後,還需要徵詢其餘三郡郡守同意,方能在各郡調兵進行平叛。”“平常時分,南中都督只維持麾下有數千兵馬即可。”周琦聽到了法正的這個建議,不由暗中點頭。如此一來,除非暗中各郡郡守都與南中都督沆瀣一氣,否則南中都督成不了大患。只不過,周琦卻是敏銳的覺察到了其中的漏洞,問道:“若是叛軍殺死了郡守,郡守沒辦法向南中都督求援,或者其餘郡守與南中都督不睦,不願其出兵前去平叛,又當如何?”法正笑道:“此事易也。”“郡守死了,總有郡丞或者其餘郡中官吏吧,就算他們全都戰死,如此大的消息想必也瞞不住。”“一旦南中都督得知叛亂蔓延全郡,哪怕沒有接到求援文書,亦能自行其事。”“至於其餘各郡郡守因為個人恩怨不同意出兵,此事南中都督可以上表主公,一旦事情查實,貽誤軍情的郡守將會受到重罰。”“想必以主公的識人之能,也不會任命此等因私廢公之郡守吧?”“更何況,就算一位郡守不同意出兵,其餘郡守也不至於全不同意吧?”“有一郡郡守同意,則起一郡之兵平叛;有兩郡郡守同意,則起兩郡之兵平叛,如此也能儘快遏制住叛亂的蔓延。”周琦聞言,不由撫掌大笑,道:“孝直考慮的果然周全。”周琦繼而轉頭看向項弘,道:“就依孝直之言行事,可否?”項弘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只是臉上仍舊帶着些許憂慮。周琦卻是安慰道:“伯德無需憂慮,孤所設立南中都督,也不過權宜之計,並不打算久設。”“只要南中安定繁榮以後,這個職位就會被撤銷,你也會成為唯一的一位南中都督。”項弘聞言,這才徹底放心。周琦轉頭看向眾人,道:“孤設立南中都督,除了是想要穩定南中局勢以外,還有其餘考慮。”說到這裡,他走到地圖旁邊指向了永昌郡南方的撣國與驃國,道:“驃國不斷侵擾撣國,戰事也波及到了永昌邊境,孤不能坐視不理。”“前兩年,你們可以在穩定南中局勢的同時,多派人探查撣國、驃國詳細情報。”“等到各部落蠻人皆遷徙完畢,能夠自給自足以後,孤要爾等南征先滅撣國,再滅驃國,好為大漢開疆拓土。”“孤可以在此承諾,若能滅掉此二國,把大漢的疆域擴展到最南方的海域旁邊,有功者無論漢、蠻,皆可封候拜將!”諸將聞言,先是滿臉驚愕,繼而臉上都露出了狂喜之色。開疆拓土,封候拜將,是多少人夢寐以求之事。莫說是項弘等人,就連法正這位文士,以及高定、董荼那、阿會喃,眼中都充滿了憧憬。蠻人的確打不過漢人,可對付那些南方小國,卻也不虛。若能因從他們身上刷功勛,蠻人將領自然高興不已,他們可都打算建功立業,在各地為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