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对音感开始的指挥之神》 努力练琴佐老师

啊,終於完結了,我也終於有了一段時間可以休息(指前幾天)。

說真的,寫到後期的時候,每一天的更新都是在折磨。

倒也不是說不想寫什么的,其實主要已經基本上沒幾個人看了,寫了沒多少正反饋,基本上都是負反饋。

我這個人比較偏向於情緒化,讀者看的越多,正反饋越多,我寫的越嗨,每天都在想能給大家整個什么活。

但是沒多少人看的時候,我就開始有些懈怠。

即便還是在努力調取自己的情緒,不過很明顯的,跟之前情緒高漲事情的文字還是有了很大的區別。

這也是讓我最終決定完結的主要原因。

寫下去就是純水,寫不出我想要的東西了。

那么我想要的是什么?

我想,我最想要的應該是寫出一本超級牛逼的書,寫出一本最為貼合我夢中情書的書。

文學是經驗的表達。

文字是思維不完美的載體。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你想要讓讀者能夠理解你說的內容,那么你必須讓你的經驗,能更為接近地貼合讀者的經驗,讓讀者也能感受到你說的內容。

為故事的劇情而興奮,為故事的劇情而悲傷。

即便完全不懂主角這行究竟是做什么的,甚至完全不懂音樂,也能感受到音樂的美好。

讓所有的讀者能跟著我的講述,一同經歷一場音樂盛宴。

我想,這才是我所追求的文字。

不過很可惜,我的文字功底並不支持我如此做。

我花了很多的事情在情緒的推進上,我發現我在劇情的發展以及文字的表述上則是差了許多。

這也是我下本書所需要注意的。

小說,終究是以劇情為主。

讀者並不一定需要對主角的職業有多么瞭解。

但是他必須能清楚知道主角要做什么,主角會做什么,主角能獲得什么。

這個才是核心。

說真的,我感覺我老了。

雖然我才20多,可是我確實感覺到我的文字輸出慾望正在不斷降低。

如果我想要一直寫下去,如果完全像現在這樣靠著激情去寫,那么肯定會有激情完全消耗殆盡的那一天。

到那時候,我將何去何從?

我必須要有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論來支持我,不然過不了多久,我可能就會停止寫書,並且離開這行。

以激情為基底,自身的寫作方法論為支撐,在儘可能減少心力的情況寫,寫完一本書。

這是我寫完這本書後的一個想法。

畢竟這本書,其實基本上全部都是靠著我的激情去支持起來的,也因為我的激情褪去,從而變得無趣。

好了,不扯淡了,說回這本書。

這本書我是在維持自身專業性的情況下,做出的一點小小嚐試。

我開始試著去寫群像。

試著將作品增加更多的角色。

這本書的開頭其實大家都看的出來。

主角陳秋的名字其實是來源於交響情人夢裡面的千秋真一,前期的一些劇情也有一些參考。

S樂團和A樂團的鬥爭。

我在描寫的時候非常明顯地感覺到了吃力,甚至感覺到了絕望。

倒也不是說人物塑造上的問題。

芮佳,秦弦,陳秋,蘇玥,艾鼓,五大主要人物我塑造的沒有多少問題。

即便在故事後期,大家也能記得一些比較偏門的人。

比如說小號肖浩,長號常誥。

沒有名字的中提琴,吳明。

花花公子趙錫。

吹著雙簧管的戀愛二人組,樂府和徐書文。

樂團經理小不點,李喵喵,哦不對,李淼淼。

按照貼標籤的方式去描寫,大家其實對很多人都能有印象。

但是問題是,這些印象更多的是聚集在主角團這邊。

這就導致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

我對於反派的描寫太過於單薄。

我對於兩者之間的鬥爭描寫也太過於簡單。

我寫到頭實際上還是一個簡單的無敵流,對手根本沒有造成什么特別大的打擊就結束了。

劇情的張力其實不夠的。

樂團與樂團之間的對抗也顯得平淡。

這並不是我不想寫的熱烈,寫的激情。

這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篇幅問題。

我沒有辦法花大量筆墨去寫一個很快就會被淘汰的角色。

如果想要給讀者一個對抗的感覺,那么最起碼我要讓讀者知道對面的樂團裡面究竟有誰。

他們那個樂團裡每個人的人物邏輯是什么樣的。

這也就意味著,我所寫的“反派”樂團,最起碼我需要去寫一位指揮,一位首席。

這個還不夠,這個還顯得略微有些單薄。

最好還能再加上三個人,管樂絃樂打擊樂。

每個樂器大家都有一個印象。

這樣彼此之間的對抗才足夠激烈。

才夠好看。

但是……

這樣的篇幅就變得異常漫長。

簡簡單單一次演出,我可能就會給大家來上20-30萬字,甚至更多。

並且我有時候還不是一支交響樂團出來對抗,而是三支,四支,乃至於更多。

這個時候人物的交際網絡將會變得更為複雜。

小說是沒有辦法像電視劇動漫那樣,給每個角色一個臉譜,一句話不說都能讓大家對一個角色有印象的。

我所能寫的,只有寥寥數人。

以寥寥數人所帶起的樂團,天生就有一個單薄的感覺。

這是無法避免的。

因此在下一本書中,我需要去避免出現這樣的問題。

與此同時,芮佳和秦弦兩人覺醒的時間靠的太近,讓很多人都有一種芮佳角色單薄的感覺,這個也是一個大的問題。

這些都需要去更改。

我會將這些注意點帶到下本書,去重新書寫。

揚長避短才是寫作的真諦。

盯著自己的短板去提升並不是。

下一本書,國樂大師。

我將用這本書去討論傳承。

什么是傳承。

怎么做才算是傳承。

如何才能讓死去的非遺重新活躍。

這些將會是下本書的主題。

當然,主角並不會像傅調那般嚴肅高冷,也不像陳秋這樣優雅溫和。

他會是一個……

很有意思的音樂人。

一位純粹的音樂人。

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