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局要宣传片,你拍孤注一掷?》 倚小楼听风雨

二十八天轉瞬即逝。

《三體》影片的首個場次被定在了九點十分,與此同時,《霍比特人3》也選定了這個時段上映。

京城那座規模最大的電影院裡,清一色配備著先進的數字放映設備。

其坐位總量高達四千個,佔地面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兩萬平方米。在影院的十六個放映廳中,九點一十這個時間段,八個廳在放映《三體》,另外八個廳則在播放《霍比特人3》。

此刻的電影院內,早已人滿為患。

候影廳也破天荒地喧鬧非凡。

或許是因為這兩部影片的意義特殊,兩國之間因這兩部作品已然擦出了火藥味,觀眾們的心頭難免都有些緊張,竟莫名生出一種看奧運會般的激烈之感。

國內不少影迷,都滿心期待著《三體》能在票房上力壓《霍比特人3》。

“究竟哪部影片能更勝一籌呢?”

“我選《三體》,因為我信得過宋昊。”

正在交談的,是一對情侶,如今他們已從大學生轉變為職業電影人。

他們的青春歲月,滿是觀看宋昊電影的回憶。

職業影評人曹喆只覺手心微微沁出了汗珠,嘴角還掛著一絲帶著玩味的壞笑。他手中捧著三本業界最具權威性的雜誌,無數文字創作者們曾為這兩部電影的對比,奮筆疾書撰寫了大量稿件。

此刻,他正饒有興致地翻看著雜誌,靜靜等待電影正式開場。

他已然買好了《三體》的電影票,就等著瞧一瞧,宋昊導演究竟會呈上一份怎樣的答卷。

作為宋昊的忠實鐵桿粉絲,他堅信宋昊定能成功。

“人可真多啊。”

“頭一回覺得影院的環境如此壓抑。”

“你快瞅瞅,買《三體》票的多,還是買《霍比特人3》票的多。”

宋昊的一群朋友們正熱烈地討論著。

他們相約在影片上映首日一同觀看。

影院內,兩張巨大的海報十分醒目,《霍比特人3》和《三體》恰好分別張貼在北邊和南邊的牆壁上,兩部電影彷彿在隔空對峙。

整個暑假檔期,也因這兩部佳作的上映,使得周邊幾乎沒有其他影片敢貿然定檔,畢竟誰都不想被捲入這場激烈的競爭漩渦,落得個慘淡收場。

“這個檔期就只有四部影片上映嗎?”

“沒錯,一部已經上映六十三天了,還有一部是科教片。”

“這么說來,暑假檔期裡也就這兩部商業電影了。”

爺爺聽著兒孫們的討論,暗自點了點頭。

或許真是天意,檔期內沒有其他雜片干擾,恰好為這兩部電影搭建了一個絕佳的“戰場”。

這兩部影片在華國電影界掀起了一陣觀影狂潮。

導演、編劇、演員、製片人、影評人,乃至普通觀眾……

所有人都齊聚電影院,都迫切想看看宋昊交出的這份答卷成績究竟如何。

時間滴答滴答地流逝。檢票員此時走了出來,掃視一圈,心中猛地一驚。

今日電影院的人流量實在太大,幾乎是平常的三倍之多。

購票的人們目光紛紛聚焦到檢票員身上,只見他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購買《三體》和《霍比特人3》的觀眾,可以入場了。”

龍頭標在大熒幕上閃現,放映廳的燈光隨即熄滅。

有些觀眾好奇地扭頭向後望去,無論是前方還是後方,都已坐滿了人。

這部時長二百三十七分鐘的影片,票價卻沒怎么上漲,堪稱奇蹟。

多家影視製作公司的 logo依次閃爍出現,這還是華國觀眾頭一回見識到國內影視製作公司間如此緊密的團結協作。

國內眾多大型影視製作公司,都參與了《三體》項目的投資。

“七大影視公司居然攜手合作了。”

“這可真是難得一見的畫面。”

“剛才真該拍張照片留念。”

眾人都屏住呼吸,滿心期待。畢竟“宋昊出品,必屬精品”。

在演員職工表一列,製作人員的名字一個接一個地閃過。

最讓華國觀眾震撼的是——所有制作人員,清一色全是華國人。

參演演員雖來自世界各地,但影片的製作與技術支持,均出自華國人之手。

“宋導演沒開玩笑,全是華國電影人在操刀。”

“這可是專屬於華國觀眾的工業電影。”

編劇:宋昊

導演:宋昊

電影尚未開演,可當觀眾們看到這兩行小字時,內心都像被重錘擊中一般。

從這一刻起,《三體》這部作品就已足夠震撼人心。

電影開場,便是物理學家楊冬的遺言,她斷言物理學已不復存在。

影片剛一開始,便拋出如此勁爆的問題,瞬間抓住了觀眾的眼球。

恆星一顆顆地閃過,長達一分鐘的空鏡頭,從遙遠的一顆星子緩緩向後拉,將宇宙的浩瀚遼闊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宇宙的宏大概念下,一切都顯得如此渺小而微不足道。最終,宇宙萬物都化作一個小小的紙孔,被葉文潔拿在手中。

“太了不起了。”

“就這一個鏡頭,便能看出華國電影人的努力。”

“這是怎么拍出來的,全靠特效嗎?”

“我的天吶,就這個開頭,看得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劇情正式展開。宏大的世界觀展示過後,本片的第一主人公汪淼正式登場,一同出現的還有史強和常偉思。

兩人找到汪淼,是希望他能協助調查“科學邊界”的相關事宜。

近期,大量科學家離奇自殺,而他們生前都與“科學邊界”有著一定關聯。

史強和常偉思期望汪淼能打入“科學邊界”內部,充當臥底。

起初,汪淼並不願意參與此事,但他的生活,也在這一刻悄然發生了改變。

電影帶著些許懸疑色彩,所有坐在電影院裡的觀眾,都跟隨汪淼的視角,急切地想要探尋事情的真相。

影片中第一個裡經典的場景,便是汪淼與楊冬的丈夫丁儀進行臺球實驗。

隨著檯球實驗的推進,觀眾們徹底踏入了《三體》的科幻世界。

物理學中,時間和空間概念下的物理規律是均勻的,人類歷史上的一切都基於這一定律。均勻意味著在一處發現的定律,適用於整個宇宙;定律則是基於海量實驗與相互印證所得。

假設進行臺球遊戲,正常情況下,用白球擊打黑球,黑球會落入袋中。

可丁儀卻給出了五種截然不同的結果:第一次黑球進袋;第二次黑球偏離方向;第三次黑球直接飛向空中;第四次黑球在房間內四處亂飛;第五次,黑球竟以光速飛出桌面,撞破牆壁,掙脫地心引力,飛出了太陽系。

這聽起來簡直荒誕不經,但倘若物理實驗真出現這般結果,就如楊冬所言,物理學便不再成立。

電影憑藉先進技術,營造出極為震撼的視覺效果。那顆黑色檯球,彷彿重重地擊打在每一位觀眾的心上。

技術的成熟,帶來了極致的視覺體驗。不過,特效只是電影的輔助手段,影片中提出的概念才是關鍵。

物理規律因均勻性而存在,倘若任何物理定律都無法通過海量數據得出結論,那么物理還存在嗎?

從這一刻起,深刻的思考在觀眾心中展開,大家也徹底沉浸其中。

即便宋昊講故事的能力已爐火純青,可若觀眾不能全身心投入,仍會被複雜的科幻概念繞得暈頭轉向。

“太爽了,簡直爽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