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海岛悠然人生》 转角吻猪

還記得開書之前,編輯最常問我的一句話就是‘又一個月了,你新書呢’

我說‘我廢了,不知道寫什么’

‘那就寫你想寫的唄’

‘完全沒有一點想寫的東西’

‘一點都沒有嗎’

‘沒有……’

倒不是那段時間特別,事實上我每本書完結之後,都會陷入長時間的,完全沒有絲毫表達欲的狀態。

作為一個全職的網文作者,顯然我不是個合格的網文作者,人家賣身的沒有那啥,都能笑臉相迎地去接客,可我偏偏寫不出一個字來,而且越是想強迫自己寫出點什么,越是屁都蹦不出一個來,乾脆躺平不去想,一晃又是幾個月。

不是沒想過去找熱點、刷榜單,寫一些符合大眾口味的東西,事實上我一直是這么做的,但一本寫得好的書,至少是得讓作者自己也能爽起來,可不管是修仙變無敵、還是賺錢發大財、還是裝逼當明星,我通通都覺得沒勁兒,別看我是寫網絡小說的,實際上我起碼有三年沒怎么看過書了,頂多都是翻幾章然後放下。

我當時覺得,我怕是這一年裡都開不出一本像樣的書了。

不說出成績的書,只是一本勉強有個故事內核的書,我覺得我都寫不出來,像是我這一生可以使用的文字和想象都被用光了一樣。

事情的轉機大概是六月份那會兒,川姐在群裡給我分享了一個記錄海島家鄉生活的博主,說吻豬你可以看看,我覺得這個日常應該挺適合你寫。

跟落水的人不會放過任何一根或許能救命的稻草一樣,當時陷入無書可寫的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建議,但絕大多數建議都沒能激發我的表達欲,看著川姐發來的鏈接,我便點進去看了。

然後一看便是兩個小時。

一口氣刷了島主幾十個視頻。

我其實跟九成九的讀者一樣,是在內陸長大的,也從未踏足過海島,也從未想象過那些巴掌大的小小島嶼,在過著與我們如何不同的日常生活。

那時候一提到‘海島’二字,腦子裡浮現出的第一個畫面,大概便是‘荒島求生’之類的東西。

貧瘠、偏遠、交通不便、四面環海、明明它存在,卻彷彿與世隔絕,這便是我從前對海島的所有印象了。

可博主的視頻卻有些讓我耳目一新,大開眼界。

看著小島平靜而悠然的生活時,我突然湧起了一股嚮往。

晚上躺在床上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

想象世界上擁有著這么一個地方——

它是祖國東部海域裡最先看到第一縷日出的地方;

甚至在晴朗時候,還能看見遠方島嶼上的火箭發射;

那裡沒有高樓、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奶茶店、沒有大商場,只有眾多的原始風貌和淳樸的鄉村風情;

夏夜裡,它有最潔白明亮的沙灘,海鳥們在山林中棲息,雨蛙們在石縫中歌唱,草叢間螢火蟲在飛舞,頭頂是沒有光汙染的皓月繁星;

小小的島裡有兩三個小小的村莊,海島村民過著跟內陸人相似卻又不同的生活,他們在海邊迎來日出,傍晚時漁船歸港,燦爛的晚霞和金紅色的大海環繞著島嶼,有著同樣橘紅色屋頂的煙囪上飄起炊煙……

我越想越興奮,越想越細緻,輾轉反側著久久沒睡,繼續補充著我對這個‘世外桃源’的想象。

於是出生在這座海島小村莊裡的方為和采苓在我的腦海裡誕生了。

他們是窗戶挨著窗戶的鄰居青梅竹馬,一起就讀於島上那所只有幾個學生的小學,在沒出去上學之前,這個巴掌大的小島就是少年少女們所認知的整個世界,在這裡,時光彷彿都變得緩慢而舒心,可以走在海邊聽海浪拍打,可以遙看日出和日落,可以閒時去趕海垂釣,也可以什么都不做放空發呆……

不夠!還是不夠!

我繼續想象,於是從遠方大城市搬回到小島生活的知意出現了,她的出現打破了少年少女們平淡生活,方為采苓像好奇小貓似的,開始接觸這位跟他們一樣年紀、卻來自遙遠地方帶著陌生氣息的女孩兒……

要讓他們再長大一些嗎?對!讓他們再長大一些,進入青春期!

於是少年少女們上初中了。

初中在哪兒呢……鎮上!就在隔壁相鄰的島上!對!兩座島還要有個大橋連接,他們需要每天騎著自行車,吹著海風、跨過海峽去上學!

那種生活的畫面在我腦海裡更加清晰了,我的腦子高速運轉,眨眼間,兩位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和轉學生少女就來了開學那一天,可我總覺得還缺了什么……

老師!是了!怎么可以沒有一個令少年少女們耳目一新的老師呢!

於是下一秒,文素素的形象便躍然在我的想象中,她一席與海島鄉村格格不入的美麗長裙,在夏日的那個午後,坐在教室門口,等待著她的學生來找她報名……

故事的場景有了,故事的人物也有了,那處‘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在我腦海裡愈發的清晰起來。

我開始想象他們一起上學、一起回家、一起趕海、一起釣魚、一起抓螃蟹、一起逗貓、一起去山林冒險、一起野炊、一起避雨、一起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一起建造秘密基地、一起訴說純真好笑的夢想、一起約定明天和未來……

可以說,這一個個畫面,便是我構建起這個故事的所有根基。

簡介上說些的那些,便是我最最想、最最感興趣想要表達的東西——在碧波環繞的海島鄉村裡,少年少女們的夢想和現實、孤獨和朋友、羈絆與糾結。

我是個沒有什么夢想的人。

但故事裡的他們,每個人都有夢想。

沒啥大綱,也沒啥準備,有的只是那一堆零零碎碎的畫面,第二天醒來我便動筆開始寫了。

其實我很清楚,寫這個故事肯定是會撲的。

畢竟在對青春回憶這件事上,不管是視頻還是圖畫還是短篇文章都要比長篇的網絡小說這種載體更好,大長篇終究是要有一些言之有物的東西去支撐才行的。

這散文一樣的東西,通篇都是大量無意義的景色描寫、跟青春回憶錄似的、沒有爽點、沒有主線、沒有熱點、不知所云的玩意兒,還是個大長篇,誰有耐心看啊!關鍵還設定在海島……誰能有代入感?

這些問題我都是清楚的,也都思考過,當時我還想著,要不換回到內陸的小村莊來好了。

但這么一想時,我突然又覺得沒了勁兒。

後來我才知道,我想寫的並不單純只是海島,而是那種‘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這才是無法替代的元素。

我不想寫什么賺錢、也不想寫什么出人頭地改變世界,不然我就乾脆從大學階段寫起算了。

在‘成績’和‘自己想寫的東西’之間,我選擇了後者。

看似是個選擇,其實也不存在什么選擇,因為我深知,寫我不喜歡寫的東西,更別提出什么成績了,不被罵一灘狗屎就不錯了。

每次開書前,我都會跟編輯討論新書,唯獨這次例外。

因為我知道稿子發過去,百分百會被打回來,所以我就不發給編輯看了。

我就要寫!

撲了咋辦?沒有一千均就切,有一千均就寫!

我當時給自己定的標準就是這樣的。

好在,成績比我料想的要好得多,所幸有大家的支持,還混了個精品,那么在成績這上面,我就沒太多奢求了,安安穩穩把想寫的寫完就行。

沒想到還成了我人生裡寫得最長的一本書,也算是另一個突破了……

我知道有不少喜歡這個故事的同學,希望我繼續寫長一點,比如寫到大學、寫到工作、寫到以後去,因為很多都市重生小說都是從大學開始的,那個階段的賺錢和成就和愛情之類的東西更言之有物,大家也更愛看。

只可惜那些事業啥的我不擅長寫,唯一擅長的感情也已經寫到了頂點,日常文其實寫的就是人物關係的變化,當人物關係趨於穩定之後,剩下的便都是一些浮於表面的‘事件’罷了,不能推動人物關係的事件都沒有存在的必要,只要能推動人物關係的事件,哪怕只是一起吃飯、一起跑步、一起散步這種瑣碎事也都有意義。

就比如小說創作裡,一對真夫妻永遠沒有一對假夫妻有意思,因為真夫妻是關係的終點,而假夫妻往往是關係變化的開始,充滿想象的空間。

不談情感線進度只談具體事件,是沒意義的。

在三人感情進度到了頂點這會兒,我實在想不到還能有什么事件能再推進人物關係了,總不能噁心人去寫一些感情波折的套路吧,真有讀者想看這種的話,那不好意思,我不想寫。

除非再增加新人物角色,增加更多的互動關係。但,能看到這裡的同學,喜歡看的可不就只是三小隻么。

我從來不會為了要把書寫長而寫長,與其強行去寫自己不擅長的東西把書寫成狗屎,不如在自己還能駕馭的住的地方完結,這是我寫書以來一直遵守的習慣。

我曾經思考過,作者和讀者之間,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關係存在。

後來我發現我錯了,從問題上就錯了。

作者和讀者沒有關係,唯有作品跟讀者是有關係的。

作品和讀者之間,就像是一對戀人,在琳琅滿目亂花迷眼的相親平臺裡認識、從初見時的相見恨晚、到相處時漸漸歸於平淡、再到發現彼此的諸多毛病。

讀者棄書,是讀者忍受不了了,甩了當初驚為天人、如今棄之如敝履的書。

所有故事,都有它將要抵達的終點,書的完結,便是絕情的書跟深愛它到最後的讀者說了再見。

世間安得兩全法,總有一方是要難受的。

但一本好書,一個好故事,哪怕說了再見,也會有人念念不捨,感恩來過。

這對作者來說,應該是最大的肯定了。

我不敢保證下一本書會更好,但至少每本書的結束,不管成績好壞,我都由衷地感謝大家陪伴到最後的支持,沒有中途甩了我。

鄭重感謝大家!!

至於新書的話,肯定是沒想好的了,但場面話還是得說一句‘大家敬請期待,下一個會更香’

年後再看吧,我得好好充充電才行。

馬上就要過年了,也祝大家新年快樂,幸福安康。

此去山高路遠,諸位有緣再見!

——轉角吻豬