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北影廠現在有一道很獨特的風景,每天都能看到一群小夥子扛着箱子跑步。

如果去道具車間,還能到一群人在拆自行車。

他們想弄個獨輪的讓攝影師推着跑,這樣方便掌控攝影角度。

不過弄個輪子簡單,鏡頭穩定就沒那麼簡單了。

雲台的穩定性在這個時候就尤其重要了。

陳時平很支持他們做研究和創新,還專門批了經費給他們。

這都是技術積累啊,別小看雲台這個東西,它非常重要!

這次能做穩定器,下次也許就能搗鼓更好的東西出來。

好萊塢的技術發展不也是在一部部電影的拍攝中創新出來的。

只搗鼓劇本沒什麼用。

就像拍科幻大片一樣,有一些電影的確可以用實拍的方式拍出來。

但是對電影技術和工業發展沒有任何幫助,費那個勁幹嘛呢。

就為了票房好看然後去裝逼嘛。

陳時平現在也不用裝這個了,有點低級!

真真切切的推動技術發展,掌控亞洲市場才是真正的裝啊!

票房什麼的對陳時平來說就是紙面上的一串數字。

意義不大。

錄音和道具攝影這邊搞創新,洗印那邊也在搞技術分解。

索尼贊助的機子都被他們拿過去拆掉了。

陳時平直接就和他們說大了,數字時代要到了。

這下是真的到了,不學習不進步,未來真的要被淘汰了。

等到沒人用膠捲,等到數字放映普及,洗印就要關門咯。

這個時候不努力學習新技術,還等什麼時候呢。

此時北影廠主樓三樓的一間辦公室窗前,幾個文學部的老編輯正在看廠子大院里錄音師追着攝影師錄音的畫面。

“真的老了,都看不懂他們在幹嘛了。”

“現在都有數碼攝影了,時代發展的真快啊。”

“是啊,那年我看終結者的液態機器人的時候,就感覺自己被淘汰了。”

“終結者都過去四年了,好萊塢的技術應該更厲害了。”

此時韓老三推開辦公室的門走進來,站在吊扇下面喊道:“幾位老師,這幾天想好沒有,廠長還是要改雜誌,我覺得啊,咱們也別.”

“想好了,改!不過保留一個版面給電影創作!”

韓老三的話被打斷,他準備好的台詞都沒說完。

“真改?”

“真改!這是我們新作的欄目策劃和排版設計。”

韓老三有些驚訝地接過來看一眼,翻了幾頁後忍不住說道:“不錯啊,很時髦,這個風格年輕人應該喜歡。”

江懷嚴此時說道:“部里幾個年輕編輯做的,拿給陳廠長定奪吧,儘快通過,申請復刊。”

韓老三嗯了一聲說道:“那成,我就去找廠長了,回頭有信了和你們說。”

韓老三拿着東西走了,不過並沒有第一時間去找陳時平。

先晾一晾再說,文學部那群老編輯着實有些不給他這個副廠面子。

老同志了不起啊!

誰還不是個老同志了!

此時陳時平的辦公室里,程凱歌穿着一身黑衣的胸口帶着白花坐在那裡。

陳時平倒了一杯茶給他說道:“節哀順便。”

程老爺子比陳時平印象中還要多活一年多呢,不過肺癌這個病,現在還真治不好。

走了也少受一些折磨。

程凱歌點點頭說道:“老爺子走的很安詳。”

“今天早上走的?可惜沒能送一程。”陳時平看着他說道:“老爺子的白事廠里幫忙弄吧。”

“那就麻煩了。”程凱歌眼睛紅紅的,情緒也不太好。

在陳時平這坐了一會兩分鐘後,程凱歌就走了。

晚上陳時平回到家的時候,還沒說這件事呢,陶慧閔就先提了。

“程老爺子走了,咱們要不要過去一趟?”

陳時平搖搖頭說道:“就不單獨去了,回頭追悼會的時候多送幾個花圈吧。”

陶慧閔點點頭,還想說什麼就看見陶爸扇着手從外面走進來。

“爸,你是不是又出去抽煙了?!”

陶爸愣了一下說道:“就抽了一根。”

“一根也不行!以後戒了不許抽!”陶慧閔說著去陶爸面前把他的煙翻出來全給折了。

陶爸:“.”我的特供呦!

陶爸扭頭看一眼陳時平想問問怎麼回事。

陳時平小聲地說道:“廠里有個老前輩肺癌去世了。”

“那那也不能扔我的煙啊。”陶爸小聲地問道:“你那還有沒有特供的了?”

“陳時平!”陶慧閔扔完煙回來盯着陳時平。

陳時平立馬說道:“沒有!我又不抽煙哪來的特供!別聽爸瞎說,他的煙不是我給的!”

陶爸:“!!!”這女婿不能要了!

陳時平給陶爸一個眼神,伱閨女現在惹不得啊,不能怪我!

等一會陶媽抱着小秀林遛彎回來聽說這些事以後就去找陶爸麻煩了。

“讓你戒煙你就不聽是吧!”

“你也想得癌症啊!還是想我們吸二手煙跟着一塊得病?!”

“秀林那幺小,能聞煙味嗎?!”

書房裡陳時平聽着陶媽的聲,默默地把錄影機音量放大。

這些嘮叨他老了有得聽呢,年輕的時候還是不聽了。

幾天後,程老爺子的追悼會上,謝鐵力大佬做了致辭,陳時平坐在下面能看出謝鐵力的心情也不是很好。

追悼會結束後,陳時平和謝鐵力一起走了一段,聊了幾句後他就坐車走了。

陳時平看着他的步伐,感覺這位老爺子的身體還不錯。

到了他們這個年紀,身體比什麼都重要。

他們已經為中國電影奮鬥一輩子了,該陳時平這些人努力了。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經濟的發展也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岔路口多了,自然有人想要去試試不同的路。

在追悼會結束,陳時平回到廠里的時候,就收到兩個消息。

張一牟要走了,婁燁和張元也想走了。

張一牟想轉型了,或者說想搞更多的錢。

他想要嘗試商業片,同時也遇到了他的好哥們張衛平。

歷史的修正有的時候挺奇妙的。

陳時平看着張一牟說道:“真要離開廠里?”

“嗯,想好了,現在環境寬鬆,想自己出去試試。”張一牟看着陳時平說道:“這兩年在廠里多謝你的幫助。”

陳時平笑着說道:“沒事,不都流行下海嘛,給你停薪留職,還是直接走?”

張一牟猶豫了一下說道:“直接走吧。”

陳時平也沒再勸,批准了他的辭職。

不過還是和廠里買了廠標,陳時平還給了優惠打個八折。

張一牟要去拍有話好好說了。

這是他為數不多比較成功的商業片,沒有太多爭議,票房表現也不錯。

陳時平批了張一牟的辭職後,婁燁和張元也來了。

兩個刺頭,陳時平還以為這兩年在廠里老實本分能安穩的一直待下去呢。

可惜咯,有些人天生就和體制犯沖。

王小帥要不是現在還拍着廠里的電影估摸着也要和他們一起走。

張元要走陳時平其實能夠理解。

張元遞上來的劇本被陳時平打回去好幾次,心裡估計早就想走了。

“找到人給你投資了?”陳時平看着張元問道。

張元點點頭說道:“中影和一家法國公司願意投。”

陳時平眉毛一皺問道:“中影誰給你投的?”

聽到陳時平的問題,張元搖了搖頭沒說,看着陳時平說道:“主要是法國那家公司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