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362章商隊

隨着冬季的降臨,北方各個郡縣都已經逐漸變得天寒地凍,可是位於最南方的交州,溫度卻仍舊堅挺。

自從漢武帝派兵掃滅南越國以後,就在此地設立了交趾刺史部,共分七郡,部治贏婁,也就是後世越南河內的西北部。

直到歷史上的今年,漢獻帝才改交趾為交州,並且改州治為番禺。

歷史雖然已經發生了變化,可袁紹稱帝以後,為了宣示對於交州的主權,也下令將交趾改為交州,州治卻沒有改變,仍舊位於交趾郡的贏婁。

此時的交州,地域範圍大致相當於後世中國的廣西、廣東、海南,以及越南越南的北部與中部。

這個時代,在大多數漢人眼中,交州仍舊屬於偏遠蠻荒之地,這裡地廣人稀,氣候炎熱潮濕,很少有中原士人願意南下交州。

甚至於,交州還成了專門流放犯人的地方。

只不過,隨着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的爆發,導致中原大地烽煙遍地,特別是到了諸侯混戰的時期,許多人為了躲避戰火,都紛紛逃往交州。

北方士人以及百姓的大量湧入,也促進了交州的發展,使得這片偏遠之地逐漸繁榮起來。

就在李唷⒐汜禍亂長安,關中因為飢荒而十室九空的時候,交州卻因為其特殊的熱帶與亞熱帶氣候,以致糧食可以一年之內可以多次收穫,這裡的百姓反而沒有餓肚子。

也正是因為士賜成為日南太守,才讓士家從地方豪族一躍成為交州屈指可數的世家,開啟了這個家族的傳奇。

縱然是袁紹任命士燮為交州牧,士家仍舊管轄不了鬱林郡,你道為何?

而且隨着北方人口的不斷湧入,曾經地廣人稀的交州,現在總人口也已經超過了兩百萬。

原來,鬱林郡所處地方為後世的廣西,乃是益州、荊州、交州三州的交匯之所。這裡擁有許多山地,面積幾乎佔據了整個郡的一半之多。

士任徐聞縣令,董卓之亂時為九真太守。

除了這六郡以外,只剩下鬱林郡沒有被士家佔據。

交州除了盛產糧食以外,還是產銀、銅、鐵的地區,同時還有大量的奇珍異寶與較為少見的熱帶水果。

雖說交州的戶口仍舊比不上那些大州,可比起其餘邊塞偏遠的州,卻又好了許多。

士燮抓住了天下大亂這機遇,將自己的三個兄弟都推上了郡守之位。

可隨着北方百姓的不斷湧入,更加先進的耕種技術也開始傳來,再加上士燮的勤政愛民,交州這個偏遠的地方,居然也逐漸成為了一片樂土。

再加上士燮父親曾經在日南郡擔任過郡守,哪怕早就已經隱退,日南郡內卻仍舊有許多士家子弟在那裡為官,幾乎也算是徹底掌控了日南郡。

士武任南海太守。

其中士燮自己擔任交趾太守,腳趾郡治位於龍編,也就是現今越南河內的東北區域。

其中,士壹被朝廷召入為官,董卓之亂時逃回交州,官至偏將軍,封都鄉侯,領合浦太守。

士燮先祖為躲避戰亂移居交州,經過六代苦心經營,士家已經成為成為當地豪族,士燮的父親士賜在桓帝時期被任命為日南太守。

兄弟四人,佔據了整個交州七郡之中的四郡。

銀、銅、鐵,在亂世中都能轉化成為重要的戰略物資。

交州共有七郡。

而且士家本就是蒼梧郡人氏,雖然沒有族人擔任蒼梧郡守,可現如今的蒼梧郡守,卻也算得上是一介傀儡。

只不過,交州農耕技術終究還是比不上北方,雖說在氣候上可以支持糧食一年數次收穫,土地的肥力卻做不到這點。

也就是這幾年,在周琦先後佔據揚州、荊州、益州以後,楚國百姓逐漸得到了安定的生活環境,難民難逃交州的勢頭才逐漸止住。

縱然到了後世,這裡亦是民風彪悍,保留了許多少數民族自治區。

這個時代,鬱林郡境內更是有着數不清的部落盤踞山中,他們與益州的南中蠻人,以及荊州武陵郡的五溪蠻,幾乎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他們雖然名義上歸屬大漢統轄,可部落酋長卻都是妥妥的土皇帝,部落之民甚至只知酋長而不知有漢,更不知曉正在北方崛起的楚國。

士家實力再強,卻也管不了民風彪悍的鬱林郡,只能想辦法結交這裡各大部落的酋長。

甚至於,在交州七郡之中,哪怕是位於後世越南境內的交趾郡與日南郡,當地官府都會統計郡內各縣百姓戶籍。

卻唯有鬱林郡,官府根本沒有辦法統計這裡的戶籍,也不知曉在無數的山嶺之中,究竟盤踞了多少部落族人。

士燮也有自知之明,知曉蒼梧郡山林密布,豺狼虎豹數之不盡,想要武力征服根本不可能,這才選擇贈送厚禮結交各部落酋長,而沒有痴心妄想的領兵征討。

當項弘、法正等人領兵攻打交州的時候,本來是準備從益州柯郡通過西隨水順流而下,直接往東攻入交趾郡,以直搗黃龍的辦法率先攻克交州州治,擒拿士燮,繼而平定整個交州。

西隨水也就是後世雲南境內的紅河,乃是跨越了雲南與越南的龐大河流,也是越南北部最大的河。

南中兵馬通過西隨水順流而下,不僅速度很快,運輸糧草也非常方便,還能夠節省許多時間,是最快平定交州的辦法。

一旦交趾郡被益州軍攻克,士燮被擒或者戰死,余者皆不足為懼。

未曾想。

自從周琦在益州設立南中都督府開始,士燮就防備着這天,提前在西隨水最為險峻的一處南岸修建了營寨,並且以鐵索橫江。

那一段水域江流甚急,而且士燮所設立的營寨又是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當項弘、法正所率領的南中郡被攔在江中以後,營寨內早就準備好的弓弩以及各種遠程器械,全都向南中郡的戰船發起了進攻。

由於那一段水流非常湍急,兩邊都是陡峭的山崖,戰船掉頭逆流而上都很困難,以致南中軍傷亡慘重。

好在這只是項弘派出去的先鋒部隊,若是毫無準備就讓大部隊走在最前面,損失可就非常可怕了。

饒是如此,此戰也讓項弘與法正謹慎了許多。

他們在上游設立水寨,想要步步為營攻下士燮所設立的那個營寨,繼而打通水道。

未曾想,那處營寨所設立的位置實在太過巧妙,地勢也非常險峻,縱然法正絞盡腦汁,都沒有想出辦法攻下營寨。

雖說南中軍可以繞路繼續往交趾郡推進,可是有了那個營寨橫亘於此,對於南中軍而言就如鯁在喉,對方隨時都有可能斷了南中軍糧道,繼而導致南中軍全軍覆沒。

以項弘的謹慎,法正的智慧,自然不會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

眼看營寨久攻不下,北方袁軍攻勢又猛,項弘無奈,只得放棄了直取交趾郡這一策略,打算先啃下鬱林郡這個最難啃的骨頭。

本來按照項弘與法正的想法,由於鬱林郡特殊的情況,應該先平定交州其餘六郡,再集中力量平定鬱林郡。

可是現在,他們二人也不得不改變原有的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