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351章子義慘敗

之所以趙雲前往沛國的時候只帶了兩千騎兵,反而讓太史慈帶領五千兵馬前往下邳郡,並非沒有原因。

騎兵的戰鬥力與機動性都遠非步兵能夠比擬,而且就算沛國真的出了什麼事情,中間還有下邳郡作為緩衝。

下邳郡卻是不同,正好位於徐州西南方向,乃是揚州、豫州、徐州三州的交匯之所,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最為重要的是,下邳郡的地理有些類似於彎起來的胳膊,就好一柄利刃狠狠刺進了整個徐州的心臟,除了徐州最北方的琅琊國以外,與徐州所有其餘郡國接壤。

一旦下邳郡有失,那麼本就無險可守的徐州,勢必就會成為漏風的篩子,後果將無法設想。

不僅如此。

由於下邳郡的特殊位置,一旦下邳郡失守,那麼位於下邳郡以南的廣陵郡也就會成為一片飛地,彼時劉備想要派兵進駐廣陵郡都不可能。

正是因為下邳郡特殊的地理位置,哪怕劉備並不認為文丑敢冒天下之大不違挑起戰爭,卻也不得不謹慎對待,派出了太史慈這員大將以及五千兵馬。

或許對於袁紹、周琦這樣強大的諸侯,五千兵馬算不得多少。

可對於徐州而言,卻也算是大軍出征了。

太史慈看完書信以後,也是心中一沉。

如果周琦知道了劉備所下達的命令,必然會想起某光頭,不過劉備比某人還好些,至少沒有下達那種不抵抗政策。

這種情況,一旦袁軍有些不好的想法,那麼下邳就會變得非常被動。

“不對,停止行軍!”

現如今,他們不僅僅是搶糧,甚至連百姓家中值錢的東西也會搶,當即引得天怒人怨。

這也是為什麼,哪怕徐州靠近東海,又是孔聖人故鄉,而且戶口百萬,乃富庶膏腴之地,周琦最開始在選擇起家地的時候,仍舊沒有考慮過徐州了。

太史慈正準備進入樹林,可是下意識觀察了一下樹林的情況以後,卻是不由心中一沉。

太史慈心中焦急,繼續催促兵馬快速前行。

特別是靠近淮河,位於洪澤湖一帶的百姓,那裡除了漢民以外,還有少許民風彪悍的少數民族。

一旦袁軍劫掠百姓而徐州軍不作為的話,劉備必然會大失民心。

百姓們自然不願自己辛辛苦苦種植的莊稼被人搶走,有些地方甚至有百姓與袁軍士卒發生了衝突。

太史慈雖然憋屈,卻也知道這是為大局着想,只能領命而去。

就在表文剛剛送去不久,睢陵縣城縣令忽然傳來急報,告知太史慈由於袁軍搶奪糧食的緣故,和綏棱百姓爆發了激烈的衝突,有一名袁軍與十數名百姓喪命,

袁軍雖然只死了一人,但是對於百姓們膽敢向他們發起進攻這件事非常惱火,在殺了十數村民以後,甚至開始公然衝進村落搶奪糧食。

百姓們辛辛苦苦種植的糧食,就這樣被袁軍輕易的搶奪過去,哪怕以後會有官府的補貼,百姓們現在看不到糧食,終究有些不安。

他雖然不讓太史慈主動挑起爭端,不過假如文丑真的得寸進尺,劫掠境內百姓或者攻掠縣城,太史慈就無需再忍,與袁紹開戰也在所不惜。

對於雙方爆發流血衝突,其實早就在太史慈的預料之中。

太史慈一面讓各縣官吏安撫人心,一面分兵巡視各地,嚴密監視那些袁軍士卒的動向,也避免他們胡作非為。

就算後來周琦有機會趁着袁術、劉備、曹操混戰的時候拿下徐州,也始終沒有妄動了。

現在乃是秋收時節,雖然有些候鳥已經開始南飛,但睢陵緊鄰淮河,因此這裡的候鳥遷徙時間要比北方的鳥更晚。

因為劉備知道,他能夠穩穩佔據徐州,除了此前與周琦之間的聯盟以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得到了徐州百姓的支持。

卻說太史慈領命而去,臨走之前劉備還再三叮囑,只需監視袁軍動向即可,除非對方率先動手,否則絕對不能引發衝突。

卻說太史慈領兵進駐下邳郡,果然看到四處都有流竄的袁軍拿着鐮刀收割莊稼,或許是因為鐮刀不足的緣故,有些士卒甚至提着刀劍把莊稼斬斷,而後一股腦裝到了車上。

若非睢陵縣令極力彈壓,恐怕會引起更大規模的衝突以及流血事件。

對於徐州士卒的監視,袁軍卻好似根本不在意,仍舊我行我素的收割莊稼。

如果得不到徐州百姓的支持,劉備距離敗亡也就不遠了。

並非周琦做不到這點。

雙方現在矛盾越來越大,縣令根本難以控制局面,這才向太史慈求援。

洪澤湖畔,袁軍行事越來越肆無忌憚,才開始還只是闖入百姓家中搶奪糧食,可是隨着衝突的加劇,居然又鬧出了幾樁命案。

只是徐州作為四戰之地,又不似揚州、益州那般有險可守,一旦將之佔據,為了保證徐州的安全,就會耗費許多兵力,得不償失。

太史慈看着各地都有袁軍活動的蹤跡,心中也不免有些擔憂。

雙方發生衝突,太史慈一點也不意外。

再加上此時地理有許多成熟的莊稼,也能讓鳥兒們飽餐一頓,因此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成群結隊的鳥兒。

他思來想去,終究還是給劉備上了一封表文,請求再調五千兵馬奔赴下邳郡,而後駐守每一座縣城,好防備突發事故。

由於劉備在徐州深得人心的緣故,這些徐州軍的忠誠度倒也毋庸置疑,他們哪怕日夜行軍已經疲憊不堪,卻仍舊咬牙堅持着。

太史慈不敢怠慢,留下三千兵馬駐守幾個相對較為重要的縣城,他自己卻是帶着兩千兵馬星夜兼程奔赴睢陵,前去控制事態的進一步惡化。

劉備如今雖然佔據了徐州,卻也沒有絲毫安全感,所能調動的兵馬也不太多,在不勞民傷財耽誤秋收的情況下,五千已經是極限了。

好在百姓們對這些手持刀劍的士兵心存畏懼,袁軍也不敢貿然對百姓動手,雙方的衝突倒也並不激烈。

當太史慈領兵進入睢陵境內以後,就明顯感覺到了這裡變得荒涼起來,前進了十數里居然都空無一人。

不過也正是因為袁軍肆無忌憚的行為,導致附近縣城的許多百姓都逃往了城中,以致許多村落如今都是空無一人。

“兄弟們再快點,過了那片樹林,再往南走十數里,就能看到睢陵縣城了!”

畢竟徐州無險可守,很多地方都與袁紹接壤,劉備為了徐州的安全,也不得不分兵駐紮各地,如此就會極大分散本就不多的徐州兵力。

可是太史慈在觀察前面那片樹林的時候,卻是驚駭的發現,樹林上面居然沒有盤旋的鳥群。

兵法云:逢林莫入。

這裡指的是兩種林子,一種是這種過分寂靜,根本沒有飛鳥盤旋的樹林。

另一種卻是正好有飛鳥進入樹林,可是感覺到裡面有許多人以後,就會在樹林上空盤旋不斷,卻始終不敢落下去。

這兩種林子,要麼會有兇猛的野獸,要麼就有伏兵。

“列陣,備戰!”

隨着太史慈的下令,兩千已經疲憊不堪的徐州軍,急忙開始列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