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363章依附

“哈哈哈哈!”

董荼那聽着瑤族酋長的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瑤族酋長卻是有些摸不着頭腦,問道:“你笑什麼?沒有花錢弄來的錦袍,難道不是搶的?”

董荼那挺了挺胸膛,略顯得瑟的說道:“看來酋長是待在山裡時間太長了,對於外界巨變一無所知,根本不知道南中現在成了什麼樣子。”

瑤族酋長有些疑惑的說道:“南中數百年來都是那般,與我們瑤人相差不大,幾乎都生活在山林之中,以漁獵為生,耕種為輔。”

“難道現在的南中,出了什麼變故?”

董荼那笑着說道:“酋長可知如今大漢朝廷四分五裂?”

瑤族酋長道:“略有耳聞。”

董荼那繼續說道:“那酋長是否又知道,在九州南方出現了一位大豪傑,佔據荊、揚、益三州之地,麾下戰將千員,雄兵百萬,乃楚國之主楚王是也?”

瑤族酋長這下的確有些驚訝了。

事實上,若非士燮多次派人前往鬱林郡各大部落,無償贈送給了他們許多的錢糧、物資,恐怕瑤族酋長甚至不會知道交州已經被士家所掌控。

瑤族雖然分散盤踞在整個鬱林郡,可是由於耕種技術並不發達,在以漁獵為生的情況下,部落人口根本發展不起來,生活環境也比較惡劣。

“蠻人也能封爵?”

“一視同仁,知道啥意思不?”

瑤族族長聽着董荼那所描繪的南中現狀,得知楚國非但不禁止向蠻人輸送鹽鐵等管制物資,甚至蠻人在參加楚國官府所舉辦的科舉之時,還能適當加分以後,瑤族族長也不由心生羨慕。

瑤族酋長聽得目瞪口呆。

看着瑤族酋長果然不曾聽聞楚王名號,董荼那當即滿臉敬重的開始述說楚王事迹。

他們久居山林之中,再加上鬱林郡境內的瑤族又非常排斥外人,也很少與其他人進行貿易,因此消息十分閉塞。

“甚至於,部落里的娃娃們,都能免費前往書院念書,官府還會提供給娃娃們每天的午餐。”

董荼那看着瑤族酋長臉上的表情,有些炫耀的說道:“這件錦袍又算得了什麼?酋長或許不知,如今楚國境內的南中蠻人、巴人以及五溪蠻人,只要在官府登記戶口,就能擁有與漢人同等的權益。”

董荼那道:“以前不行,現在生活於楚國治下,無論漢人還是蠻人,只要在當地官府登記戶籍,全都一視同仁。”

如果漢人也能對瑤族一視同仁,那麼瑤族的生活水平必然會提升許多。

“俺們能夠如同漢人那樣參軍甚至當官,只要立下了足夠的功勞,封候拜將也並非不可能。”

縱然是南中蠻人,由於此前他們部落內的物資並不充沛,因此也很少會來鬱林郡進行貿易。

當他聽聞董荼那身上錦袍,乃是南征驃國立下戰功以後的賞賜以後,這才恍然大悟。

足足過了半天時間,瑤族酋長才知道交州北方居然出現了這麼強大的一個政權。

“蠻王高定與其麾下大將鄂煥,就因為在征討的驃國的時候立下大功,不僅被賞賜了許多錢帛,甚至還被封了爵位,真是羨煞旁人!”

以至於,瑤族酋長的確並不知曉周琦雄踞江南,自稱楚王這件事。

這也是為什麼,每當有一個部落人口膨脹到一定規模以後,就會分散成幾個小部落,而後再往四周的山林之中遷徙。

“楚王殿下派人在南中各地,根據附近部落人口多少修築城池,建造房屋、開墾田地,並且興辦學堂,俺部落的族人都分到了足以養活自己的田地,還有嶄新的房屋。”

如果說,此前董荼那描述的蠻人現狀已經讓瑤族酋長非常震驚了,那麼得知蠻人居然也能被封爵以後,更是滿臉的不可置信。

就這樣,經過了董荼那的渲染,瑤族族長也開始嚮往南中蠻人的那種生活。

等到董荼那離開部落,帶着商船繼續自郁水順流而下以後,依依不捨的瑤族族長沉思許久,最終前去聯絡附近的幾部落。

他想要將南中的變化告知那些部落,再思考瑤族的未來。

隨着董荼那在行商的過程中不斷宣傳南中新政,也讓郁水沿岸的許多瑤族部落都心生嚮往,很多部落酋長也開始紛紛聯絡附近的部落,想要探探大家的口風。

這個消息,很快就驚動了瑤族之內最強大的幾個部落,他們聽着那些親眼見識過董荼那商隊的瑤族之人述說,羨慕之餘也不免心生懷疑。

其中一個靠近交趾郡的瑤族部落酋長,說道:“據我所知,楚國的南中都督此時正帶兵攻打交趾郡,卻戰事受阻,被擋在了江中,不得寸進。”

“此番董荼那帶着如此多物美價廉的貨物前來,恐怕另有所圖是,想要借道我們的地盤直接攻打交趾郡吧。”

“或許就連董荼那所描述的南中現狀,都是為了迷惑我們所編造的謊言。”

“我可不相信,那些漢人真的能夠對南中蠻人一視同仁!”

這位酋長的話,也引起了許多其餘酋長的懷疑。

其中一人說道:“此前士燮多次派人前來送給了我們許多錢糧、物資,與我們也算有所交情,若南中兵馬果真想要借道鬱林郡前去攻打交趾郡,我們自不能應允!”

俗話說,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他們雖然從未想過依附士燮,可是面對士燮三番五次送來的厚禮,這些部落酋長多少還是對士燮有了些許好感。

這也正是士燮不惜耗費巨資贈送錢糧的目的。

此前交州並不安定,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鬱林郡境內的瑤族在食物短缺以後,經常前往附近漢人所居住的郡縣搶奪錢糧。

好在他們只搶錢糧,並不造反,因此官府很多時候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過自從士燮統治交州以後,開始刻意結交這些瑤族部落,也極大減少了瑤族前往漢人所居住郡縣搶劫的頻率。

正是因為交州生存環境逐漸趨於穩定,此前才能吸引到許多來自北方的難民。

其中一個最強大部落的酋長,聽着眾人的言論並不說話,等到他們全都發表了自己的建議以後,忽然起身環顧眾人,問道:“若果真如同董荼那所言那般,楚王已經完全佔據了荊、揚、益三州之地,並且得到了南中蠻人的支持,你們可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各部落酋長聞言,都不由面露迷茫之色,有些猜不透大酋長究竟想說什麼。

看着眾人如此模樣,大酋長不由暗嘆一聲,隨後正色道:“據我所知,僅僅是南中的永昌郡,人口都將近兩百萬。”

“交州七郡總人口加在一起,又有多少?”

“我瑤族各部落縱然聯合在一起,又能徵召多少兵馬?”

“若楚王鐵了心要奪取交州,我們又執意對抗的話,諸位可知會有什麼後果?”

不得不說,此人能夠成為最大的瑤族部落酋長,無論見識還是眼光,都遠非其餘酋長所能媲美。

他很快就看出了此前所隱藏的危機,所以絕口不提士燮對於鬱林郡的恩惠,反而直接拿出了雙方的實力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