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縣衙之中。

趙謙看着斥候傳來的情報,忍不住大笑出聲。

他舉起了手中的書信,道:“子異果真紙筆如刀,那汝南黃巾賊首彭脫,被活生生氣死了!”

眾人聞言,皆面露驚喜之色。

趙謙繼續說道:“不僅如此,黃巾渠帥龔都與黃邵不合,二人各引本部兵馬撤走,何儀、何曼兩兄弟無奈,亦領兵撤退。”

“汝南黃巾,大勢去矣!”

郡丞急忙說道:“彭脫既死,黃巾賊又分崩離析,此正值收復汝南全境之最佳時機。”

“以我之見,當乘勝出擊,先破西華,再剿滅汝南全境黃巾賊寇。”

郡尉等人亦點頭稱是,顯然都覺得黃巾軍大勢已去,紛紛摩拳擦掌,想要建功立業。

哪怕傷勢並未痊癒的孫堅,此時也不免有些躍躍欲試。

汝南之戰,周琦可謂是光芒萬丈。

他這位統兵主帥固然功成名就,其餘眾人與之相比,卻顯得有些黯然失色。

孫堅亦如此。

看着神情振奮的眾人,周琦目光微動,也沒有給大家澆冷水,而是沉默不語。

興奮過後,趙謙將目光放在了周琦身上。

“子異可願再建功業,替我剿滅汝南剩餘黃巾?”

周琦拜道:“承蒙使君厚愛,琦本當竭力相助。”

“然吾為右中郎將徵調而來,因途遇黃巾賊圍困召陵,故違背軍令暫助使君。”

“今汝南黃巾已不成氣候,使君自可逐步剿滅。”

“不過潁川黃巾賊肆虐,官兵被圍困於長社不能建功,於公於私,周琦都不能坐視不理。”

“某欲引兵奔赴長社,以助右中郎將。”

“辜負了使君之器重,還望使君勿怪!”

趙謙聞言,卻是上前拉住周琦的手,嘆道:“汝南大局已定,子異卻不貪功,反而要前往戰局艱難之潁川,可見忠君愛國之心。”

“汝且引兵去,汝南黃巾吾自平之。”

“吾還要上書朝廷,以表子異之功。”

周琦再拜,道:“在下必不敢忘使君厚愛!”

趙謙聞言,微笑捋須,卻在心中暗嘆:“真是可惜,似周子異此等人傑,卻已經成了袁氏門生。”

他有心將周琦納入麾下,卻也不好挖袁氏牆角,只能暗自嘆息。

周琦向趙謙致謝以後,就來到孫堅身旁,問道:“某欲前往長社,不知文台兄是暫時留在汝南,還是隨我前往潁川。”

孫堅尚未答話,就看到程普四人目光齊刷刷的投了過來,眼中滿是期待。

所謂將乃兵之膽也。

周琦有勇有謀,程普等人跟着打仗也感覺非常痛快,都想讓孫堅跟隨周琦前往潁川,繼續建功立業。

孫堅看着四人表情,卻是心中微沉。

他此來本就是為了撈取戰功,可惜不幸中了賊人奸計導致重傷,直到現在都沒有養好。

在此期間,周琦帶着程普等人屢屢以弱勝強,大殺四方。

反觀孫堅,卻始終在縣城內養病,功勞反倒不如麾下四將。

上位者,最怕主弱臣強。

如果程普等人繼續建功立業,日後官職恐怕會比孫堅還高,他又有何顏面再招幾人為部曲?

且觀四人模樣,對於周琦也頗為推崇。

假如繼續讓他們跟着周琦前去潁川,說不定啥時候就被挖了牆角。

念及於此,孫堅就有心留在汝南,卻是不太好開口。

未曾想,趙謙此時卻發話了:“子異既然決心離開,總要給我這個汝南太守留點家底吧。”

“雖說彭脫已死,黃巾潰散,然汝南境內黃巾賊寇數量仍不在少數。”

“無論是孫文台之勇武謀略,還是其麾下義軍,都對吾大有用處,就暫且留在汝南吧。”

“且孫文台傷勢未愈,不便長途行軍,是也不是?”

眼看趙謙為自己解圍,孫堅急忙說道:“多謝使君厚愛,如此某就暫且留在汝南吧。”

周琦見狀,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多說什麼。

他與眾人告別以後,就領着麾下兵馬,徑直朝着長社而去。

途中,周琦不由在心中冷笑:“孫堅若隨我前往潁川,或許還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此番他選擇留在汝南,不僅再無建功立業可能,恐怕就連程普等人,最終也會被趙謙所徵辟吧。”

他可是知道,趙謙對於孫堅心存戒備。

此番趙謙主動留下孫堅,除了的確需要對方麾下部曲,恐怕也是想要壓制對方。

甩了甩腦袋,周琦也不再多想其他。

雖說孫堅在原本歷史上大名鼎鼎,卻沒有靠山與根基,根本無法與現在的周琦相提並論。

對於孫堅,周琦也沒必要太過在意了。

不過周琦離開之前,對於趙謙還留了個小心思,那就是沒有告訴對方西華縣黃巾軍中有高人。

當初孫堅都差點在西華折戟沉沙,周琦也能感覺到對方的難纏。

他此前在與黃邵對飲的時候,曾經拐彎抹角詢問過有關西華守將的情報。

讓周琦感到奇怪的是,就連黃邵這個中方渠帥,都不知曉西華守將的真實身份。

他只知曉。

對方素來深居簡出,深得彭脫器重,就連偶爾出來與眾人相見,也都會遮住面容。

周琦疑惑之餘,卻是暗中猜測,對方身份不簡單,極有可能出自世家大族。

也不怪周琦會有此猜測。

這場黃巾起義,最終的獲利者就是世家大族,如果說背後沒有這些人的推動,任誰也不相信。

汝南世家林立,卻沒有在黃巾之亂中遭受毀滅性打擊。

如此奇怪的事情,難保不惹人懷疑。

再加上那人深居簡出,不以真容示人,也是疑點重重。

周琦沒有提醒趙謙,除了不想得罪背後推動黃巾起義的世家以外,也想看看對方究竟想要幹什麼。

他卻是不知,就在彭脫死訊傳至西華以後,那位神秘的西華守將就消失了。

他也不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由於沒有周琦的出現,彭脫早就在召陵縣城大敗趙謙,擊潰了整個汝南的官兵有生力量。

饒是如此,彭脫卻沒有前往潁川與波才會師,合力擊潰潁川官兵,繼而攻打雒陽。

彭脫之所以會有此奇怪表現,正是受了那個神秘人的影響。

神秘人及其背後勢力,可以允許黃巾軍初期肆虐,卻不允許局勢失控。

這些事情,也隨着彭脫的死亡,以及神秘人的消失,而被掩蓋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長社。

皇甫嵩與朱儁二人,皆被波才圍困於此地。

這場黃巾起義,除了冀州的張角以外,就屬波才實力最強,麾下黃巾最多。

黃巾勢眾,再加上朱儁初戰失利,官兵皆震怖惶恐,這才導致黃巾氣焰囂張。

以官兵的實力,守住長社不在話下,可始終被黃巾軍圍困,皇甫嵩、朱儁也感覺心中窩火。

官兵的士氣,亦是一日低過一日。

二人被圍,京師震動,天子急令曹操領兵五千前來馳援長社。

長社城內。

皇甫嵩召集諸將,道:“官兵畏戰,賊軍勢大,不可力敵也。”

“大雨過後,天氣變得更加酷熱難耐,波才不通兵法,依草結營。今恰遇大風,吾欲以火攻破敵,諸位以為如何?”

諸將聞言,都覺得此計可行。

皇甫嵩遂令諸將提前備齊引火之物,準備今晚火燒波才營寨。

黃巾軍營寨之內。

波才看着手中的戰報,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

他叫來身邊心腹將領杜遠,低聲問道:“那位先生最近可有異動?”

杜遠急忙說道:“先生並無異動。”

波才走出營帳,看着忽然颳起的大風,眼中閃過一道厲芒。

他返回營帳,對着杜遠吩咐道:“差人秘密拔營,萬不可走漏了風聲,亦不可令那人得知。”

杜遠目光微動,問道:“渠帥可是懷疑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